以顯微手術幫助淋巴水腫特殊族群

徐詣醫師 讓患者重新找回生命信心

徐詣目前除了在小港醫院擔任特約主治醫師,也在醫美診所看診,專長抽脂、隆乳及男性私密處美容醫學,有了顯微手術的基礎,在面對求美者的需求時能夠掌握的更細節,參加「成人之美」活動,主要是受到陳俊嘉的鼓勵,希望藉由「成人之美」分享這個個案,幫助更多特殊族群的病人,很開心能解決潘小姐長年困擾,原本對生活已絕望的她,因為疾病獲得極大的改善,現在似乎又活躍了起來。

Read more

從邋遢男工程師變身愛運動美眉

陳耕醫師,讓患者開心做自己

陳耕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外科醫師訓練及整形外科醫師訓練都在臺北榮民總醫院──也是臺灣做變性手術歷史最悠久的一所醫學中心,1988年全臺第一例變性手術由榮總完成。升主治醫師後,她還遠赴美國紐約大學「跨性別手術中心」學習性別重置手術及照護技能與知識。

Read more

讓好事情發生

台兒診所加入「醫生馬上看」遠距醫療平台

「讓好事情發生」是張東曜投入胎兒醫學之後一直秉持的初心,透過遠距醫療的串連,能讓台兒的服務擴散到全台甚至世界各地,把「從拯救胎兒、正視少子化、到打造一個可以永續、生育友善、適合移居的樂土」作為核心,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持續努力,聯合報有故事的陪伴與支持,使得好事的「發聲」能讓更多人聽見以及共鳴。

Read more

倡議少子化五權 發起人簽署宣言

繼拍攝〈謝謝妳來當我的媽媽〉影片、出版《拯救胎兒:一個全人全程的醫學ESG》之後,拯救胎兒計畫核心成員聯合簽署「少子化五權宣言──從拯救胎兒開始,積極推動台灣的人口建設」,提出「少子化五權」,共同呼籲國人及所有政治人物,除了重視「經濟建設」,更要積極推動兼顧質與量的「人口建設」。

Read more

關懷罕病泡泡龍

東昇等八大扶輪社捐助醫療照護計畫

東昇扶輪社社長楊世傑自2023年7月1日上任以來,不僅延續對泡泡龍族群的照顧,更積極橫向串聯友社,號召大家一起投入社會服務。他強調,社會服務是每個扶輪社共同的任務與目標,感謝社友們與各界的愛心,並呼籲國人一起發揮助人精神,照亮更多社會上需要幫助的角落。

Read more

追隨老師的對稱之美

姚全豐醫師專注「正顎手術」

以「顱顏外科」來說,唇顎裂是一支,另一支著重在頭骨與顏面骨結構問題,如:眼距過寬、顱顏裂、顱縫早閉等先天顱顏畸形或發育異常。以唇顎裂患者為例,顎裂縫合之後上顎骨發育相對會較遲緩,隨著下顎骨骼發育成熟,容易導致上下顎咬合不正。改善上下顎骨相對關係的「正顎手術」,正是姚全豐主攻的專業技術。

Read more

林高田

GAU-TYAN LIN, M.D.

台灣手外科、顯微重建專家,手錶維修師暨收藏家。曾任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高雄醫學院畢業後加入骨科,精研手外科與顯微重建,從醫40多年已接續過2000多隻斷指。精通修錶,欣賞齒輪與各部件精密協作、永續運轉之美,並以此觀念帶領醫療團隊,帶給病人最大助益。

Read more

縫合人生,永在征途

林高田,骨科醫師玩出人生「錶」態

「打斷骨頭顛倒勇」的林高田說,他很樂觀看待自己的挫敗,也曾花時間研究《失敗學》。發現面對失敗,最好的解藥就是從中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進而找到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他常以自身經驗鼓勵年輕學子,不要因一時的挫敗而放棄,只要設定目標,專心投入,就有機會扭轉劣勢、出人頭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