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益超從耳朵出發走向聽力醫學的未來
許益超教授,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主任,專長於聽力醫學與再生醫學。他因母親罹癌的親身經驗,投身於改善聽覺障礙的研究,並致力於開發中草藥與幹細胞技術結合的治療方案。許教授不僅是研究前沿的領航者,更是教育者,帶領學生走向國際。他的願景是讓台灣在聽覺醫學上被世界聽見,並推動保健、修復、再生、重建的全面醫療新理念。
許益超教授,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主任,專長於聽力醫學與再生醫學。他因母親罹癌的親身經驗,投身於改善聽覺障礙的研究,並致力於開發中草藥與幹細胞技術結合的治療方案。許教授不僅是研究前沿的領航者,更是教育者,帶領學生走向國際。他的願景是讓台灣在聽覺醫學上被世界聽見,並推動保健、修復、再生、重建的全面醫療新理念。
許益超教授,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主任,專長於聽力醫學與再生醫學。他因母親罹癌的親身經驗,投身於改善聽覺障礙的研究,並致力於開發中草藥與幹細胞技術結合的治療方案。許教授不僅是研究前沿的領航者,更是教育者,帶領學生走向國際。他的願景是讓台灣在聽覺醫學上被世界聽見,並推動保健、修復、再生、重建的全面醫療新理念。
在台中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台中市警察局少年警案隊的支持下,由李兆麟醫師熱心承辦的《當我們串在一起 Don’t 毒 it》青少年反毒夏令營,將於7月25日盛大展開。這是一場集結愛心、專業與創意的教育行動,讓青少年擁有更健康、更有力量面對人生的起跑點。
《大愛大美創作展》現正在國立中正紀念堂展出,72歲的醫師畫家陳持平以一手拯救生命的專業、一手揮灑色彩的熱情,展出超過120幅壓克力創作,展期只到7月6日,錯過就真的錯過了。
6月29日的台北午後,在2025致敬羅慧夫公益行動會場上,一樁樁溫暖人心的故事正在傳頌,回歸醫學人文的精神也在傳承著。這項活動由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醫師發起,以義賣方式捐贈資源給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臺北醫學大學顱顏中心,用於白疤與唇顎裂治療。
「2025致敬羅慧夫、傳承整形大愛」公益行動,將於6月29日下午2時在台北松菸文創大樓盛大舉辦。此次集結12位藝術家共同響應,捐出15件藝術創作品義賣,當日義賣淨所得將全數捐給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北醫顱顏中心,主辦單位呼籲各界人士率先認購藝術品共同響應,傳承並宣揚羅慧夫醫師整形大愛。
《將心比心: 一個換心人的心路歷程》這本書中,是一場關於生命、靈魂與存在的深層對話。作者盧怡安「曾經走過死線邊緣、如今選擇以愛與感恩走下去」的生命書寫者。她的經歷不是故事素材,而是血淚交織的真實人生。術後的她積極投入病友陪伴、公共倡議與生命教育。因為她深信:「活著,是一種責任,更是一份禮物。」
台灣醫師登上全球睡眠醫學最高殿堂。思惟睡眠科技創辦人江秉穎醫師日昨出席在西雅圖舉行的AASM(美國睡眠醫學學會)年會,獲選AASM策略大使(Strategic Ambassador),為全球睡眠醫療政策與科技應用提供戰略建議。
江秉穎此次獲選為AASM策略大使,不只是個人榮耀,更代表台灣睡眠醫療科技在國際舞台的專業認證。他的行動提醒我們:科技創新不能只停在裝置,更應延伸到政策與制度的設計,讓每一個國民「睡得好」,才能真正「活得好」。
《大愛大美——陳持平創作展》6月13日(五)起至7月6日(日),在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隆重展出,所展現的不只是技法與詩意的融合,更是藝術家對生命深層情感的回應與轉化。從行醫濟世到筆下傳情,陳持平以詩書畫三絕書寫人間的大愛,以色彩與詩意交織出一幅幅關於生命、美感與情義的畫卷。6月14日(六)上午11時舉行開幕典禮,誠邀各界共襄盛舉。
由馬偕醫學大學與台灣內耳治療學會共同主辦的「2025國際聽覺修復與再生醫學研討會」,已於2025年5月27日至28日於馬偕醫學大學三芝校區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議匯集全球頂尖學者、臨床醫師與產業專家,共同探討「聽覺醫學與再生治療的前瞻進展」,成為亞太地區年度最受矚目的再生醫學學術盛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