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腦健康協會學術研討會 腦疾權威重磅登場
隨著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腦神經疾病防治已成全民健康的重大課題。臺灣腦健康協會於9月7日下午在國泰人壽B1國際會議廳舉辦「2025年度學術研討會」,聚焦中風、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病三大腦神經疾病,邀集國內重量級專家,分享診斷與治療新進展,並展示跨領域合作的新模式,期盼共創腦健康新紀元。
隨著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腦神經疾病防治已成全民健康的重大課題。臺灣腦健康協會於9月7日下午在國泰人壽B1國際會議廳舉辦「2025年度學術研討會」,聚焦中風、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病三大腦神經疾病,邀集國內重量級專家,分享診斷與治療新進展,並展示跨領域合作的新模式,期盼共創腦健康新紀元。
謝瑞坤醫師是臺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被譽為推動「全人醫療」的重要推手。自建中畢業後,他放棄臺大選擇新創的陽明醫學院,成為首屆學生,深受「榮譽制度」與人文氛圍影響,養成以服務為本的醫者信念。畢業後選擇內科並專攻腫瘤科,進入第一批美式癌症專科訓練,接受嚴格洗禮,也確立「病人不只是病症」的理念。職涯中,他經歷病人自殺的挫折、赴美進修感受病人自主文化震撼,回台後積極推動資訊透明與癌症全人照護。除了臨床,他投身制度改革與教育推廣,創立基金會深入偏鄉、支持病友、進入校園傳遞預防觀念,更長期參與生技產業顧問。近年,他關注AI在醫療的應用,視其為縮短資訊落差的工具。謝醫師一生踐行的信念是:「病人需要的,不只是治病的醫師,而是能陪他走完整段路的人。」
「美聯健康聯合診所」將於9月9日舉行開幕典禮,同步揭幕「陳持平醫師常設藝廊」,首展48幅經典畫作,呈現一位兼具醫學與藝術修養的大師風采。誠摯邀請您一同走進陳持平醫師的藝術宇宙,感受醫師畫家獨特的溫度與胸懷。
8月25日,國際扶輪3523地區台北添愛扶輪社、扶青社由社長方坤山、周芛儀率領社友們,結合任林教育基金會專業團隊,前往高雄六龜育幼院舉辦「用行動說愛-童青相伴計畫」。活動除了帶來符合孩子需求的情緒素養課程,也號召各界捐贈,募集善款與物資共計66,600元,匯聚成守護偏鄉孩子的力量。
在全球癌症治療持續進化的關鍵時刻,博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佈與遠方未來醫學基金會簽署合作協議,捐助引進來自美國Histosonics Inc.最新尖端技術——Edison Histotripsy System組織碎化刀,開啟亞洲癌症治療新篇章。這項合作將致力整合免疫細胞療法與非侵入性組織碎化技術,於台灣進行全球指標性的癌症臨床試驗,朝向打造亞洲第一個「集成式癌症治療中心」邁進。
在台北士林,有一間氣氛與眾不同的診所。這裡沒有制式的冷白燈光與繁雜的叫號聲,取而代之的是醫護、病患之間那份溫潤且牢固的信任。在這裡,看病是治癒病痛,更是關於愛與信任的體現。這一切的起點,是一位總帶著柔和語調與耐心神情的醫師——朱柔澍醫師,與他太太陳逸珊執行長的用心經營,還有愛林診所團隊的同的心協力。
由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前會長、旅美台裔醫師蔡榮聰率領的台美義診團,將於8月25日啟程,奔赴仍陷於戰火的烏克蘭,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人道醫療服務。
許益超教授,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主任,專長於聽力醫學與再生醫學。他因母親罹癌的親身經驗,投身於改善聽覺障礙的研究,並致力於開發中草藥與幹細胞技術結合的治療方案。許教授不僅是研究前沿的領航者,更是教育者,帶領學生走向國際。他的願景是讓台灣在聽覺醫學上被世界聽見,並推動保健、修復、再生、重建的全面醫療新理念。
許益超教授,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主任,專長於聽力醫學與再生醫學。他因母親罹癌的親身經驗,投身於改善聽覺障礙的研究,並致力於開發中草藥與幹細胞技術結合的治療方案。許教授不僅是研究前沿的領航者,更是教育者,帶領學生走向國際。他的願景是讓台灣在聽覺醫學上被世界聽見,並推動保健、修復、再生、重建的全面醫療新理念。
在台中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台中市警察局少年警案隊的支持下,由李兆麟醫師熱心承辦的《當我們串在一起 Don’t 毒 it》青少年反毒夏令營,將於7月25日盛大展開。這是一場集結愛心、專業與創意的教育行動,讓青少年擁有更健康、更有力量面對人生的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