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是否每人死亡前均要接受心肺復甦術?
我國在民國89年訂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給予DNR的法律地位。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規定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應有病人本人或家屬簽署DNR。如以法律條文字面上的解釋,在醫療處置過程中沒有醫師判斷是否應給予心肺復甦術的權限。
我國在民國89年訂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給予DNR的法律地位。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規定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應有病人本人或家屬簽署DNR。如以法律條文字面上的解釋,在醫療處置過程中沒有醫師判斷是否應給予心肺復甦術的權限。
因緣際會我從花蓮慈濟醫院轉調來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我是神經科專科醫師,接觸到的病人多數是老人,不外乎有中風、失智症或巴金森氏病症。失智症在醫學上的治療效果其實有限,但家屬若能及早警覺帶來就醫,不僅有助改善生活品質,也能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進而能有同理心去照顧病人。
時間:2022/8/11 (四)、2022/8/23 (二)
主辦單位:醫聲室內樂團
地點:國家歌劇院小劇場(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電話: (02) 3322-1428
「他爸媽養他長大,好不容易考上台大醫科,拿到醫師證書,現在突然不從醫了。你說混得不好幾年後可以再回來,但你覺得適合嗎?他回來後,他學弟妹都變成他學長姐,而未來 20 年、30 年後,從前表現比他差的同學都當上了某醫院主任、院長了,他卻沒有他們的地位和收入,你覺得他不會後悔嗎?」
某次,在他答錯問題,老師辱罵著他:「你是豬啊!」「你怎麼那麼笨,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我教狗,狗都會了!」一邊說著,又一邊推了他,「砰!」地一聲,他摔到地上,就在我的面前。我正要去扶他,他自己站了起來,一滴淚也沒掉。看著他的臉,那是沒有靈魂的表情。
骨腫瘤、人工關節置換權威,現為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從醫生涯中,陳威明不斷自問「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要怎麼幫他?」認為醫療只要做到將心比心,為病人多想一些,就能獲得病人和家屬的信任。感於骨肉癌小朋友們的治療動輒10個月起跳,交通住宿對家庭是很大的負擔,在2010年與家長們一起成立「骨肉癌關懷協會」,並於2018年打造了「骨肉癌關懷之家」。
921大地震後,身為內科醫師的他臨危受命參與災區援助,阻止傳染病發生。除了醫療義診,他還去幫忙災後復原,替小朋友們上課,安撫災民的心。一股強烈的念頭逐漸在他腦中浮現:「公共衛生政策及行動的力量,原來如此強大、有意義,一次可以幫助很多人,與醫師的臨床工作是以個人為對象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