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勇捨己救人的鄭達志醫師談起
槍擊案,兇手的動機不一。有些是政治原因,罪惡、暴力、搶劫,或者精神不穩、憤怒,因而用衝動、不理性的發洩去傷害他人。社會的暴力行為增加的一些原因,是因為社會孤立,和他人接觸交往越來越少。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從未與鄰居互動過。
槍擊案,兇手的動機不一。有些是政治原因,罪惡、暴力、搶劫,或者精神不穩、憤怒,因而用衝動、不理性的發洩去傷害他人。社會的暴力行為增加的一些原因,是因為社會孤立,和他人接觸交往越來越少。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從未與鄰居互動過。
「衛生所與鐵道,看似毫無關聯,但對許多偏遠鄉鎮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線!」許乃懿正色說道,台灣尚有難以勝數的「無醫村」,如果沒有衛生所,村民可能要花好幾小時的車程才能就醫。鐵道上的小站雖然載客量不高,也只有普通車停靠,「卻是周遭村莊最穩定、最準確,甚至是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長者就醫、學生求學,都得倚賴它。」
土庫衛生所前主任,台灣知名鐵道大家。他特別聚焦在鐵道與周遭產業的連結,如糖業、礦業、林業等,記錄、整理許多資深鐵道員工的訪談,並積極參與鐵道迷組織,投身鐵道、環境保護運動。台鐵舊山線的勝興段與龍騰斷橋、彰化扇形車庫得以保存,他皆居功厥偉。更促成離鄉多年的蒸氣火車頭,從日本返回嘉義。
「病房 B 床的陪病者有症狀,同一間病房的患者要不要採檢?」「C 床確診了,要匡列的人有哪些?」「E 醫師要開單時被系統擋住,怎麼申請開單權限?」「同事 G 剛剛的 PCR 結果陰性,可以回來上班嗎?」「護理師 H 陽性耶!誰要負責通報?怎麼通報?」
大家對於癌症已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普遍概念,尤其現今各方推廣「癌症篩檢」之下,我們可以藉此帶來早期療癒的「希望感」。但是,在晚期階段,病人是不是也可以抱持這樣的期待呢?這是目前醫療持續努力的方向。這也是我一直告訴癌友們,不管癌症在哪一個進度環節中,「罹癌並不代表絕望」
努力對抗生病的過程常常覺得很辛苦,常抱怨努力後獲得的太少、進步太慢,但一點點好消息總能讓我精神大振喜出望外。在知道有癲癇之前,在自我小小的世界裡過得很滿足,我常想:「我這麼幸福,我會不會把我一輩子的幸福都用光光了呢?」
原本只想當小鎮醫師,成為兒科醫師後卻越做越多;一生看過無數個門診,每個小孩子的笑容都是他更喜歡生命的契機;做過的研究不少,最近還獲得史丹佛大學團隊發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的肯定;做了20幾年衛教,全台走透透2、3圈;不忍孩子受苦,關心兒少保編教材還不小心拿到「紫絲帶獎」的殊榮。
家庭暴力的產生,通常發生在比較弱勢的家庭。「只要大人心情不好,就容易把小孩子當成出氣筒。經濟狀況不好,或者偏鄉的孩子們,更容易遭受不公平的對待。」這些兒少虐待的案例,每每讓黃璟隆看得怒不可遏,他握拳道:「我越來越不能忍受小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決定做出行動,改變這一切。
入院後超音波檢查、斷層掃描、胃鏡、抽血數值的檢查結果皆不理想,醫生建議儘快開刀切除。在那一刻,彷彿只聽得到自己的絕望與無助,只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一個艱鉅又被迫接受的挑戰;想大聲的抱怨,卻只能在心中無聲地吶喊著:「哎呀,為什麼又是我啊?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