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天色未亮,數位人道協會和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的夥伴們便摸黑在高雄左營集合,準備驅車前往高雄桃源區復興的文化健康站。經歷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車程,一群人終於抵達目的地。這是「南山原鄉關懷列車」深入全台原民部落的其中一站,活動還沒開始,夥伴們就已深刻體會到,光是「路程遙遠」就足以讓偏遠山區的病弱長者的緊急就醫、例行往返看診取藥,面臨嚴峻挑戰,如何從醫療支持更進一步往前延伸到預防醫學,提供偏鄉原民長者健康促進活動與知識,為原鄉打造更完善在地健康安老生活,乃是產官學都積極努力的目標。
台灣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個人中即有1人是長者,尤其,偏鄉原民人口老化問題相對嚴重。在有限的資源與人力下,如何克服因路途遙遠及地形障礙造成的健康不平等、醫療不平等困境,更成為高齡化社會的挑戰。數位人道協會自推動「遠距健康促進偏鄉樂齡公益專案」計畫以來,成功透過WaCare遠距健康平台將健康資源服務送入偏鄉,透過一對一的訪談,評估偏鄉長者的健康需求,提供以各部落據點量身打造的健康促進課程;結合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於2023年啟動「原鄉關懷列車」計畫的力量,齊力提升原鄉民眾的健康識能與風險意識。
遠距客製化專業課程與服務 把關懷傳送到部落
基於理念相契,雙方於2024年攜手合作,推展「遠距健康促進偏鄉樂齡公益專案」,以原鄉部落文化健康站為據點,提供10個原鄉、10處文健站一年期客製化的衛教保健、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等遠距健康課程與健康管理服務,共同為原鄉長者打造更完善的健康照護服務。10處文健站分別為:台中和平區雙崎文健站、花蓮秀林鄉水源文健站、桃園復興區砂崙子文健站、嘉義阿里山鄉新美文健站、苗栗泰安鄉象鼻文健站、宜蘭南澳鄉葛蕾扇文健站、南投信義鄉青雲文健站、屏東三地門鄉馬兒文健站、高雄桃源區復興文健站及新竹五峰鄉清泉文健站。
數位人道協會的健康促進管理師會透過多種健康評估工具,包括ICOPE量表、健康識能調查、心情溫度計等,為部落長者進行全面性健康調查與諮詢,了解長者在認知、行動、營養、視聽力、精神壓力等各面向狀況,針對長者需求,規劃專屬的健促課程與諮詢服務,再透過遠距方式把專業的健康照護服務帶給文健站長者,將健康促進資訊與關懷資源送到偏遠據點裡。如此一來,不僅有效提升長者們的正確健康識能、維持良好習慣、延緩退化,更讓偏鄉的照顧工作者獲得更全面的照護支持資源,活絡據點長者健康照護機能,連帶降低龐大的社會醫療成本。
(圖右)花蓮秀林鄉水源文健站的長者經由遠距健康促進課程服務,提高健康識能。
(圖/數位人道協會提供)
遇特殊狀況長者加以關注 串接在地醫療資源服務
導入上述服務時,如遇到特殊狀況長者,也會進行個案關懷。如桃園復興區砂崙子文健站的68歲林阿嬤,除了罹患三高及退化性關節炎,且因病況常有失眠狀況,健促管理師規劃林阿嬤參加物理治療師的團體衛教課程,藉由手腳復健來改善疼痛,並安排音樂紓壓課程放鬆情緒;另外,在南投信義鄉青雲文健站的阿美婆,長年獨居,且同時為腎臟病、心臟病、糖尿病、白內障所苦,有較嚴重的憂鬱情緒困擾,健促管理師除提醒文健站照服員關心長者到課情形,也安排一對一關懷,保持關注長者身心狀況,若評估需要更專業治療,將與照服員合作協助就醫。
此外,長者的健康狀況,還可透過「南山原鄉關懷列車」平台轉介予在地合作的山地醫療服務醫療團隊,與在地醫療資源做串接整合。如:台中和平區雙崎文健站發現有位80多歲田阿嬤,裝了7支心臟支架,長年為心臟病和糖尿病所苦,便轉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陳毅鴻醫師為阿嬤做健康諮詢,叮囑她飲食需少油低脂,由於田阿嬤有服用抗凝血藥,要少吃消炎藥物,避免發生腸胃出血狀況。陳醫師肯定此計畫提供文健站長者遠距健康課程服務,一來突破偏遠地區的空間距離限制,二來讓長者樂在學習、學到更多元的健康資訊,對獲取衛教健康資訊管道較少的長者是非常好的服務。
在計畫導入過程中,執行團隊也看到了長輩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與改變,如從未接觸線上課程的長者,在課程初期感到陌生、較不善表達,上課兩三個月熟悉後,開始在課堂中常與專家熱情互動,還會要求增加更多如中醫穴道、音樂輔療的課程。許多長者表示,來到據點上課不僅能學習新知識,還能與同儕聯誼交流,比起獨自在家看電視更加充實與快樂。
在這10處文健站的健康調查中,有超過80%文健站的長者有行動能力退化、健康識能不足問題,因此,課程初期導入以「肌力有氧與運動」為主,由物理治療師帶領教導正確姿勢與運動動作來強化肌耐力,在長者熟悉上課模式後,增加導入三高疾病等衛教課程,漸進式增強長者身體機能及健康識能。在課程回饋上,屏東馬兒文健站照服員分享提到,她在課後和長者進行課程QA,長者皆有答對,她認為歸功於課堂中專家的高互動、耐心解說,讓長者認真上課,有效提升健康知識。對於部落據點照服員來說,數位健促模式減輕繁重的日常工作壓力,同時也提供更多健康專業的學習機會。這樣的正向循環,有助偏鄉據點建立更全面且有效能的健康照護網絡。
連結專業服務與愛 共創原鄉永續健康
為鼓勵長者積極參與健康促進課程,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並結合南山人壽健康守護圈合作夥伴阿瘦皮鞋提供「勤學獎」,長者達成課程目標即可獲得健康鞋。阿瘦皮鞋志工團隊在量鞋過程中,長者們逗趣地笑說:「拿到新鞋子後,要穿去參加跑步比賽!」此外,合作文健站除了有線上遠距健康課程,南山原鄉關懷列車活動也讓南山在地同仁實地走入部落服務,由南山內外勤義工夥伴攜手與在地合作醫院山地醫療服務團隊,為原鄉部落居民合作健檢、癌篩、義診及防災防詐、健康運動營養宣導等實體活動。原民長者因平時較少接觸部落以外的年輕人,看到有這麼多義工到部落來關心他們,讓原民長者感受熱情活力,長輩們臉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證明。
數位人道協會創辦人潘人豪認為,針對長者健康需求規劃的健促課,透過科技網路將資訊與關懷傳輸到據點,使長輩的健康觀念在生活中扎根,長者藉由健促課程保持身心健康,有特殊健康狀況的文健站長者,還可以經由原鄉關懷列車平台,轉介給醫療服務團隊銜接照護,同時做到前段預防、並串接到後面治療。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與數位人道協會攜手以健康促進為核心的夥伴關係,以數位遠距課程與現場關懷活動,線上、線下並進的新服務模式,是整個計劃很有服務特色的地方。未來期待有更多夥伴一起加入,共同為偏鄉長者打造更健康的在地安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