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偏鄉不可能?——智能實驗室的築夢實現》

文/邱文通   圖/臺北榮總新竹分院

在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偏鄉地區,是否真的難以擁有先進的醫療檢驗服務?《誰說偏鄉不可能?——智能實驗室的築夢實現》以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為案例,講述如何透過創新思維與務實行動,翻轉地方醫療檢驗環境,實現高品質、智能化的醫療檢測標準,值得引為借鏡。

輔導會主委嚴德發(右)專心聆聽創新實驗室的創新發展。

一場來自實驗室的醫療革命

作者楊婉華博士,曾任國軍桃園總醫院病理檢驗部技術長,具備豐富的醫療檢驗與管理經驗。她接受臺北榮總醫院長的邀請,毅然來到資源相對有限的新竹東鎮,擔任新竹分院病理檢驗科主任,開啟了一場醫療檢驗的革新之路。她與團隊運用極少的資源,在短時間內建立起高標準的檢驗室,甚至在新冠疫情初期 25 天內成功建置 P2 負壓分子生物實驗室,通過國家認證,成為防疫的堅實後盾。

在〈以實踐引領進步,偏鄉醫療的無形力量〉推薦序中,臺北榮總桃園分院院長彭家勛指出,本書不僅是醫療技術改革的紀錄,更是一部充滿決心與挑戰的奮鬥故事。楊博士將 實驗室升級為智能檢驗中心,並透過三個階段逐步推動轉型:

一、提升檢驗品質:強化檢體管理,提高檢驗準確度,降低送檢比例,推動自主檢驗。

二、智慧化檢驗流程:導入自動化設備,縮短報告時間,提高檢驗效率與病患安全。

三、發展高階醫療檢測:建置分子生物實驗室,提升高階精準診斷能力,使偏鄉具備都市醫院等級的檢驗技術。

偏鄉醫療的無形力量

社會進步的關鍵,不僅在於資源的多寡,更在於人才的投入與堅持。本書不僅是一場醫療檢驗的技術革命,也展現了一群醫療人員對地方醫療的承諾。楊婉華博士與團隊的努力,不僅提升了新竹地區的醫療檢驗標準,也為未來偏鄉醫療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模式。

本書適合對醫療創新、偏鄉醫療發展、智能醫療技術 感興趣的讀者,也希望能夠啟發更多醫療從業者與政策制定者,一同為醫療平權努力。正如本書所問:「誰說偏鄉不可能?」 透過智慧與行動,一切皆有可能。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控醣:真正改善疾病的飲食法,血糖不失控,還能瘦8公斤!》

《迷走神經自我檢測與療癒聖經》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新書發表   2025 台北國際書展盛大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