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鼎 KUO-TING CHEN, M.D.
陳國鼎醫師,顱顏外科專家,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顱顏中心主任。出身經商家庭,受母親影響走上醫學之路,以人道關懷聞名。師承羅慧夫醫師,專精唇顎裂及顱顏畸形重建,曾在長庚醫院服務三十餘年,後轉至北醫實現全人照護理念。致力於偏鄉醫療並培育後繼者,信仰「醫術不止於刀下修補,更是重塑人生」。
陳國鼎醫師,顱顏外科專家,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顱顏中心主任。出身經商家庭,受母親影響走上醫學之路,以人道關懷聞名。師承羅慧夫醫師,專精唇顎裂及顱顏畸形重建,曾在長庚醫院服務三十餘年,後轉至北醫實現全人照護理念。致力於偏鄉醫療並培育後繼者,信仰「醫術不止於刀下修補,更是重塑人生」。
5月27日到28日,許益超將再一次站上推動歷史的舞台。他是「第一屆台灣內耳治療學會(TSIET)國際研討會暨哈佛─偕聽覺修復及再生醫學新知研討會」的推手,這場結合哈佛醫學院、國際再生醫學研究社群與台灣產學能量的會議,將在三芝馬偕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
龔慧儀醫師,來自香港,現為台灣執業牙醫,也是中華牙醫服務團的核心成員。她以國際義診為終生志業,曾參與超過四十次國際醫療宣教行程。龔醫師幼年來自工人家庭,伴隨著對命運翻轉的決心,最終在台灣取得牙醫師證書。她曾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堅持信仰,致力於服務貧苦群體,並以「醫療與愛」的雙向成全,改變無數生命。龔醫師的醫療宣教足跡遍及中國、非洲、東南亞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並以「從心出發」的理念,為弱勢群體帶來希望。
鄭博仁醫師,以台灣婦產科與母胎醫學的先驅聞名於世。他於1956年生於台南,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並以優異表現輝映於林口長庚醫院。在學術與臨床實踐間,他積極投身於生命基因研究與生技創新,並創立金捷生技公司。其領導的亞太母胎醫學基金會,擴展台灣醫學國際影響力。他致力於提升孕婦與新生兒的健康,並倡導「助我好孕」計劃,為提升生育率奠定了新標準。
何明山醫師,現為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專精於眼科領域,特別關注視網膜及黃斑部疾病的診療與研究。他率先在國內創新運用PRP療法修復黃斑部破洞,開創手術新紀元。此外,他積極推動中西醫整合醫療模式,探索中醫在眼科治療中的潛力,致力於為病患提供更卓越的治療選擇。
吳孟庭醫師,振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以精湛的微創脊椎手術聞名。秉持「心態決定療效」理念,強調醫病互動與心理支持。吳醫師不僅致力於脊椎手術,更在骨質疏鬆與疼痛管理方面深耕,並積極推動醫學教育,強調全人觀的醫療理念。作為微創技術的引領者,他結合人工智慧提升手術精準度,持續為患者帶來希望與健康。
林伯龍醫師,彰化診所的資深眼科專家,擁有五十年的醫療經驗。他是臺灣早期火腿族的先驅,讓他在921地震中發揮了關鍵的救援作用。同時,他作為扶輪社的活躍代表與全球「終結小兒麻痺計畫」的推動者,成為推動全球「終結小兒麻痺計畫」的一份子。林醫師以其溫柔與專業,讓愛與技術成為連結世界的橋梁。
林啓禎醫師,台灣著名骨科專家,專攻小兒骨科和步態分析。1987年,他在高燒39.5度時,成功為花蓮慈濟醫院的一名重傷患者進行手術,展現醫者仁心。他在國際上取得重要成就,曾擔任中華成棒隊隊醫,帶領團隊取得奧運參賽資格。現亦擔任秀傳醫療體系總顧問,致力提升台灣的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陳宏彰醫師,整形外科專家,以藝術之眼精雕醫療之美。自小對藝術充滿熱忱,後進入中國醫藥大學,最終選擇整形外科,專精顯微重建及眼周手術。陳醫師結合AI技術創新醫療應用,榮獲國家新創獎。憑藉精細技藝,在整形外科界樹立獨特風格,追求自然之美,並致力推動台灣醫學進步與國際交流。
張武修醫師,現任秀傳醫療集團國際事務發展部長。畢業於陽明醫學院,並在哈佛大學取得輻射生物學博士學位。曾主導台灣參與國際衛生機構談判,於SARS疫情中為台灣開啟國際合作之門。致力於台越醫療合作,並因提升越南醫療技術榮獲「胡志明勳章」。為台灣在國際醫療舞臺上贏得尊重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