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於7月26日完成理事長交接,由林坤正將重任交棒給徐克宇。該聯盟致力於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ESG規範,聯合南投、苗栗及澎湖等縣政府衛生局、偏遠地區醫院及企業,共同推動智慧健康照護。
徐克宇表示,隨著7月起法令開放視訊看診,聯盟將擴大遠距醫療服務,提供全方位智慧保健醫療,提升民眾就醫可近性,降低交通成本及碳足跡,改善醫療城鄉差距,促進醫療平權,提升國民健康。南投縣衛生局預計9月啟動遠距醫療視訊看診服務。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與上海科林臨床生物資訊學研究所合作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的對照研究,日昨在發布小分子褐藻醣膠在肝細胞癌(HCC)輔助治療中的初步成果,研究結果表明,小分子褐藻醣膠在輔助治療方面具有潛在價值,為肝癌輔助治療和保健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華育生殖醫學中心院長兼亞太生育健康學會理事長徐明義醫師日昨在「拯救胎兒x少子化論壇」中,發表了一篇關於「生殖醫學現狀與展望」的報告。擁有超過20年婦科臨床經驗的徐醫師,強調將致力推廣AMH普篩,並推動人工生殖法的修法,包括不孕症治療抵扣所得、鼓勵生育保險、凍卵補助和生育能力企業ESG等措施,以減緩台灣的少子化危機。
萬芳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英欽教授日昨在「拯救胎兒─少子化論壇」,發表了一篇關於「男女健康大不同──健檢厚哩哉」的報告,強調女性專屬健康權的重要性,涵蓋健康檢查、健康識能及健康促進三大重點。
林英欽教授指出,男女健康的差異從受經開始就有所不同,男女的染色體組成決定了各自的健康風險與特徵。男性的Y染色體具有特殊基因,導致某些疾病風險較高,而女性的XX染色體則因基因表現不同,疾病發生率和逃脫率也有所差異。
社團法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理事長張東曜昨主持「拯救胎兒 x 少子化論壇」時表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今年的年度倡議包括四大項目,分別是妊娠中晚期終止妊娠與周產期安寧座談會、前置血管篩檢、植入性胎盤篩檢,以及正視少子化問題。他強調,新生兒是公共財,復育台灣人口是企業的責任,應把願意生養的人視為企業的寶貴資產,人口建設應視為政績,不能僅靠補助。
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濟南教會以及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暨國際白疤中心攜手合作,7月13日下午在台北市濟南教會主教堂舉辦《從心所欲~曹賜斌行醫隨筆》新書發表會,共同為台灣的出版史寫下重要的篇章。
台灣整形外科名醫暨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醫師,7月13日下午在台北市濟南教會主教堂舉辦《從心所欲~曹賜斌行醫隨筆》新書發表會,貴賓雲集,既分享書香裡的點點滴滴,更是親朋好友相聚的美麗時光,全程溫馨有趣,有洋溢的歡笑聲,更有敘舊與情感交流的動人畫面。
國臺交做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樂團,對於推廣音樂不遺餘力,這次在臺中榮民總醫院,以多元的曲目與多種類的形式,並在2023年精心策劃7場不同的內容,搭配每個季節,推出不同的古典音樂曲目,將提供來院的民眾得到心靈上的慰藉,並期望藉由音樂的能量,傳遞更多幸福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