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白疤中心」隆重成立 盛讚曹賜斌醫師為「白疤之父」
白疤印記影響心理層面甚鉅,曹賜斌醫師斌著「治白疤 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及「整形 整心」的雙理念,延續恩師已故羅慧夫院長「用愛彌補」的大愛精神讓愛傳𠄘,完成唇顎裂醫療最後一哩路,讓患者勇於面對未來。
時常更新醫學人文脈動
白疤印記影響心理層面甚鉅,曹賜斌醫師斌著「治白疤 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及「整形 整心」的雙理念,延續恩師已故羅慧夫院長「用愛彌補」的大愛精神讓愛傳𠄘,完成唇顎裂醫療最後一哩路,讓患者勇於面對未來。
有些人睡不著找精神科,卻發現原來是煩惱自己老了,產生容貌焦慮,因沒有自信而半夜睡不著,這時整形外科就發揮了作用。「我覺得很有趣,對肉體連結心靈的領域感到既神秘又疑惑,很想去探討,原來,我可以用手術的方式去治療精神上的疾病。」
台灣的少子化已成趨勢,而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除了生得少、家長也往往希望「生得好」,各項產前檢查幾乎成為懷孕的標配,也使得產前胎兒異常的診斷率越來越高。根據統計,每100個胎兒中、就有4個有異常。當準爸媽面對胎兒異常,留與不留都是極其困難的抉擇,而生育決策及終止妊娠又往往被視為私領域問題,也致使胎兒異常家庭的困境難以被社會大眾認識。
臺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整形界的先驅,曾榮獲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獎、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所長的林靜芸表示:「多年來我個人一直在倡導的一件事是:美的前提,首先是健康。」
WaCare遠距健康創辦人潘人豪老師指出,關懷失智症的議題,是從自己照顧母親的經驗發展出來。如何用數位方式做好照顧和陪伴長輩,數位陪伴,失智不等於失去,數位可以好好地把人跟人連結在一起,數位共生,幫助失智症照護者培力。
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聯合報醫學有故事及台兒診所於26日中午12點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拯救胎兒專案記者會」,結合了《拯救胎兒:一個全人全程的醫學ESG》新書發表會、〈謝謝妳來當我的媽媽〉紀錄片首映會,為台灣少子化問題提出不同面向的發聲。
《拯救胎兒:一個全人全程的醫學ESG》緒論中開宗明義提到,是透過周產期(胎兒)醫學、分子細胞遺傳學、臨床遺傳學等專業醫學,結合產前診斷、遺傳諮詢、高層次超音波,以及相關科別醫師跨科會診,讓家庭面對胎兒異常時,可以在理解之下做出適當的決策,也讓新生命不被輕易放棄,以增進「胎兒生存權」、「女性生育權」、「嬰兒健康權」、「孩童教養權」及「女性健康權」五個面向的完整性。
醫學院院長沈延盛特別提及求學時,創院院長黃崑巖給予諸多身教、言教的啟發。「40 年前,成大醫學院看見需求、承擔責任、實踐承諾;40年後,成大醫學院在醫學及人文教育建樹蔚然成風。」他感謝過往至今持續照亮這條前行路的所有人,也期待大家在這段前行路繼續相伴,攜手前進。
唇顎裂的發生率約為1/800,隨著產前診斷技術的進步,有越來越多唇顎裂寶寶會在產前被診斷出來。由於唇顎裂不影響生命安危,加上台灣的唇顎裂修復技術為世界頂尖,若胎兒無合併其他重大異常,在經過完善的諮詢後,家長通常會有意願將唇顎裂寶寶生下。根據台兒診所與北醫顱顏中心合作的「胎兒唇顎裂聯合門診」統計,經過產前診斷和諮詢的唇顎裂兒準爸媽,高達八成願意將孩子留下,可見產前諮詢的重要性,以及國人對唇顎裂治療印象的改變。
長庚醫院表示,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長庚為您爭口氣」,希望藉此呼籲國人重視肺部功能與健康。連先生3年多接受肺移植手術後,在林口長庚肺臟移植團隊的協助下很快出院回到工作崗位,術後半年就能參加路跑活動,1年後還能潛水。他鼓勵所有罹患肺臟相關疾病的病友,要有信心,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