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義醫師 :生殖醫學現狀與展望

華育生殖醫學中心院長兼亞太生育健康學會理事長徐明義醫師日昨在「拯救胎兒x少子化論壇」中,發表了一篇關於「生殖醫學現狀與展望」的報告。擁有超過20年婦科臨床經驗的徐醫師,強調將致力推廣AMH普篩,並推動人工生殖法的修法,包括不孕症治療抵扣所得、鼓勵生育保險、凍卵補助和生育能力企業ESG等措施,以減緩台灣的少子化危機。

Read more

林英欽醫師:男女健康大不同,健檢不可忽視

萬芳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英欽教授日昨在「拯救胎兒─少子化論壇」,發表了一篇關於「男女健康大不同──健檢厚哩哉」的報告,強調女性專屬健康權的重要性,涵蓋健康檢查、健康識能及健康促進三大重點。

林英欽教授指出,男女健康的差異從受經開始就有所不同,男女的染色體組成決定了各自的健康風險與特徵。男性的Y染色體具有特殊基因,導致某些疾病風險較高,而女性的XX染色體則因基因表現不同,疾病發生率和逃脫率也有所差異。

Read more

拯救胎兒─少子化論壇 探討女性生育權與健康權

社團法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理事長張東曜昨主持「拯救胎兒 x 少子化論壇」時表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今年的年度倡議包括四大項目,分別是妊娠中晚期終止妊娠與周產期安寧座談會、前置血管篩檢、植入性胎盤篩檢,以及正視少子化問題。他強調,新生兒是公共財,復育台灣人口是企業的責任,應把願意生養的人視為企業的寶貴資產,人口建設應視為政績,不能僅靠補助。

Read more

以畫筆抒懷  用佛心自修

宋永魁醫師  藝醫交融

過去,宋永魁醫師孜孜不倦於精進醫術,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之餘,常以繪畫紓壓,用畫布與色彩表達內心的情感與思考,融合了醫學的嚴謹與藝術的自由。現在,80歲的他,將人生的酸甜苦辣化作一幅幅動人的畫作,用鏡頭捕捉與心靈共鳴的石頭眾生相,更透過佛法將包容與放下化作一段段修行的旅程。

Read more

宋永魁 YUNG-KUEI SOONG, M.D.

宋永魁醫師孜孜不倦於精進醫術,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之餘,常以繪畫紓壓,用畫布與色彩表達內心的情感與思考,融合了醫學的嚴謹與藝術的自由。現在,80歲的他,將人生的酸甜苦辣化作一幅幅動人的畫作,用鏡頭捕捉與心靈共鳴的石頭眾生相,更透過佛法將包容與放下化作一段段修行的旅程。

Read more

曹賜斌醫師感動落淚

男兒有淚不輕彈?年逾從心所欲的曹賜斌醫師,在7月13日《從心所欲~曹賜斌行醫隨筆》新書發表會的座談場上,不僅紅了眼眶,還掉下感動的熱淚。

這場在台北市濟南教會主教堂舉辦的新書發表會,過程多元精彩、內容豐富感人,尤其是由邱文通營運長主持座談會,當曹醫師二姐曹淑富講到曹醫師認養四位高雄六龜乾兒子、乾女兒,完全視如己出,真是愛心滿滿,而且曹醫師宛如家族的精神支柱,是家族成員的驕傲時,曹醫師頓時紅了眼眶,掉下涙來。

Read more

《從心所欲》新書發表會 溫馨盛大

台灣整形外科名醫暨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醫師,7月13日下午在台北市濟南教會主教堂舉辦《從心所欲~曹賜斌行醫隨筆》新書發表會,貴賓雲集,既分享書香裡的點點滴滴,更是親朋好友相聚的美麗時光,全程溫馨有趣,有洋溢的歡笑聲,更有敘舊與情感交流的動人畫面。

Read more

《逆齡新革命:再生醫美》

在台灣,立法院卡關10年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6月4日正式三讀通過。未來兩大法將用來管制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時,所使用的基因、細胞和相關衍生物,除了治療癌症、罕病重症等疾病相關之負,再生醫療可運用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促進傷口癒合甚至是醫美。換言之,再生醫美將是台灣未來醫療的一大顯學。

麗晶診所創辦人劉麗琳院長最近出版《逆齡新革命:再生醫美》一書,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林欣榮為本書寫序〈美無止境,再生醫學打開另一扇窗〉。

Read more

陳家駒中醫師  專注婦科治療

陳家駒中醫師會開始專注於婦科治療,尤其女性的科學調經與排卵的專業領域,是緣於臨床實習及其之後加入一家減重中醫診所的一段際遇。而累積三、四年來持續關注女性健康和生殖權利的臨床經驗,他出版了《中醫師寫給妳的科學調經養卵全書》,也更加篤定自己走對了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