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治療私塾學堂:洞人心菲的十個故事,十種啟發,十次感動

「敘事」作為「故事」與「存在池塘」的中介

文/汪文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退休暨兼任教授)

近幾年,我也對於敘事的理論與實務頗感興趣。今年六月份我曾邀請黃素菲老師以線上方式在我的課堂上演講「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聽講的同學竟然超過兩百位,開了兩間各容納一百人的視訊教室卻依然爆滿,導致不少人向隅而返。當時我一方面感受到敘事議題在台灣被重視的程度,另一方面對於能邀請到頗受歡迎的講者而深感榮幸。

素菲老師很會講故事,也很喜歡講評電影。在演講中她比較了中國作家李銳的《青石澗》與改編自美國作家安.霍華德.克里爾(Ann Howard Creel)同名小說的電影《平凡歲月的魅力》兩個故事,以說明現實是社會建構的,進而說明不論是知識,乃至於諮商來訪者敘說的故事,也常是社會所建構的。她又說了自己父親的故事,以父親逃難的心得「鋼盔一定不能丟」被孩子當成笑話,但其實背後隱藏著他過去的辛酸與難過,來說明一些單薄的話語常出自每個人「存在池塘」裡所蘊含的豐富意義。

在這本《敘事治療私塾學堂》中,素菲老師除了說出了自己父親的故事,還講述魯迅《祝福》裡祥林嫂的故事。因為祥林嫂身邊的人常從她表面的單薄語言滑落,無法達到她的悲苦之處,以至於祥林嫂最後流落街頭,凍死在風雪中。素菲老師所強調的語言出自於深淵之處,是她所稱的「存在池塘」,也是余德慧在《詮釋現象心理學》借自海德格所稱的「大地存有」。而不論經由社會建構的故事,或是常在生活圈已習以為常,而為他人不足為怪的語言,對於敘事治療師而言,雖指涉到明顯的事物,卻也遮蔽了其他更多的事物。因此素菲老師從海德格的「語言是存有之家」這句箴言開始,認為敘事治療一方面需要來訪者的言說,但另一方面治療師要幫助來訪者將社會所建構的概念思維,以及賴以述說的故事,和其他的語言,往前語言的「存在池塘」去回溯。但在理論上可輕易朗朗上口的回溯一詞,在實際上是需要透過情感來推動的,特別是治療師的「慈悲之心」加注在受苦的來訪者身上,讓來訪者「邊說邊掉淚」,進入「語言無法捕捉的隙縫」,然後進入具深淵性的「大地存有」。

這饒富意義的語言發源地,是來訪者與他人盤根錯節交纏之處,是素菲老師借德勒茲的「地下莖」表示的表面上四散,但底部全部連在一起的故事來源之處。這裡就是治療師所「療遇」的受訪者,常被社會建構的主流故事所縈繞而受苦的當兒,要被引導出另類或支線故事可能性的根據地。的確,素菲老師承繼敘事大師麥克.懷特提出的敘事治療幾個關鍵方法,從來訪者的主流故事開出支線故事就是其一。但來訪者要能開出支線故事,原先為主線故事所困的問題,就必須被外化,這是所謂的「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的說法,是來訪者開出支線故事的先決條件,而歸為敘事治療的關鍵方法之二。素菲老師將此問題的外化從我們道家莊子的「庖丁解牛」寓言來賦予可能性的意義,平添了所需「游刃有餘」的工夫性。

其實問題的外化於余德慧在《詮釋現象心理學》所言,是一種間距化(distantiation) 所致,這是來自呂格爾《詮釋理論》(Interpretation Theory)的一個術語。我們對於大地存有因尚未能以語言來把握,故僅能以既接近又保持距離的態度來面對,這對余德慧而言固表現出了一種間距化;但和問題外化直接有關的間距化應是治療師嘗試將來訪者從直接面對處境(situation),轉為大地存有在「那裡」與我們在「這裡」之位置(place)關係的改變。當來訪者面對處境的言說行動(saying)及所說的語言(said),轉為獨立於處境的文本(text)時,即是做了位置的改變。來訪者所敘說的故事就是文本,支線故事的開發所需的問題外化,實可透過獨立處境而文本化來落實,故言語轉為文本就為敘事治療的關鍵方法之三。文本是詮釋的依據,詮釋活動最重要的是要將指涉明顯事物的文本,往隱藏的事物去指涉。故敘事扮演著中介的角色,讓在「社會建構」的而屬於「文化世界」的語言、知識、故事,往「存在池塘」或「大地存有」去回溯,然後從中汲取隱藏的意義、情感,去形塑新的言說、概念,以及故事。但敘事作為中介不是理所當然就如此的,是需要有所訓練陶養的,讓敘事富有往「存在池塘」去回溯的「動力」,然後讓所汲取的意義與情感體現在新的語言、概念與故事裡。故敘事既有還原至「大地存有」,亦有重構「文化世界」的功能,它是連結兩者的中介,且是以交互循環的方式進行。

職是之故,我們就可了解素菲老師在區別「敘說」、「故事」與「敘事」時説:「『敘事』是要説而未説的意向,敘事不是『做什麼』而是『想要做什麼』,也就是一種『能夠』並且『知道如何』的那種傾向於語言敘說的狀態,可是又尚未說出。」並且,《敘事治療私塾學堂》所要傳道、授業、解惑的正是去陶養學生以敘事作為中介的動力,這也是詮釋的精髓所在。素菲老師所私塾的根本上在於呈現十個案例故事的「敘事開箱」,這是她進行詮釋活動的工夫所在,裡面蘊含著我在前面所強調的敘事治療的三個關鍵方法,但借著實際的故事被闡釋出來。

感佩素菲老師對於敘事治療理論與實務的精益求精,從2018年的《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短短四年又出版了此書。冀望她繼續將其對於敘事治療詮釋的工夫,不藏私的貢獻給臺灣與整個華人敘事治療界。


從「洞人心菲」到「動人心扉」

文/趙淑珠(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

在助人工作的系所工作,我經常詢問學生們:諮商或治療工作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認為在治療工作中引發改變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而諮商心理師或治療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

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我跟素菲老師的專業訓練應該都始於精神分析學派對於性驅力的著重,和本我、自我與超我的發展對個人心理健康影響的論述,之後受到第三勢力人本學派思潮的影響,近年則在後現代思潮的引領之下,更敏銳於「治療、疾病」的重新解構。素菲老師進入了敘事的脈絡,而我則以家庭系統觀點來理解家人的關係。不論取徑為何,受到後現代思潮的影響,我們都在關注「脈絡、權力、解構、改變」,我們如何在來談者及其家人關係所呈現的各種議題中發展出新的理解並擴展其敘事的多元可能性呢?素菲老師從2016年開始的「洞人心菲敘事私塾」,以其中一位參與者作為「來談者」,與另一位參與者「心理師」進行對話,其他人則為「反映團隊」,每次不同層次的對話提供了參加者在不同身分中的流轉,進而能具體瞭解所謂敘事的詮釋、解構與重構。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三個部分,其一是「Here & Now」的呈現,在敘事私塾的進行中,有著三方的觀點:來談者、心理師以及觀察的反映團隊的對話,對讀者而言,彷彿身歷其境。其二是素菲老師的「敘事開箱」,透過老師隨著故事的進行以敘事的觀點帶領讀者理解在對話中發生了什麼事,而能瞭解在對話-故事中來談者隱而未宣的脈絡。最後,素菲老師將整個對話的歷程以脈絡性或時間序的方式整理呈現,從這樣的整理中更可以體現來談者所呈現議題不僅是個人的層次的,同時也是社會建構層次的。理解社會脈絡如何「建構」我們對「不適」的定義,才有機會解構與改變原來的困境與綑綁。

在本文的開始我提了三個問題,透過在書中層層的說明,猶如地圖一般的引導,相信閱讀本書可以讓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工作者及學習者對於前述的三個提問有自己的反思與答案,而讓我們的專業可以更接近來談者以及其家人,藉由「洞人之心」而能「動人心扉」!

與素菲的相識在我們的少女時代,這麼多年來素菲一直是我眼中既聰慧又美麗的女子。這幾年她在敘事治療以及以敘事觀點談論生涯諮商的發展,更是台灣在輔導與諮商領域中的創見,同時也對未來專業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與帶領的作用。很榮幸能為本書寫序,更珍惜與素菲多年的友誼!

短短四年又出版了此書。冀望她繼續將其對於敘事治療詮釋的工夫,不藏私的貢獻給臺灣與整個華人敘事治療界。


穿過敘說抵達存在

文/李維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

1995至94年間,我於杜肯大學博士班修課時,在課堂上就曾學習、理解、分析與討論敘事治療。當時的讀本,1990年精裝版的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故事知識權力》),還在我的書架上。懷特(Michael White)的治療理論發展於1980年代,是目前為人熟知的心理治療中相當晚近的一派,其治療思維也就得以從當代哲學思潮,如傅柯(Michel Foucault)關於知識與權力的思考以及格根(Kenneth Gergen)在心理學領域倡議的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中獲取養分。

傅柯所言的知識/權力,其展現與作用的形式為論述或言說(discourse)。能夠言說某人某事,對某人某事產生論述,就是對某人某事行使了權力。例如,對憂鬱症者的言說,或關於憂鬱症的種種論述,將影響與支配憂鬱症者的自我認識與他人的對待。就個人層次而言,這樣的言說/權力作用出現在一個人說明自己的話語,也就是自己的故事。格根就指出,個人用以理解與說明自己的說詞,從來就不是「自己的」,而是來自社會上種種既有的論述,這就是個人敘說的社會建構論觀點。懷特敘事治療的外化(externalization),其精神就在於把人的生活經驗與其自我敘說分開來,從而能夠檢視並更動這些定義了個人經驗但卻無益於生命發展的論述。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懷特敘事治療的理論視野在於個人、言說或話語以及社會等三者之間的關係。這相當不同於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心理機制與動力觀點,也與認知行為治療之失功能的認知與行為運作看法有很大的差異。如此的不同與差異顯然不是來自實驗室的發現,而是來自懷特自己的治療經驗以及他所選用之當代哲思所給予的說明。

然而這樣的理論性基礎卻遺漏了敘事治療現象中非常關鍵的,人與語言的關係。若語言只是傳遞個人思維的載體,那麼為何改變語言就會改變人?人到底是如何地「活」(existing),使得論述/故事成為人的棲居之所?如果人活在故事中,故事來自社會論述,那誰是主體?懷特因洞見人與自我敘說之間的關係,使他脫離既有心理治療理論的知識/權力圈限,開展了對人之受苦療癒的新視野,但也留下了人與語言之間存在性理解的空缺。素菲老師的敘事治療工作不同於前人之處及其重要性,就在於回應了這空缺及其必要性的要求。

一般的心理學家或心理治療師或許會認為閱讀與理解哲學性論著是不必要的,但如果懷特也持這樣的態度,那麼今天我們恐怕就沒有敘事治療可以學習。關於人存在性質的哲學思考能夠卓然成家,都是能夠立基於經驗本質而對既有流行之論述的論述。這是傅柯得以從瘋狂概念的發展、臨床醫學的誕生、規訓與懲罰的建制以及性歷史等現象來洞悉知識與權力之關係的工作,也是懷特得以從種種既有的治療學派中創出新局的關鍵。就心理治療的發展來說,這樣的思考是拓墾心理治療根基的必要能力,它使治療師能夠深入人的存在界域,並於其中尋得話語將治療經驗帶入光亮之中。

素菲老師顯然不是一般的心理治療師。她的前一本著作《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以及本書,除了展示敘事治療在操作上的精義之外,更對於「說故事?怎麼能有療效?」進行存在性的論述。在我看來,本書中她在闡述法國學者惹內特(Gérard Genette)的敘説(narrating)、敘事(narrative)與故事(story)的內涵時,賦予了敘事本體論的地位,也就是洞見了人作為語言存有的敘事本質。敘事一詞也就有了新意,指稱了人之存有將顯未顯之際的本體狀態,而非個人言說的動作,也非言說成形之故事。這使得敘事治療獲得了人與語言/言說之間關係的存在論基礎。在實踐上,敘事治療也就成為一個存在性時刻。治療師在治療室所做的不僅是捕捉個案的故事,而是對人之存在的注視。

本書的另外一個重點是在十次的「洞人心菲私塾工作坊」記錄中所蘊含的訴說台灣人心理衝突經驗的語料。這十次的示例自然是具體揭示了敘事治療的進行樣態,素菲老師也做了適時與詳細的點評。這對學習敘事治療的貢獻不在話下。不過我要特別指出的是,既然語言即存有,那麼若將其中演練雙方所使用的語言與語式視為台灣人存在樣態的顯現而非僅個人經驗的言說,那麼我們就獲得了指向台灣人文化存有的語料。舉例來說,這十個例示中許多話語涉及「家」與「家人」,即便是個人發展與性別處境的議題也多與「家庭」有關。本書所含藏的這些豐富語料,具有揭示台灣文化中與「家」相關之社會性論述的潛能,值得讀者細細品讀,並在自己的經驗中進行驗證,從而洞悉自己身上的社會建構。

素菲老師自言其對於敘事治療的理解是穿透語言到達經驗,而我想強調其存在論性質,因此可說是穿過敘說抵達存在。在我看來,正由於回應與充實了敘事治療的存在論基礎,本書並非另一本敘事治療的書,而是另一種敘事治療。在本書緒論的最後,有著這樣的文字:「會不會……我正在臺灣藉由他們說過的話,講出我自己的敘事治療的聲音?」我想這是「另一種敘事治療」的含蓄表達。若是如此,不妨就給素菲老師的心理治療工作一個更相稱於其自身的名字,存在敘事治療。

敘事治療私塾學堂:洞人心菲的十個故事,十種啟發,十次感動》
作者:黃素菲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2/12/20
購買連結:博客來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從心所欲──曹賜斌行醫隨筆

甘願做戇人:良醫牧師謝緯的醫療交響曲

解鎖往事陰影,走出複雜性創傷:精神科醫師以EMDR和SE療法,陪你擺脫創傷,覺察正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