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節能減碳29年潘延健,朝向綠色友善醫院邁進

文.圖/戴安瑋

8月,連續8天的37度高溫,打破台灣120年紀錄。身穿短袖襯衫、打著領帶的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總執行長潘延健走進會議室接受專訪時,針對氣候變遷,已為許多國家帶來重大災難,不禁有感而發地說:「這是一場世界級戰役,沒人躲得掉,唯有落實節能減碳,才能拯救地球,為下一代留生路。」

節能減碳 創辦人王永慶帶頭做

長庚醫療體系的節能減碳,一直是台灣醫療界的績優生。「根據內部文獻資料顯示,長庚醫療體系早於29年前,在創辦人王永慶帶領下,由管理部門開始不斷的檢討、擬定計畫及提出專案,從一個院區開始,到另一個院區,最後10個院區一起投入節能減碳行列,如今這個精神已深植每個長庚人的心裡、甚至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潘延健表示。

除了節能減碳外,還不斷精進將醫療廢棄物循環再利用,興建綠建築、植樹、設置太陽能板等等獲獎無數,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潘延健強調,有王永慶的認真,才有長庚醫療體系,無論是環保意識及執行力,都是站在以病人為中心去執行及落實。

2050淨零排放 長庚人努力達標

2004年上映的電影《明天過後》,主要講述溫室效應,北極冰川融化後,造成全球寒冷化,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這部電影啟發不少人,認識全球暖化引發的嚴重問題,近20年來更讓人驚覺極端氣候不斷重創各國經濟,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氣候峰會已決定將地球溫度的上升限於2度,訂出世界遵循ESG永續發展目標外,還進一步宣布於2050達到淨零排放。目前全球已有138個國家加入此行列,總統蔡英文也於日前宣布台灣於2030年減排24%,2050年淨零排放。「長庚人會努力達標。」潘延健說。

5月18日,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暨所屬九大院區院長難得一起出席,在各家媒體前,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寫下長庚醫療體系致力於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潘延健更於7月21日亞太永續博覽會舉辦的「健康永續與醫療淨零之展望」分場論壇中,發表「長庚紀念醫院醫療淨零與永續發展」報告。

該報告計有四大面向:1.醫療機構能源耗用概況;2.長庚醫院綠建築案例;3.長庚醫院淨零排放與節能減碳;4.ESG的推動成果。潘延健說:「依衛福部資料顯示,醫院是國內能源消耗量最大的非生產性質行業,2020年醫院消耗能源達26萬6千(單位為公秉油當量),比車站及軌道的22萬4千還多,更比學校、百貨公司、辦公大樓、電信網路機房,多出6萬2千至14萬。」

國內醫院能源消費佔比,以電力為最大宗,佔93.57%,電力消費近六成(58%)來自空調設備,14%來自照明設備,6%來自電梯設備,5%來自事務設備,至於天然氣、燃料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及汽油的消費都非常的低。

以國內醫院單位面積年耗電量來看,2022年度長庚醫療體系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的年耗電量,均大大低於其他醫院,以長庚醫療體系的4家醫學中心為例,其單位面積年耗電量為209.9Kwh,比全國22家醫學中心平均的266.9 Kwh低很多。「長庚尖端醫學中心引進全國第一座質子機,是全球最新最精密儀器但也最耗電,一起計算進去,仍低於其他醫院。」

2023年5月長庚醫療體系所屬九大院區院長,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圖/長庚醫療體系提供)

驚人成績 怎麼做到?

潘延健說,長庚醫療體系每年都有很多專案在執行,這些專案有的是基層自發性提出,有的是管理部門提出,如有些行政單位的辦公室不需這麼冷,有些診間不需要這麼亮,有些通道可以引用自然光,怎麼做才會成功,都要考慮進去。此外,長庚不斷檢討開刀房裡的冷氣,是否真的要控制在20度以下,才能避開細菌感染?這觀念完全正確嗎?考慮濕度,因為濕度才是導致細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潘延健回憶說,以前長庚管理部門為節省能源,要求警衛巡邏各樓層時,要將沒人但忘了關燈的辦公室、休息室、病房等記錄下來,每個月呈報一次。「年底算總帳,這讓每個單位都上緊發條,皮也都繃得很緊。」隨著科技發展,智慧電網的出現,那個管線拉太長以致耗能最多,那個辦公室該關燈關冷氣的,現在都能智慧管理。

位於林口長庚的長庚湖周遭,成為病患及家屬每日散心重地。

交出漂亮成績單 綠建築領航者

談起綠建築,潘延健渾身散發著喜悅:「這可是長庚醫療體系的成就感,是長庚人的榮耀。」長庚從2013年後全部院區都是綠建築了,第一個綠建築是林口長庚的病理立體停車場,從發想到執行都是邊做邊學,同年基隆長庚也獲得綠建築銀級獎,基隆長庚可是舊建築改善類,能獲獎給了長庚管理部門很大的鼓舞。

接著是2014年林口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獲得綠建築鑽石級、LEED-HC白金級。潘延健微笑又自信地說:「長庚秉持醫療創新及善盡保護地球的責任,於建造時就引進國際綠建築的思維,50%綠地種植原生種和適應氣候的植栽、建立雨水回收及再利用系統、綠屋頂,以及40%採綠建材室內裝潢,更獲得美國LEED-HC白金級綠建築認證,是國內第一家獲此殊榮的醫院。」

林口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是歐亞第一家,全球第二家取得美國綠建築HC最高等級的認證,是棟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大樓,是台灣醫療綠建築的領航者。再接著是2016年林口復健立體停車場獲綠建築合格級、2019年林口研究大樓獲綠建築黃金級等等;今年桃園長庚轉運站已取得國家綠建築候選資格,而鳳山長庚醫院綠建築銀級也在認證中。

長庚續力 節能減碳大業

很多醫院的節能減碳行列,多是從更換LED省電燈泡等開始。「這確實很有用,可快速降低耗電量。長庚醫療體系當初就預估過,全面更換LED省電燈泡後,二、三年就可回本。」 此外,植樹、綠電等更是長庚醫療體系的重中之重。潘延健表示,長庚體系各院區種植的喬木計有5萬棵左右,全院每年吸碳量約為60萬公斤;包含灌木、草皮等,每年吸碳量為3.29個大安森林公園,這還不包括長庚養生文化村的植樹吸碳量。

為因應國家淨零目標,推行各項減碳專案,除導入ISO50001、智慧建築、綠建築認證,並於體系內建置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置雨水回收池等等,每年持續評估綠能設施建置方案,以提升綠能使用比例。

談到智慧建築,潘延健親自示範林口長庚醫院綜合大樓的人臉辨識系統,他往一樓大廳牆上的螢幕前一站,經螢幕快速掃描確認後,閘門即打開。再仔細觀察發現每位員工進入大樓,都是以人臉辨識,再也不用製作員工工作證。

5年9.2億 朝綠色友善醫院前進

長庚最近5年更投入9.2億元,其中溫室氣體與能源管理投入費用達3億6千萬元,其目的主要是透過「節約能源組織」進行院內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管理,以達成每年減量1%目標;水資源管理主要花在維護污水處理設備,持續推動節約用水,並加強自身面對災害的韌性,以減少對營運的影響。

在綠建築的維護上,目的是提供病人舒適就醫環境及先進的高科技醫療診斷與服務,成為台灣醫界的新領導典範;在廢棄物管理上,投入約3.5億元,做為廢棄物處置與設備更新費用。

長庚一直積極宣導並落實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觀念。例如,洗腎病人常用的血液透析廢塑料外袋回收及重碳鈉粉劑回收再利用,每年可撙節廢棄物清理成本327萬元。潘延健說,歐美洗腎患者體型較大,我們台灣洗腎患者體型較小,所以常會有重碳酸鈉粉剩餘,重碳酸鈉本身具弱鹼性的清潔特性,長庚經過衛福部、環保署同意後,予以回收,進行垃圾暫存區地板的刷洗。林口長庚月產約789公斤的重碳酸鈉粉,每日可進行約200坪垃圾暫存區地板清潔洗刷,經實際監測污廢水排放均符合檢驗標準。

潘延健說:「長庚醫療體系自從用了重碳酸鈉粉後,減少使用傳統漂白水或不環保的強鹼化學清潔劑,已減少了很多這些高污染產生的廢水。」

醫院每天產生很多的廢玻璃藥瓶也可以回收。在環保署同意下,長庚醫療體系自2022年起,將原本由焚化處理的廢玻璃藥瓶改為再利用,林口長庚率先實施;2023年起陸續推行體系各院區執行。至於回收的廢玻璃藥瓶,會予以破碎後,由廠商回收,應用於建築材料、道路鋪設。

長庚醫療體系回收重碳鈉粉劑,進行垃圾暫存區地板的刷洗之用,每年可撙節體系廢棄物清理成本。(圖/長庚醫療體系提供)

潘延健表示,老天已用氣候變遷提出警訊,人們再不加速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許多國家會面臨更嚴峻的極端氣候襲擊;再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當海平面上升會有很多島國消失。節能減碳只能往前走,完全沒有退路!長庚醫療體系也一樣,沒有例外。

2022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提出大健康後,各國已將節能減碳眼光瞄向醫院,潘延健說:「醫療體系唯有迎面而戰,只要能踏出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一直往前走,就會成為綠色友善醫院。」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苗栗縣獲贈16套智慧照護設備

遠距智慧之光 照進偏鄉醫療

再度捐贈南投縣45套智慧照護設備

偏鄉醫療看見遠距智慧希望之光

邁向2030永續發展目標高峰會

雙和醫院提早佈局 救人也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