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

提升護理專業,與先進國家並駕其驅

文/周照芳(臺大護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很高興看到由護理師林怡芳策劃的《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很難得能夠邀集到這麼多關心自己專業的護理師,分享自身經驗及寫出個人對護理專業的獨特看法,執業範圍從醫院內到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甚至在本書中還有不少是介紹海外的護理經驗。

「以為她們很閒?」護理師檯面下的工作

以往市面上所出版的護理書籍,多以護理專科的教科書為主,而這兩本書最大的特色是要讓護理專業以外的社會人士,也能多瞭解護理工作真正是在做什麼事,和傳統刻板印象中有什麼不同。

我曾經問過病人家屬對於護理人員形象的看法,她說:「只看到護士有時候給病人打針而已,不曉得她們在做什麼?只看到她們在聊天,好像很空閒?」許多檯面下的護理工作,例如:優先執行醫師交代的醫囑處方、送檢查或開刀、準備藥物、查詢病人病歷資料等,一般民眾是看不見的,期待能透過這兩本書的內容,讓無論是檯面上或是檯面下的護理工作都能被看見、被理解。

臨床護理工作,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提供不間斷的病人照護工作,就如你我想像中的那樣,非常忙碌。而且在忙亂之中又必須謹慎行事,三班間交接班的內容必須要聚焦、清楚且有效率,雖然忙中難免有錯,但錯誤往往會造成病人非預期的傷害。

過去就曾因為打錯針,而引起盤尼西林休克致死的醫療糾紛,其實白班護理同仁都知道,這位病人曾在其他醫院因做盤尼西林測試,而發生過敏性休克的病史,但這項重要資訊卻沒有交接到小夜班護理師的手中,而後者在當班內又打了盤尼西林,導致病人發生休克、死亡的不幸事件,可見護理工作肩負著每一條寶貴的生命,馬虎不得。

全責護理制度,緩解家屬照護壓力

但護理工作包羅萬象,延遲下班是護理界常見的現象,醫院管理者就常常需要考慮增加人力,以減少臨床負荷,但護理人員的招募並不容易。臺灣從日治時代開始,就因護理人力不足,常常把一些基本護理工作交由家屬來做,而絕大多數的照顧者(家屬),都非具有醫療護理相關背景,嚴格來說,並無法做好床邊照護的工作。

反觀國外,歐美紐澳等西方國家,自從南丁格爾開創現代護理志業,就要求病人照護一定得由接受過護理訓練的人來為之,或是經由醫院訓練的護理佐理員(護佐)才能在醫院裡提供病人照護,即使是最基本的照護工作,都不應該交給完全沒受過訓練的人來做,所以歐美紐澳等西方國家,以及曾由它們殖民過的國家(例如:新加坡、香港),都是實行所謂的「全責護理」(Total nursing care);而早期的日本、非洲、東南亞及臺灣,都沒有全責護理制度,護理師執行部分的護理工作,其餘全部交由家屬或是自聘的照顧服務員來做,但日本已於一九九○年左右已全國實施全責護理制度。

臺灣已漸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再加上少子化的衝擊,當病人住院後能二十四小時陪伴在側的家屬將會越來越少,可以預見未來的臨床護理勢必要進入轉型階段。最近幾年,衛福部照護司已經努力在推動「全責護理」制度,二○二一年即將要開始將全責護理納入醫院評鑑的標準內,馬上有九十三家醫院開始推動了!

希望在三、五年後,全國醫院都能確實施行全責護理,每個病房單位都有專屬的護理佐理員,在護理師的督導下,一起共同照護病人,免除住院病人家屬的照顧壓力,也提升社會大眾對於護理師的專業護理形象,臺灣護理也才能在國際上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


走出醫院大門,護理的百百種可能

文/陳榮基(臺大醫學院神經科及生理科兼任教授)

閱讀這本書的書稿之前,單看書名,以為這是一本述說離開護理,轉職到其它行業(如航空服務、藥廠業務代表、直銷商品推廣、保險金融等)之後,感受到海闊天空的經歷,閱讀完總序後,才發現我想錯了。

護理師們的復原力,非同小可

開始閱讀內文後,立刻被書中流暢的文字及生動的真實故事深深吸引,原來這是一本描述護理人員在護理職涯中,跌跌撞撞到成長茁壯的心路歷程,可以用「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形容。

每個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述說各自的親身經驗,與許多轉行的護理人員類似,他們也曾在醫院護理工作環境中遭遇挫折,不同的是他們在尋尋覓覓中,發現了護理領域中鮮為人知的新角色及功能。

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讓我們看到護理生涯在醫院病房以外,還有許多可以發展的可能性,打破一般人對護理工作的刻板印象,更讓正在護理職場中感到迷惘的同行們燃起一絲希望。

看完書稿後,不禁想起最近很夯的一個名詞――「復原力」(resilience)。所謂的復原力,顧名思義就是從受傷/挫折/失敗中恢復或重新站起來的能力,更精準一點來說,復原力是一種個人的特質或能力,這個特質/能力可以讓他面對壓力或處於逆境時,發展出較正向的因應策略,最後終能適應環境。

如果您覺得這樣解釋還是太過抽象,那麼這本書正好提供了實例。我發現書中每位護理人員的親身經歷都透露滿滿的復原力,她們大多曾經在傳統的護理工作環境中受過傷害或遭遇挫折,或許是受責罵、輕蔑,甚至是被霸凌,他們也曾對護理心灰意冷,或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喪失自信,只想離開護理職場。

然而,尋覓新的職涯時,充滿各種未知數,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是因緣際會或是內心深處對護理的情感,讓他們發現了新的護理職場,不過學習新的護理角色(例如臨床研究護理師)或適應不同國家(如荷蘭、瑞典)的護理方式,皆不乏各式挑戰。

書中每個故事的主角,在面對挑戰的過程中,都呈現出不服輸的努力及毅力,那種對抗困境的韌性,不就是復原力嗎?也許是個人偏見,我覺得護理人員通常具備較好的復原力,可能與他們接受的教育訓練及工作特性有關。

護理發展不受限,這些都是新角色!

如果您正在考慮是否要選擇就讀護理科系,或未來從事護理工作,這本書可以告訴您,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以及醫療照護需求的變遷,護理已經因此發展出許多新的角色,如臨床研究護理師、個案管理師、專科護理師等,護理工作角色將會更多元,工作也將更獨立。

如果您是正在考慮要不要離開護理職場的護理同道,這本書可以提供過來人職涯轉折的實際經驗,以及除了病房護理人員以外,還有許多有趣的護理職務,是您可以擔任的工作。 另外,由護理師的神隊友們(醫師、營養師、資訊工程師等)執筆的篇章,可能讓您驚覺原來護理人員在他們眼中,有這些功能及重要性,總算有人肯定。最後,希望本書作者們真誠無私的分享,可以激發您的復原力。


敬那些破釜沉舟的風和日麗!

文/林怡芳護理師

直到改完最後一篇稿件,心中大石頭才算真正落下。

相信這樣的書,在臺灣,我敢說是第一本,也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本!

因為要完成這樣的壯舉並不容易,從一開始邀請護理人寫作,還要有專人協助修改、校閱,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出版社願意埋單……,這一切都從作夢開始,到圓夢結束。

癡人只說夢,行動者踏實築夢

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可行,即使一開始聽起來如此癡人說夢,可能是過去在臨床上完成過更多不可能的任務,教會我一件事――「當你想做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來幫忙!」

身邊總是有著一群跟我一樣,願意相信這是美好且良善的世界,跟我一樣願意為專業付出不求回報,我倒是希望這樣的「傻瓜」可以越來越多,或是看完這本書會驚覺原來同類人這麼多。

二○二○年,打亂了所有人的步調,包括我。因為COVID-19 把我從澳洲趕回了臺灣,我放棄公職護理師的資格、放棄百萬年薪,也花光了我的積蓄,最後又回到原點,更慘的是我已經四十歲了。

我不相信「人生七十才開始」的謊言,因為全國平均餘命女性也才八十多歲,七十歲以後能走、能跑就要偷笑了。但四十呢?已經從大學畢業快二十年,身邊的朋友有著家庭、事業,我居然還打算繼續念書,你是不是覺得我爸媽很偉大,或是猜想著我可能有著不錯的家世,讓我可以這樣不食人間煙火?

剛好相反,我的家境並不優渥,但我的家庭讓我看見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錢而是愛,這樣的真理在臨床照護病人時也不停被驗證,錢夠用就好,所以工作的目的對我來說,除了賺夠用的錢之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價值。

人生最重要的事,一再挑戰極限

如果說護理工作的價值在於助人,太過矯情,包袱也過於沉重。

我不否認,在工作中我常常覺得「順便」做了一些好事,但也時不時會看到遊走在道德邊緣的事,一次又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被稱為「草莓族」,被譏笑我們這些年輕人動不動就離職、時不時就抱怨是顆「爛」草莓。難道真的是因為抗壓性太低,才會一直覺得忿忿不平?還是因為學校教會我們批判性思考,要有承擔及發聲的勇氣,「害」我們變成這樣?

我不否認,長久下來對於人性或是醫療工作會有失望,但也因為這些負面感受,讓我學會了省思的能力。社會上其實不是只有護理人,才受到這些灰色地帶所苦,我們要認清現實中就是有這些不完美,如何學習自處,卻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但自欺欺人或視而不見,永遠不是一個好的因應方式,唯有認清現實的模樣,找出問題或是嘗試解決,才會有進步。

Wake up!護理人的民主意識

改變並不會一蹴可幾,臺灣的政治已經讓我們看到民主演進的軌跡,那護理呢?我常常這麼想。

護理的問題很多、很廣、很繁雜,該從哪裡下手?我想就從喚醒護理人的民主意識開始,從瞭解現況開始,從看到一些前輩的典範故事開始,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在每篇故事中,看到一些自己過去或是現在的身影,找到一些共鳴或是支持自己的力量。

希望看完這本《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的你,不要先急著離開原有的單位,我不是在幫護理部挽留你,而是要你想想自己準備好了嗎?

書中或許沒有過度強調這些在海外工作的人,其實都有著一些重要的特質――英文很好且個性獨立。但也不要因為看到這裡而卻步,「英文很好」的定義是他們通過了外國所要求的語言門檻,可想而知,他們下了不少功夫在準備英文考試,但由於此書並不是英文教學書籍,因此沒有容許他們花篇幅呈現。

至於「個性獨立」又更抽象,我在澳洲七個月的時間,可以感受到自己常常懷念起臺灣的人事物,在國外要用英文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對我來說還是很難,這件事讓我不免感到沮喪,因為「說英文的我」,跟「說中文的我」竟然有如此大的落差。

破釜沉舟的決心,風和日麗的遠景

要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或是為了什麼而努力著?回臺灣也未必不好,因為國外的生活,至少前幾年都是孤獨且不燦爛的。

臺灣雖然有著不完美的職場環境,但愛你的人、關心你的人都在身邊,有時難過、生氣,至少總是會有一雙耳朵願意聽。

我不敢說未來會更好,但我知道,如果有更多人跟我一樣這樣想,未來有可能會更好。

書籍出版最大的目的,就是進而影響更多的人,大家開始關心自己的職場環境、關心身邊的護理人,多一點耐心去教導後進,讓更多和我們一樣的人投身到護理職場,讓護理因我們而強大。

最後,感謝答應幫本書寫序的陳榮基教授、周照芳老師及張媚老師,有了他們的真情推薦,相信會讓本書增添不少光芒。也很感謝我的姊姊林于璿,空有會計師執照,卻選擇在國稅局擔任公僕,每一篇成稿後都協助我品讀,提供非醫療人員的視角建議。

當然,本書還有兩位非常重要的無償校稿人員,一位是我多年好友兼球友的李靖晴,有著英國里茲大學翻譯所的學歷卻在這裡幫我挑錯字,真是大材小用。另一位則是我重要的夥伴蔡佩真,我的第一本書就已經見識到她「挑錯」的好眼力,這一次當然也必須借重她的專長,更謝謝她在成書期間給我各方面的支持。

很多的感謝,說再多遍都不嫌甜膩,謝謝你們,真的謝謝!

《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
總策劃:林怡芳護理師
出版社:博思智庫
出版日期:2021/03/04
購買連結:博客來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甘願做戇人:良醫牧師謝緯的醫療交響曲

解鎖往事陰影,走出複雜性創傷:精神科醫師以EMDR和SE療法,陪你擺脫創傷,覺察正向自我

癌後康復:我要回歸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