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 編輯部

醫療人員也是人,也會心痛難過

學校畢業後先當了一年內科醫師,這位病人是我剛到內科病房報到第一天,還在摸索新環境時就碰上的緊急狀況。記得接到護理師緊急通知我說,病人的血壓量不到,似乎呼吸已經停止,我從病房的另一頭緊急衝到現場,腦中還在搜索2到3個小時前,學長把這個病人交班給我時病人的病況…..

Read more

整合身心靈,綻放生命之花

陳子瑾醫師,不但整形也救心

陳子瑾精益求精,耗時多年研究心腦波與舒曼波的共振圖像「生命之花」,結合量子醫學,在臨床幫助客戶進一步解決心靈層面的問題,如今已開始開班授課。「 20年多年來,她因為車禍創傷,幾乎都沒有辦法睡好。藉由量子醫學元技術,把她內心的根本問題找出來,用生命之花看出她當下的心靈狀態,藉由溝通、清理、放下之後,她當天開始就非常好睡。」

Read more

尿道下裂座談會,解答家長難言之隱

「莖」立不凡,理解鳥鳥的大小事

「尿道下裂」乍聽之下,只是尿道裂開的症狀,如果不是病友或病友家屬,很難想像尿道下裂將嚴重影響患者一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尿道下裂也是小兒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資料統計,發生率約為1/300,由於陰莖構造上的畸形,不但在外觀上造成父母親很大的擔憂,更因為許多病友不願站著小便,造成病童心理上的傷害;嚴重的尿道下裂若來不及青春期前進行矯正,因陰莖彎曲等症狀的緣故,也可能對日後的性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Read more

|尋光|徐若鈞創作展

這兩年的創作不像過去的作品主題明確,或是走在某個深遠的創作脈絡上,而是以抒發心情的小品為主,加入了近年身邊遇到的人事物,用輕鬆的方式表達出「陪伴」與「愛」的重要,延續以「尋光」和「擁抱」的概念,希望觀眾能帶著輕鬆的心情看展,然後心裡暖暖的回家!

Read more

范綱維

KANG-WEI FAN, M.D.

耳鼻喉科醫師,同時也是台灣橋牌國手,曾獲杭州亞運混合組金牌、雅加達亞運混合組雙人賽銀牌。大學加入橋牌社起就與橋藝結下不解之緣,大三就成為青年國手代表台灣出賽。醫師訓練中的邏輯思考與追求細節的能力,助其在世界舞台上屢獲佳績。與妻子蔡博雅組成搭擋,為橋牌界知名的「橋牌俠侶」。

Read more

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

現在的心理健康概念,強調的已不是「挫折忍受度」,而是「復原力」。也就是說在遇到壓力或困難時,需要的不只是一直忍耐、強迫自己樂觀和勇敢,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好好消化挫折、恐懼、失落等感受和心情….

Read more

以顯微手術幫助淋巴水腫特殊族群

徐詣醫師 讓患者重新找回生命信心

徐詣目前除了在小港醫院擔任特約主治醫師,也在醫美診所看診,專長抽脂、隆乳及男性私密處美容醫學,有了顯微手術的基礎,在面對求美者的需求時能夠掌握的更細節,參加「成人之美」活動,主要是受到陳俊嘉的鼓勵,希望藉由「成人之美」分享這個個案,幫助更多特殊族群的病人,很開心能解決潘小姐長年困擾,原本對生活已絕望的她,因為疾病獲得極大的改善,現在似乎又活躍了起來。

Read more

從邋遢男工程師變身愛運動美眉

陳耕醫師,讓患者開心做自己

陳耕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外科醫師訓練及整形外科醫師訓練都在臺北榮民總醫院──也是臺灣做變性手術歷史最悠久的一所醫學中心,1988年全臺第一例變性手術由榮總完成。升主治醫師後,她還遠赴美國紐約大學「跨性別手術中心」學習性別重置手術及照護技能與知識。

Read more

讓好事情發生

台兒診所加入「醫生馬上看」遠距醫療平台

「讓好事情發生」是張東曜投入胎兒醫學之後一直秉持的初心,透過遠距醫療的串連,能讓台兒的服務擴散到全台甚至世界各地,把「從拯救胎兒、正視少子化、到打造一個可以永續、生育友善、適合移居的樂土」作為核心,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持續努力,聯合報有故事的陪伴與支持,使得好事的「發聲」能讓更多人聽見以及共鳴。

Read more

倡議少子化五權 發起人簽署宣言

繼拍攝〈謝謝妳來當我的媽媽〉影片、出版《拯救胎兒:一個全人全程的醫學ESG》之後,拯救胎兒計畫核心成員聯合簽署「少子化五權宣言──從拯救胎兒開始,積極推動台灣的人口建設」,提出「少子化五權」,共同呼籲國人及所有政治人物,除了重視「經濟建設」,更要積極推動兼顧質與量的「人口建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