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賢二大師捐贈畫作 鼓舞病人勇敢抗癌
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即將於5月15日開幕,國際級知名藝術家江賢二大師特別捐贈11幅畫作,於5月5日下午舉行捐贈儀式,並將其中一幅重達百公斤的巨作「比西里岸之夢」懸掛於大廳,讓病人一進入就看到希望、看到康復的願景,也帶給病人抗癌的勇氣。
時常更新醫學人文脈動
台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即將於5月15日開幕,國際級知名藝術家江賢二大師特別捐贈11幅畫作,於5月5日下午舉行捐贈儀式,並將其中一幅重達百公斤的巨作「比西里岸之夢」懸掛於大廳,讓病人一進入就看到希望、看到康復的願景,也帶給病人抗癌的勇氣。
國際外科學會(WICS)、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TW ICS)、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及高雄市關心人道援助學會,將於2023年4月15日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6樓第二講堂,共同舉辦「國際人道救援十周年學術研討會」,預估有500名左右國內外各界人士參與。
侯明志副院長表示,家長們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地花一點時間陪孩子讀書,不僅能夠刺激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啟發想像力及培養創造力,還能增進親子互動,一舉數得,越早開始共讀效果越好,希望爸爸媽媽一起陪伴孩子讀書,孩子在語言和認知發展方面將會更好。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醫護同仁走出醫院,進入社區進行健康觀念宣導,是希望傳遞更多的健康維持以及疾病預防知識給民眾,預防重於治療,及早發現身體警訊,才能及早就醫治療,市民的健康,中榮來守護。
戲劇《國際橋牌社》外傳《和平歸來》以2003年台灣SARS疫情為故事背景。上週六(3/18)正式開播。片中找來小劉醫生-劉宗瑀擔任醫療顧問並客串一角。最高收視點落在片尾醫護人員何松融醫師訪談。網友看了直呼「前面鼻酸,看到最後醫生訪談直接淚崩!」、「真心感動!」
莊垂慶認為研究實驗的三大好處,第一是可以證明某個假說是否為真;第二是能驗證自己的想法;第三則是能探索一個新的領域。「學習自病人,證明於實驗。」他最後鼓勵大家,不論是為了科學研究、發表論文、職位升遷,或和他一樣純粹樂於發現科學的真相,只要多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就能發現研究的好點子。
多年來,陳肇隆毫不保留地傳承技術,至今已訓練超過390位學生,遍及世界各地,拯救肝癌的患者無數,並於2019年獲得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贈與「終身成就獎」。他強調:「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有藏私的觀念。台灣過去到美國、歐洲、日本學習,今天也應該用醫療與世界搭起橋樑,回饋國際社會。」
蔡政宇說,早年的基礎研究因為過於針對個別性,容易陷入「瞎子摸象」的窘境。2015年美國響應精準化醫療,提出要在正確的時間,對正確的人,做正確的治療,不是所有藥物都一體適用在所有療程,而精準化醫療最重要的精神便是大數據,透過大數據的整合才能有宏觀的想法和更適切的治療。
洪子仁強調,智慧醫療絕對需要國家政策大力支持,「醫療的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這是韓國智慧醫療環境比台灣更好的原因。例如這幾年醫護人員難找,更大原因是醫療機溝沒有能力幫醫護人員加薪,健保資源日益惡化,雖然營收賺錢,但本業虧損的醫院能否永續經營?是目前留給當代人考驗的課題。
「再生醫療」係指利用基因、細胞及其衍生物,用以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細胞、組織及器官之製劑或技術。石崇良對再生醫療專法做出期許,希望法規能與現實接軌,滿足病人需求並保障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時促進生技相關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