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

時常更新醫學人文脈動

減少手術室碳排

外科醫學會達共識

Dr. Raval建議,這是個必須「由上到下」來推行的政策,由醫院的管理階層達成共識後,再逐漸向下落實改善。他呼籲醫師,身為醫療器材的使用者與決策者,醫師能影響整個供應鏈,選擇對環境更友善的產品,才能一起為病人與下個世代打造更友善的未來。

Read more

外科醫學年會在高醫

公益攤位最暖心

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行的「112年度外科醫學會聯合學術演講會」,除了展現台灣醫療專業的好,同時善盡「醫者仁心」的情懷,特別設置9個公益攤位,讓參與這場學術會議的來賓也能夠到各個攤位參觀並選購商品,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

Read more

陳肇隆院長:多元整合

增進癌友移植後存活機會

「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以貴賓身分發表‘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Excellence Through Versatility’專題演講。他強調,在面對高惡性度或局部侵犯血管、膽管的肝癌患者時,在移植前,施以質子治療或釔-90經動脈放射栓塞,再配合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載藥微TAE等降期治療,確實可有效增進癌友移植後長期無癌存活的機會。

Read more

伊利諾大學醫學院參訪北榮、陽交大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醫學院於2015年由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和Carle Health醫療體系合作創建,目前有近160名醫學生和600多名臨床和學術教師檳分校醫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以工程為基礎的醫學,與臨床醫學結合,提出全新的醫學教育制度的創新變革與工程醫學的發展。

Read more

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

張必正醫師:三管齊下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台灣醫師會)秘書長張必正醫師以〈後疫情時代台灣醫師會的國際參與〉為題,闡述台灣醫療的好、新冠(COVID-19)疫情期間防疫做得好,不僅要設法被世界看到,更要努力確保台灣在全球各種衛生組織的名稱與地位,積極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

Read more

推動AI智慧醫療

洪子仁副院長:以人為本

112年度外科聯合學術演講會,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暨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行,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應邀以大會貴賓身分,發表〈後疫情時代AI智慧醫療發展〉演講。他強調,以人為本的醫療,才是智慧醫院的精神所在。「以人為本,才是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初心。

Read more

北榮、振興攜手203家基層診所打造共好社區醫療網絡

為了持續社區醫療群緊密合作,落實雙向轉診分級醫療,台北榮總打造優化智慧轉診資訊平台,開啟門診及住院綠色通道,提供數位資源共享、定期社區討論會議,並利用先進遠距醫療、智慧醫療,讓慢性傷口照護、預立醫囑、安寧照護等次專科能夠走進社區,共同守護民眾健康。

Read more

Dr.Raval分享美國經驗

醫療節能減廢四大策略

隨著國際2050年淨零轉型及碳邊境稅衝擊,企業紛紛發布ESG永續報告。醫療體系雖不同於一般企業,但需要大批耗電的醫療設備及藥品,是排碳量最可觀的大戶,節能減碳成為醫院高難度的任務,後疫情時代醫療體系要如何因應永續發展。

Read more

聽得好,老年失智風險少

在2021年世衛組織發布的首份《世界聽力報告》中,未來30年聽力受損者的人數可能會增加1.5倍以上,超過7億人可能會經歷中度或更嚴重的聽力損失。2023年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強調「人人應享有耳朵與聽力照護」的重要性,應作為全民健康照護覆蓋的重要組成部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