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寶寶效應」失靈 台灣少子化危機加劇
文/邱文通 照片/亞太生育健康學會 今年是龍年,素有提升出生率的「龍寶寶效應」未能如預期發揮作用。根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龍年出生的新生兒人數,低於去年的兔年。預估全年新生兒數僅約13萬人,較20…
文/邱文通 照片/亞太生育健康學會 今年是龍年,素有提升出生率的「龍寶寶效應」未能如預期發揮作用。根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龍年出生的新生兒人數,低於去年的兔年。預估全年新生兒數僅約13萬人,較20…
社團法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理事長張東曜昨主持「拯救胎兒 x 少子化論壇」時表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今年的年度倡議包括四大項目,分別是妊娠中晚期終止妊娠與周產期安寧座談會、前置血管篩檢、植入性胎盤篩檢,以及正視少子化問題。他強調,新生兒是公共財,復育台灣人口是企業的責任,應把願意生養的人視為企業的寶貴資產,人口建設應視為政績,不能僅靠補助。
徐明義促成政府給予試管嬰兒補助,讓台灣試管嬰兒人數增加,去年13萬名新生兒中,即有1萬多名是試管嬰兒。他說,凍卵是世界未來趨勢,政府應給予保險、稅務及醫療的全面支援,鼓勵年輕女生為自己預留血脈,預留幸福,為國家預留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