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不是彼此
「人好好的進來,怎麼會越醫越差?」家屬邊說,邊偷偷的按下了手機的錄音鍵,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醫師早已經察覺他的舉動,並且啟動了防衛醫療,從此醫病雙方進入諜對諜的模式。明明醫病雙方,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病人能好起來」,為何會演變成對立的狀態呢?
「人好好的進來,怎麼會越醫越差?」家屬邊說,邊偷偷的按下了手機的錄音鍵,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醫師早已經察覺他的舉動,並且啟動了防衛醫療,從此醫病雙方進入諜對諜的模式。明明醫病雙方,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病人能好起來」,為何會演變成對立的狀態呢?
「5G救護車」上搭載了林口長庚與廣達公司合作打造的5G轉送擔架與雲端轉送整合平台,搭配廣達研發專用的微型攝影眼鏡與攝影鏡頭,將救護車上的訊號透過通訊技術即時傳遞至雲端整合平台,院內團隊在醫院的戰情室能即時監控救護車上的病童狀況,並利用遠端會診資深醫師,即時提供最佳處置建議與諮詢。
「企業永續轉型暨社企新創媒合論壇」是藉由已有經驗和基礎的社企創新,分享他們的故事,並且著重台灣台復新創學會的影響力,媒合一般企業加入社創行列。台灣台復新創學會理事長楊大德認為,用好心做好事更是企業進行公益活動的要點之一,讓共益的事情能和企業對接,便是這次論壇的重點。
平常話不多,看診風格平實不花俏的陳培榕,很受到病人歡迎。他斯文穩重的氣質,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加上親民的個性,不像一般人心中的醫生總是高高在上讓人望之生畏,他很快就縮短了醫病之間的距離;長輩看他像兒子,較年輕的族群覺得他像父執輩或大哥….
全球首站推廣用愛彌補「國際白疤日」,112年9日9日下午2時在高雄市隆重登場。首場由白疤顏色再生術創始人曹賜斌醫師主講「白疤治療公益講座活動」。曹賜斌醫師指出,這場活動是設立「台灣國際白疤中心」和「國際白疤日」的起手式,「治白疤除心疤」,解除求治者的白疤就能去除心疤。
2023年「長庚永慶盃路跑」定於10月29日上午,在台北、嘉義、高雄三地舉行。本年度活動主題聚焦在「肺臟移植」由三年前接受肺移植的病友連先生代言。他在手術後積極配合復健計畫,術後半年就能參加路跑,一年後還能潛水。長庚醫院提醒大家關注肺臟健康,也為所有肺移植病友加油打氣。
「一次唇顎裂手術只需一到兩個小時,卻可以重建孩子的一生。」賴瑞斌救治過的顱顏缺陷病人,有聽奧選手、疊杯冠軍、醫師、刑警、歌手、跆拳道選手及芭蕾舞老師等,他們在不同領域表現優異,無懼異樣眼光展現自我。「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完美。」
羅慧夫的閉門弟子,承接長庚整形外科精湛醫術傳統,出任高雄長庚兒童整形外科及顱顏中心主任、兒童整形外科主任。「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完美。」是他的信念,幫唇顎裂患者修補的不只是生理的缺口,更讓他們的生命力得以昂揚,讓微笑不因缺憾而失真。
近年台灣醫界有所謂「四大皆空」的現象,係指醫學系畢業生不願意選擇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原因不外乎工作時間長、常熬夜值班、執業壓力大、易醫療糾紛,但薪資有限。在社會普遍追求生活品質的氛圍下,難以苛責年輕醫師。此外,在少子女化浪潮裡,婦產、小兒科連帶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