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患者罹患紅斑性狼瘡風險高

陳信華醫師利用大數據資料研究,發現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患者罹患紅斑性狼瘡的發生率風險高達對照組的55倍,尤其在發病後前兩年與在小於65歲的女性中發生率更高。本研究發表在風濕科頂尖期刊上,希望提醒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患者即使病情緩解,仍應定期回診追蹤。

Read more

欺騙

電梯裡只有我和另一個男子,男子拿著手機大聲講話:「我跟你講!醫生說什麼都不要聽!叫你簽任何文件也不要簽!」可能是意會到自己講話太大聲,電話放下後他尷尬地對我笑一下:「我媽住院啦!醫生講什麼他都聽不懂,我怕他被醫生騙,結果開了不需要開的刀,還是買一堆自費的東西….」

Read more

怪奇醫療史:從疫苗發明、疾病歷史、護體神功、縮陽症、按摩槍等,解開最不可思議的醫學古今事

武俠小說的功夫「縮陽症」真的存在嗎?根據文獻的整理,縮陽症由來已久,而且與文化有密切的關係,在某些地區有大流行的紀錄,東南亞國家就曾經發生過;印象派藝術家的眼疾:梵谷酷愛黃色,是與服用「毛地黃」造成的黃視有關?而莫內狂放抽象的風格是因為白內障?

Read more

黃富源

FU-YUAN, HUANG, M.D.

人稱「黃頭」,台灣兒科界祖師爺,自幼立志當個「很會看病的醫師」,內心善良,溫柔無私,永遠將病人利益擺在第一位。設立全台首間「新生兒加護病房」、「24小時新生兒檢驗室」,創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一張嘴、一雙手、一個聽診器」,他帶著無數學生,永遠守護病童。

Read more

一雙手、一個聽診器

黃富源,一生一事守護病童

「醫療再進步,都有儀器無法取代的事。」黃富源語重心長地說:「每位醫師的眼、耳、口、手,都勝過檢查儀器。」從醫五十多年,黃富源始終「享受看診,享受解謎,享受傳承」。「我不知道我還能教多久,我只希望在人生剩下的這段時間,奉獻我的所學和經驗,盡力幫助病人,教導學生。」

Read more

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

「林醫師,總院急診說有個病人自殺風險高,但他不願意住院,等一下他們會打針鎮定後送過來分院,辦理強制住院。」問之下,初步知道病人只是憂鬱症,最近一個情感事件後的自殺企圖與行為,似乎不符合精神衛生法中嚴重病人的定義,而病人又拒絕住院,這樣打針讓他睡著送來強制住院實在不妥…

Read more

熱心熱血 情定偏鄉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發出新聞稿,呼籲民眾踴躍捐血。全台血液庫存量僅剩3.4天,創下今年新低,尤其急缺A型與O型血。一般情形,血液庫存量要維持在7天以上較為安全(綠燈),4至7天為偏低(黃燈),4日以下即是危急(紅燈)。

Read more

向救災英雄致敬

土耳其強震 北榮醫護冒命前往救援

台灣時間2023年2月6日上午9時17分,土耳其卡赫拉曼省發生規模7.8的極淺層強震,災情慘重。台北榮總配合北市消防局,派遺二梯次共四名醫護人員,隨同台北市消防局搜救隊至土耳其協助。台灣目前已派出去一百多人,他們是台灣英雄!祈求醫護同仁及所有搜救隊的英雄都平安!

Read more

「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的臨床與倫理思考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雖然醫學進步使平均壽命延長,卻有不少人是處於臥床、失智或失能的狀態。另一方面,婦女生育數目降低,總人口為負成長,工作人口的扶養負擔加重。這些反應在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民眾的主要動機上:預作生命末期安排,避免身心痛,並減少晚輩的決策壓力與經濟負擔。

Read more

菊子:客家庄的醫生娘

在台灣1960年代,農業社會的無醫村中,醫師娘幫忙照顧病患,有醫無類,體恤貧弱,在鄰里成為人人稱羨並且景仰的醫生娘。如實地活在南台灣的客家庄,風雨無阻地在新埤鄉的建功醫院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夢土。但人生的禍福總是難料的,看似平順幸福的日子,往往因一場意外而整個改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