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AI智慧醫療洪子仁副院長:以人為本
112年度外科聯合學術演講會,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暨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行,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應邀以大會貴賓身分,發表〈後疫情時代AI智慧醫療發展〉演講。他強調,以人為本的醫療,才是智慧醫院的精神所在。「以人為本,才是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初心。
112年度外科聯合學術演講會,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暨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行,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應邀以大會貴賓身分,發表〈後疫情時代AI智慧醫療發展〉演講。他強調,以人為本的醫療,才是智慧醫院的精神所在。「以人為本,才是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初心。
為了持續社區醫療群緊密合作,落實雙向轉診分級醫療,台北榮總打造優化智慧轉診資訊平台,開啟門診及住院綠色通道,提供數位資源共享、定期社區討論會議,並利用先進遠距醫療、智慧醫療,讓慢性傷口照護、預立醫囑、安寧照護等次專科能夠走進社區,共同守護民眾健康。
隨著國際2050年淨零轉型及碳邊境稅衝擊,企業紛紛發布ESG永續報告。醫療體系雖不同於一般企業,但需要大批耗電的醫療設備及藥品,是排碳量最可觀的大戶,節能減碳成為醫院高難度的任務,後疫情時代醫療體系要如何因應永續發展。
在2021年世衛組織發布的首份《世界聽力報告》中,未來30年聽力受損者的人數可能會增加1.5倍以上,超過7億人可能會經歷中度或更嚴重的聽力損失。2023年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強調「人人應享有耳朵與聽力照護」的重要性,應作為全民健康照護覆蓋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前任院長,現為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近50年的行醫生涯全數投入到乳癌治療與防治中,有「南台灣乳癌第一刀」的美名。重視研究的他期許能為醫界持續貢獻,與外科醫學會共同提供台灣的知識技術,與世界形成更緊密的連結。
當他得知曾大武衛生所面臨缺乏醫師的困境後,毫不遲疑帶著醫療團隊跨過中央山脈,將愛的力量延伸至台九線南迴公路。一百公里看似遙遠,但在行醫近50年的侯明鋒心中,卻永遠不是距離;偏鄉醫療支援就像一場接力賽,必須一棒接一棒,沒有中斷的理由,「五千公里的索羅門都去了,一百公里的台東算什麼?」
112年度外科聯合學術演講會,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盛大舉行,為了展現「醫者仁心」,大會特別設置了9個公益攤位。年會主委郭耀仁醫師說,希望與會來賓在開會的空檔,能夠撥時間前往攤位參觀並予以支持,他同時感謝公益團體和相關業者的共襄盛舉,讓這場學術會議能夠更周全而圓滿。
人口老化、交通不便、醫療資源不均、罹病率高……是早期許多人的雲林印象。曾經,「就醫」在雲林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今,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的出現,讓雲林成為中台灣醫療重鎮之一。從許多民眾只願意北上尋求名醫的現象,到臺大雲林分院在雲林構築全方位醫療環境,讓雲林居民的健康不再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