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外科盛會在高醫大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
最近三年,在COVID-19疫情肆虐之下,台灣醫護人員在抗疫、防疫上,都展現了舉世有目共睹的高紀律與高效率,其中的視病如親和仁心仁術,更寫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台灣外科醫學會侯明鋒理事長強調,本次年會的主題訂為「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既是彰顯事實,更是自我惕勵。
最近三年,在COVID-19疫情肆虐之下,台灣醫護人員在抗疫、防疫上,都展現了舉世有目共睹的高紀律與高效率,其中的視病如親和仁心仁術,更寫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台灣外科醫學會侯明鋒理事長強調,本次年會的主題訂為「讓台灣醫療的好被看到」,既是彰顯事實,更是自我惕勵。
臺灣已有多家醫院提供質子治癌,但只有臺北榮總設置重粒子治療中心,也是日本第一部出口的碳離子機。臺北榮總重粒子團隊在規劃、硬體建設、軟體發展、品質保證和臨床試驗方面累積了豐富的經驗,Hoppe教授來訪為雙方未來在臨床及研究的長期合作帶來「希望」!
陳信華醫師利用大數據資料研究,發現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患者罹患紅斑性狼瘡的發生率風險高達對照組的55倍,尤其在發病後前兩年與在小於65歲的女性中發生率更高。本研究發表在風濕科頂尖期刊上,希望提醒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患者即使病情緩解,仍應定期回診追蹤。
武俠小說的功夫「縮陽症」真的存在嗎?根據文獻的整理,縮陽症由來已久,而且與文化有密切的關係,在某些地區有大流行的紀錄,東南亞國家就曾經發生過;印象派藝術家的眼疾:梵谷酷愛黃色,是與服用「毛地黃」造成的黃視有關?而莫內狂放抽象的風格是因為白內障?
人稱「黃頭」,台灣兒科界祖師爺,自幼立志當個「很會看病的醫師」,內心善良,溫柔無私,永遠將病人利益擺在第一位。設立全台首間「新生兒加護病房」、「24小時新生兒檢驗室」,創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一張嘴、一雙手、一個聽診器」,他帶著無數學生,永遠守護病童。
「醫療再進步,都有儀器無法取代的事。」黃富源語重心長地說:「每位醫師的眼、耳、口、手,都勝過檢查儀器。」從醫五十多年,黃富源始終「享受看診,享受解謎,享受傳承」。「我不知道我還能教多久,我只希望在人生剩下的這段時間,奉獻我的所學和經驗,盡力幫助病人,教導學生。」
「林醫師,總院急診說有個病人自殺風險高,但他不願意住院,等一下他們會打針鎮定後送過來分院,辦理強制住院。」問之下,初步知道病人只是憂鬱症,最近一個情感事件後的自殺企圖與行為,似乎不符合精神衛生法中嚴重病人的定義,而病人又拒絕住院,這樣打針讓他睡著送來強制住院實在不妥…
台灣時間2023年2月6日上午9時17分,土耳其卡赫拉曼省發生規模7.8的極淺層強震,災情慘重。台北榮總配合北市消防局,派遺二梯次共四名醫護人員,隨同台北市消防局搜救隊至土耳其協助。台灣目前已派出去一百多人,他們是台灣英雄!祈求醫護同仁及所有搜救隊的英雄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