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醫期間,我有14年深入山地鄉鎮,為弱勢的居民診療,多次經歷缺水斷電的生活;而且14年中有13年的除夕都是在山地鄉過夜的」王照元49歲才開始學達文西,花了9年開了超過600例。「我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王照元認為,最大的圖報,是把醫術學好,把病人治好,讓他服務的醫院發光發熱。
國內大腸直腸外科權威、南台灣達文西腸癌手術一把手,創下全台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達文西手術9年逾600例歷史紀錄。投身偏鄉醫療,曾連續十多年在山上服務而錯過除夕;積極向健保署爭取,成功達文西手術納入健保;接任屏東醫院院長,誓將最好的醫療帶到高屏溪的另一端。
我是MSF的副航班統籌。 航班協調涉及創建航班行程、充當調度員,以及許多不同方面的飛航後勤支援。我一直對飛機很感興趣。當我還小的時候,我會敬畏地仰望天空。但我父母有不同的想法,我來自肯亞,爸爸希望我從事野生動物保育工作,媽媽則希望我成為一名銀行家….
癌症時鐘不斷加速,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癌症藥物的快速研發,癌症死亡率有穩定且微幅下降的趨勢。台灣癌症基金會至今陪伴癌友走過抗癌之路已經第25週年,今年抗癌鬥士以「不只存活,還要樂活」為主題,邀請10位抗癌鬥士獲獎者分享突破逆境的正能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繼續散播溫暖與愛。
在臨床實習半年,很多時候老師們都會跟我們説,你們要多去和病人聊天,唯有貼近他們,我們才能瞭解哪些事情是病人以及家屬最擔心的。因爲腦海裡一直記得這句話,所以打從心裡都一直認爲或許在這短短兩年的實習,我的故事大多都會來自於病房。直到來到這間醫院的門診,我才發現一切好像並不如我想象中發展。
「國衛院是一個量小質精,串連基礎研究、場域驗證及應用、甚至政策推廣的一個研究單位。」他幫自己下了個清楚的定義:「我們不是刻意為了要發表什麼文章才去做科學的研究,也不只是要應付國家什麼政策才幫政府推廣。」他暖暖地說,「我們只是一群科學家,而生命醫學,正是因為人而存在。」
第33屆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國衛院院長、前國防醫學院校長。師從免疫學大師Dr. Hugh McDevitt,博四在重磅級期刊發表論文,回國後透過基因轉殖小鼠開發出多種防止白血球攻擊胰島素細胞的模式。「醫學是因為人而存在。」以顯微鏡為武器,司徒惠康用研究的力量,守護全人的健康。
禪修的時候,一開場禪師都會問一個問題:「你為何而來到禪堂?」這個問題實在有夠難回答,因為我們都是有求而來。假如讀過禪宗公案的話,大概就會知道這個問題充滿陷阱,不管你怎麼回答,都會被打。不知道怎麼回答,但還是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