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徐克宇專欄】運用智慧醫療照護科技完善ESG企業社會責任:醫院數位轉型篇


徐克宇
  • 醫生馬上看 遠距醫療照護平台 創辦人
  • 社團法人台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 共同創辦人
  • 大中華區及美國矽谷的高科技投資及管理30餘年經驗

2022年是羅東聖母醫院在台灣成立的70週年,馬院長告訴我70年前羅馬天主教靈醫會的神父來到羅東設立醫院,當年他們走路和騎腳踏車,很辛苦才能到達偏遠的地區為民眾做醫療照護服務,今日做IDS山地巡回醫療,每週大概也只能為一個偏遠社區做1到2次的服務。70年後,結合企業捐贈的遠距智慧醫療照護平台,以及扶輪社捐贈的物聯網量測裝置,醫院成立了遠距醫療中心,可以運用智慧裝置,及早發現民眾的疾徵做更主動的照護,也可以用視訊看診和會診的方式,為民眾提供更即時和方便的多元醫療服務。

我用ChatGTP協助整理了台灣大型醫學中心在社會責任方面的一些做法如下:

  1. 免費醫療: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給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
  2. 社區健康:舉辦社區健康檢查、衛教講座和免費診療活動。
  3. 醫療志工:鼓勵醫院的醫護人員參與國內外的醫療志工活動,提供醫療援助給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
  4. 災害醫療:在自然災害和重大事故提供緊急醫療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
  5. 長期照護:為長者和身心障礙者提供長期照護服務和社會融入支持。
  6. 醫學教育:提供醫學生和實習醫師的培訓,並支持學術研究和知識傳播。
  7. 環境保護:積極推動環境保護措施,例如節能減碳、廢物分類和再利用,並且以綠色建築為目標。

以上1到5的項目和醫療照護公益服務有關,大多數的服務場景都在院外。深入探究,許多是以短期專案的模式在做,缺乏永續性的規劃。執行的方法也很傳統,缺乏智慧和數位轉型兩個現代化的元素。類似羅東聖母醫院,成立專责的遠距醫療中心,導入智慧科技,為偏遠山地社區的醫療照護做大面積、日常性和永續性的服務,努力精進天主教靈醫會神父們飄洋過海到羅東,創立醫院,照護偏遠社區及弱勢族群的初心及使命,在醫院社會責任的實踐上,當之無愧的可做為其他醫院的典範。

公益服務對醫院在財務上是一個負擔,如何善用全球ESG的浪潮,結合企業 ESG/CSR的資源,提升雙方履行社會責任的績效,創造合作共贏共好的模式,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而在ESG 可永續、可衡量的標竿下,為醫療照護公益服務做數位轉型,则是必經的過程。

近年來大型醫院投注大量的資源建設智慧醫院,主要包含採購先進的智能化醫療設備、AI、智慧管理軟硬體等等,主要的效益包含提升醫護人員的效率,增進對病患的服務效能和體驗,降低營運成本以及碳排放。許多人將智慧醫院和醫院數位轉型當作是同一件事,而我認為,智慧醫院只是醫院數位轉型的一部分。智慧醫院正如其名,是以提升醫院內的服務為主要目標,對於院外的服務場景,則著墨不多。數位轉型的KPI,除了上述智慧醫院達成的效益外,最主要,也是最難達成的KPI,是創新服務模式和商務模式。在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未來老年化社會的環境下,院外的醫療照護服務場景,實則是創新模式的新藍海。

自2018年5月衛福部公告擴大通信診察辦法的政策,以及2020到2022年底,因應新冠疫情,衛福部進一步擴大放寬了遠距醫療的適用對象和執行範圍,希望能夠配合老年化社會,以及趕上國際發展潮流,擴大推展遠距醫療及照護服務,作為實體醫療及照護的輔助。但在今年3月20日停止視訊門診的健保給付之後,審視做為台灣醫療領袖的醫學中心,我尚未看到有醫學中心持續在做遠距醫療及照護,也未聽聞有醫學中心將遠距醫療照護作為醫院發展的重要策略。

在疫情期間,台灣大型醫院使用WebEx和Google Meet,小型診所用Line,為病人看診。醫院對遠距醫療的普遍認知,是在醫師和病人中間的架設視訊會議系統,提供雙方做問診的溝通。相對於歐美的醫養機構,將遠距醫療照護視為數位轉型的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模式和商務模式的引擎,以及作為達成ESG標竿的策略性工具,值得醫院領導階層深思。

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陳瑞杰教授的研究,2021年7月美國Kaiser Permanente Northwest發表,疫情使遠距醫療看診增加,比例由2015年8.3%提高至2020年54.9%。由於遠距醫療節省看診病人及家屬交通往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因此,平均每人次門診碳排放,由2015年8.03公斤,2020年減少為3.95公斤,降幅達51%。2022年Environmental Health雜誌,統計瑞典西部50多位基層醫療醫師,平均每次遠距醫療可減少4.8公斤碳排放,而其中45.7%來自於醫療人員與病人交通往返。英國國家健保局NHS於2019年報告,全年由NHS服務所產生碳足跡達2500萬噸碳排放,因此也提出健保綠化減碳計劃,目標於2050達到零碳,就是先從遠距醫療開始。(資料來源:2022年4月7日工商時報)。

在美國,一般到醫院掛號看診的費用在150到200美金之間,但使用遠距醫療方式,費用大約在49到59美金之間,所以這不僅是減少碳排放,更重要的是降低保險公司的支出和民眾的自負額,這才是驅動遠距醫療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由此可見,給付政策才是影響醫院和民眾就醫服務行為的關鍵因素。台灣的健保給付是以到院刷健保卡,做疾病治療為要件。衛福部準備推動虛擬健保卡提升遠距醫療,應該對於非必要的到院看診會有顯著的效果。

有一位精神專科醫院的院長告訴我,衛福部在研究規劃對精神科的給付調整為論人計酬,也就是指定病患交給醫院負責治療照護,每年給予一定的給付。相對於目前健保按件計酬,醫院以到院門診或住院治療作為給付的來源,但若改為論人計酬,每人每年的給付是固定的金額,醫院就會加強遠距醫療照護服務模式,並積極對病患做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減少住院的治療及用藥,如此,醫院服務能量不會受限於病床數,可加收病人,擴大服務能量,並且可以降低服務成本。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醫院的院長說,要以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減少住院治療和用藥,作為主要的醫療照護策略。有一句諺語,上醫治於未病,應該就是這種情境吧。

台灣的大型醫院多為公立醫院,或為財團法人,屬性為非營利機構。其原意,就是設定醫療服務是一種社會公益責任。醫院如何由數位轉型和ESG實踐的角度,創新服務和商務的模式,提供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照護服務,減少不必要的到院看診和給藥,以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服務,提升國民健康的餘命和福祉,是醫院善盡社會責任的一個好的方向。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苗栗縣獲贈16套智慧照護設備

遠距智慧之光 照進偏鄉醫療

再度捐贈南投縣45套智慧照護設備

偏鄉醫療看見遠距智慧希望之光

邁向2030永續發展目標高峰會

雙和醫院提早佈局 救人也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