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

當母親無法正常展現母愛……

我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顫顫巍巍,志得意滿,欣喜若狂

如鳥兒初次發現自己會飛翔

回頭一望,笑容凝結在臉上

我找不到妳

媽媽,妳在哪兒?

我第一天上學

坐上嘈雜搖晃的校車

前往全然陌生的地方

孩子擠成一團,大人憂心張望

我面對眼前全新的世界

媽媽,妳在哪兒?

我第一次哭著跑回家

承受不了其他孩子的嘲笑

他們的話語仍在腦中迴盪

我需要媽媽的安慰

但是妳一聲不響

老照片裡有妳的身影

但是在我的記憶裡,妳缺席了

我不記得慈愛的擁抱或撫慰

不記得屬於我倆的特別時刻

不記得妳的氣味,不記得妳的撫觸

我記得妳眼睛的顏色

和妳眼神深處的痛苦

那痛苦常常被隱藏起來

跟其他情感一樣

我無法掀開妳的面具

妳看著我,卻沒有看見我

妳的溫度從未觸及這個小女孩的心

媽媽,為什麼我們錯過彼此?

妳在哪兒?

是我害的嗎?

寶寶對母親的能量是否在身邊非常敏感。母親是寶寶的世界中心,寶寶與母親的感受強烈同頻。感受不到母親的情感,寶寶會極度難受,寶寶會覺得母親的「心思飄到其他地方,而那是他不想去的地方。在認同母親的過程中,他感受到母親的情感上的麻木不仁漸漸滲入他的內在」。在本質上來說,一位有解離症的母親,她的寶寶通常會跟著她進入解離狀態,甚至會變得跟母親一樣麻木漠然。

解離模式可能是銘印自母親的解離狀態,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對遺棄的反應。

一位對這種情況有深刻體悟的成年人,以童年自我的角度說:「媽媽在我身邊時,我會興高采烈;媽媽離開時,我也跟著離開,我失去了和自己的聯繫。」這是可以理解的,少了母親做為定錨點,孩子要專注於當下會比較困難。通常孩子會為了母親的「離開」責怪自己,認為這是因為「照顧我太麻煩」。

研究發現,當母親在情感上缺席,寶寶的回應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疏離母親,避免和母親接觸,好讓自己處於比較愉快的狀態。毫無意外地,如果母親幾乎不曾表達情感,她的孩子通常會形成自給自足型的非安全依附──依附一個對自己無心的人實在太過痛苦。

至於另一種模式,斯特恩醫生對它的描述則是「費盡心力取悅母親,想把母親拉到身邊:扮演母親的抗憂鬱藥物」,但這不是小寶寶可以輕易做得到的事!

這樣看來,我們的選擇似乎有三個:跟隨母親進入麻木的黑洞、切斷部分情感連結以避開這個黑洞,或是乾脆成為媽媽的救援者。花點時間想一想,如果你的母親在情感上缺席,你可能做過怎樣的選擇(你可能三種選擇都試過,只是是在不同的時期)。

「面無表情實驗」證實了母親的漠然會令寶寶感到痛苦,這項實驗想知道寶寶如何回應母親的無動於衷,實驗者於是要求年輕的母親們在看著寶寶時突然換上撲克臉,沒有任何表情和動作,實驗的時間只有短短三分鐘,但是,「面對面無表情的母親,寶寶的行為模式都很一致,他們會先反覆嘗試誘發母親做出回應,接著露出悲傷的表情,把臉轉開不看媽媽,到最後徹底放棄──這些行為就發生在短短三分鐘之內!」

研究者認為,寶寶會先進入自我保護狀態,然後在這種狀態下想辦法自我撫慰──這種模式也常出現在住院的嬰兒身上。母親的能量與情感為寶寶提供了刺激,他們仰賴這種刺激與世界建立連結。

「面無表情實驗」中,在母親變回情感豐富的模樣之後,原本就具備安全感的寶寶會再次對母親表達喜愛,親密關係恢復如初。然而,如果母親經常很疏遠、很茫然、很冷淡,或是寶寶欠缺有安全感的依附,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如果母親本身有時候令人恐懼呢?如果孩子已經歷過其他創傷,例如醫療創傷、身體虐待或性虐待呢?恢復親密關係依然會這麼簡單嗎?

蘇‧格哈特在其著作中引述了這個研究的結果,她認為:「對寶寶來說,最痛苦的經驗似乎是母親的漠不關心。」比起被粗暴的對待,寶寶更難忍受母親的漠不關心,畢竟如果母親是主要照顧者的話,她就是寶寶與世界之間的橋梁,也是寶寶的需求獲得滿足的最佳希望。

憂鬱是情感缺席的母親很常見的共通點。憂鬱的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比較少,她們的寶寶展現的正面感受也比較少,而且往往會在幼兒期發展出非安全型依附,處理認知任務的表現也比較差(別忘了,大腦的啟動和發育主要仰賴人際互動)。除此之外,這種壓力也會導致胃腸與自律神經系統變得敏感,而且在成年人試圖接觸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能力或意願與對方互動,這樣的孩子即使成年了,也還是不習慣溫暖、有愛的接觸,而必須學習他們早該在襁褓期就該建立的能力。 欠缺非語言信號會讓孩子得不到支持與指引,簡單如一個微笑,就能使正在學走路的幼兒大受鼓舞,向他傳達安全與接納,並且使孩子對這段關係產生共鳴──除此之外,年幼的孩子還有別的方法能確定媽媽的情況嗎?同樣地,驚訝或否定的表情也能幫助孩子熟悉周遭環境。總而言之,母親的回應是探索世界的重要助力。

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重新認識母親,療癒母愛缺失帶來的無形創傷!》
作者:潔絲敏.李.科里
出版社: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09
購買連結:博客來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從心所欲──曹賜斌行醫隨筆

甘願做戇人:良醫牧師謝緯的醫療交響曲

解鎖往事陰影,走出複雜性創傷:精神科醫師以EMDR和SE療法,陪你擺脫創傷,覺察正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