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外科醫學會年會系列報導02》112 年度最佳研究論文獎廖漢聰教授研發醫材有成  期能嘉惠斷肢、顱顏重建患者

文/陳雨鑫

手握著斷肢,全身沾滿血跡的工人,不慎使用電鋸鋸斷手臂。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傷科主治醫師廖漢聰說,這類需斷肢重建的案例,在林口長庚幾乎每月周都有,斷肢重建的過程中,手術能將斷掉的肌腱及神經血管肌肉一條條縫上,但如果斷掉的肌腱有長的缺損導致無法縫合肌腱斷了,只能從自體或是異體的肌腱移植縫合到缺損處到患者身上,只是無論是自體或是異體,不僅來源有限且耐用性也不如最原始的肌腱。

臨床上,尚長期飽受肌腱來源有限的困境,他開始思考,如何增加來源並強化肌腱組織的耐用性,經多年的找尋,從化工領域常用的「電紡絲」找到解方,並運用特殊工法技術,將生物相容性高的電紡紗線束編織成「辮子狀」以強化其機械強度及耐用性,另外,在辮狀電紡紗線束上種植加入肌腱細胞,在體外生產仿生的肌腱組織, 以增加與組織的融合程度,一口氣解決來源不足、耐用性有限的困境。

廖漢聰表示,該研究論文名稱為《綁辮式縫線增強電紡紗線束的肌腱組織工程支架用於肌腱缺損的重建》,論文有三大重點:一是運用新型靜電紡絲工藝使用結合可生物降解聚己內酯纖維為材料縫合線,線芯中加上高強度市售縫合線聚己內酯纖維,強化電紡絲強度,二是將強化的電紡絲,以紗線編織的方式,製造多股紗線支架(MY),三是用電漿方式,把編織過後的紗線支架的表面與肝素結合,幫助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2)的附著, 以製造出適用於伸肌腱缺損修補的功能性支架(MY-FGF2)。

廖漢聰表示,將編織過的支架,加上成纖維細胞,能提升支架與組織之間的融合程度,研究也在兔子中做實驗,運用有加上成纖維細胞的支架與沒有加上成纖維細胞的支架,修復兔子趾伸肌腱 (EDT) 缺陷,有加上成纖維細胞的支架,效果遠高於沒有加上成纖維細胞的支架。

他說,該支架目前尚未正式成為產品,未來期待能成為正式的醫材,該支架未來的運用,除了在斷肢上,其餘包含運動傷害、意外創傷引起的肌腱斷裂缺損等,都可以透過該肌腱組織工程支架協助修復。

臉部整外手術+術中導航定位 增修復精準度

意外傷害除了出現肌腱損傷,也會傷及骨骼,整型外科手術中,最常處理顱顏的骨骼重建,而顱顏與腦神經、眼球等組織接近且是一個3D立體的結構,手術重建難度也相對於其他部位高,過去顱顏骨骼重建過程中,多靠醫師「經驗」完成重塑手術,很難完全達到「左右對稱」。若重塑的骨骼沒有回到正確的位置,恐會造成眼球凹陷、臉部塌陷,甚至會壓迫到周邊神經血管,造成功能性的異常。

廖漢聰表示,顱顏手術現在都是採取微創手術,如車禍意外撞傷臉部,醫療團隊會從眼瞼下緣或口內開一個小傷口洞動刀,由於傷口小,加上在手術台上,執刀醫師的視線仍屬於「平面」,雖能在微創技術下,完成顱顏骨骨骼修補,但沒辦法透過肉眼抓準是否與另一側沒有動刀的骨骼高度以及弧度相同,容易導致術後出現顱顏的左右差異。

為避免術後顱顏出現差異,他與團隊嘗試在於手術中加入「導航系統」,並加上「術中斷層掃描」,讓重建精準度大幅提升。

廖漢聰說,手術的導航系統,需在術前透過CT以及MRI取得患者的2D及3D影像,先模擬確認需要重建補足的位置、高度、弧度等,並採取「鏡像象」的方式,將未受傷一側的影像鏡像成影致受傷的對側,重新塑造受傷側顱顏的影像,醫師在手術過程中,就依照重塑的影像修復患者的顱顏。

手術導航影像最大的好處,即是醫師可以「隨時」確認位置,使用導航筆偵測,修復的位置是否有達到重塑影像的位置,當手術完成後,再使用移動式的電腦斷層(C-arm)確認復位的骨骼位置是否到位,一旦有差異,則可馬上再修補,不用等患者傷勢恢復後再一次動刀。

廖漢聰說,雖然術中使用移動式電腦斷層,會增加手術時間,但不需要再一次動刀修復。他強調,如再次動刀,臉部肌肉脂肪等軟組織已經在新的位置產生記憶覆蓋傷口,顏面骨折處也已癒合在不對的地方,導致無法依靠解剖相關位置的參考點當復位的依據, 因此再次重塑的難度也會再次提高。

致力於研發創新有成 榮獲19屆國家新創獎

廖漢聰及其團隊研發的「同步手術導航系統合併術中三維C-arm電腦斷層於精準顱顏部外傷重建之應用」,也獲得第十九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廖漢聰說,近年AI的盛行,醫界也積極找尋手術與AI合作的模式,雖然科學家預言AI未來可能會取代醫師,但他認為「不太可能」,手術仍是一項高度精細,需要靠醫師經驗反應的能力,AI不太可能取代醫師,應該是未來醫師都要具備與AI合作及訓練適 合自己AI的能力,讓AI成為醫師的得力助手, 才能讓手術的價值發揮到最大,造福患者。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三十而立傳愛世界

東莞台心醫院攜手臺中榮總救治重症台商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 高醫大登場

逾千名專家齊聚探索治療新發展與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