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我們與父母,同舟一命

文/朱為民(臺中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乃菁醫師跟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一、我們都畢業於國防醫學院。
二、我們都喜歡照顧老年人。
三、除了病人,我們也關注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

因此,當我看到乃菁醫師的新書《「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書稿,內心不知有多麼開心。過去跟照顧者有關的書籍,常常主軸是醫療專業,談要給老年人吃什麼、要怎麼運動、如何才達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不然就是關照照顧者的內心與壓力,描述照顧者面對多少辛苦,要如何紓壓或是處理等等。而乃菁醫師的這本書很不一樣,可以說,終於有一本書,來告訴我們,身為照顧者,面對老年人的互動方式、行為、言語,應該要怎麼做。

在寫推薦序的幾個禮拜的時間,其實我自己也面臨著,母親健康狀態的下滑。

六十九歲的媽媽之前都很健康,除了關節有時痠痛以外,沒什麼大病痛。最近幾個月,媽媽卻常常抱怨,胸口有點悶、呼吸有點急促。我總是跟她說:「要多休息。」直到有一天,她真的變得很喘,我趕緊叫她去急診室。一看,已經出現了初期心衰竭和肺水腫的症狀。

身體有了問題,當然要開始治療。媽媽自此以後,每天吃的藥增加了許多,而吃藥初期的狀況不是很穩定,所以常常又喘起來,又要跑到急診去。

我是家中獨生子,對我而言,最辛苦的並不是那些臨時的突發狀況,而是開始意識到「媽媽的健康跟以前不一樣了」這件事。想到這件事,我內心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一開始,是有點自責:「我是不是漏了什麼?是不是應該要更注意什麼地方?是不是讓媽媽太累了?」接下來,是開始擔心:「接下來會不會愈來愈壞?如果藥物控制不好,怎麼辦?如果其他器官也出狀況,怎麼辦?」最後,我發現我的言語和行為,開始變得愈來愈具指使性、權威性:

「媽!要按時吃藥喔!」

「媽!不要吃太鹹啦!」

「媽!不要太累!要多休息!」

「媽!不是叫你不要做家事了嗎?怎麼又洗衣服?」

我和媽媽的溝通,曾幾何時,變成如此命令、如此尖銳,有時甚至帶著情緒。

回顧起來,我和我兒子乖寶的對話,常常也是如此:「快去吃飯!」「怎麼還沒洗澡?」「趕快去睡覺!」

靜下心來的時候,我常常想,面對長輩的態度和面對孩子是相同的,但這樣是對的嗎?

乃菁醫師書中,幾乎都是探討這樣的狀況。第三篇中的女兒,對著爸爸怒吼:「如果你都不吃藥,那就乾脆去死一死好了!」這樣的言語,讓我膽戰心驚。但仔細一想,儘管我對媽媽的話,並沒有如此尖銳與冷酷,但其中隱含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那就是:

「我是為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

台灣是一個高齡社會,到二○二五年,我們有五分之一的人,都是老年人,我每天的門診也面對非常多老年人和他們的家屬。其實我發現,老人家即使是動作慢了、思考慢了,但是他們依然很有智慧,甚至多數的老人家是可以為自己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只是,身為年輕一輩的我們,有沒有關注到老人家的感受?他們的情緒?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決定?我們如何探詢、理解並支持老人家的決定,也許是兩代之間開啟一段新的對話的關鍵。

我常常講一句話:和老年人相處,是一輩子都要學習的功課。這個功課,我自己也在學,其實不容易。身為照顧者,要隨時觀照自己的情緒、言語和行為,也要關心老人家的想法和觀念。在之中取得平衡,需要有很多的練習和引導。不過幸好,我們有乃菁醫師。

乃菁醫師是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平時的工作就是治療與照顧老人家,也關心老年人的家屬和照顧者。這次她特別整理了二十五個我們常常無意識中犯下的照顧盲點,我讀完後,也覺得收穫非常多。透過乃菁醫師提到的一些改變的方式,我發現,和媽媽之間的溝通,也變好了。

寫推薦序的時刻,也正是台灣疫情升級的時刻。街頭瀰漫著恐懼,大家都很緊張。網路上出現了這樣的口號:「團結抗疫、同舟一命。」看到這樣的標語讓我想到,其實,我們與父母親,不也是同舟一命嗎?小的時候,父母照顧我們;父母老的時候,我們照顧他們。我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而引領那艘船前進的,是雙方對彼此滿滿的愛。


尊重和相信,會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文/陳乃菁醫師(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很多人問我:「醫師就該治病,醫師怎麼會對照顧產生興趣呢?」如果我沒有走入社區,我只是待在醫院病房、待在診間裡,關在白色象牙塔之中,遵循著各種疾病標準治療指引,使用多少點滴、藥物起始劑量,隨著治療效果不佳,逐漸增加最高劑量。我應該是治病的醫師吧!但是,我走入了很多人的家裡,原來治療指引是把這次疾病治好,可是,他還是會不停地住院,只是因為沒有找到照顧他的方式。於是,我開始對每個家庭的互動及照顧產生興趣。開始探究家庭照顧模式之後,發現照顧這麼難,主要源自於每個家庭過去的教育、互動、生命事件都完全不同。

面對疾病,可以去google尋找標準照顧方式,比如關於高血壓,可以減重、飲食少鹽及多運動。可是,在照顧的執行上,卻不是說這樣做就這樣做的。孩子有他的想法跟做法,父母也有自己的想法跟做法,雖然都是為了爸媽好,爸媽也為了自己或是小孩好,但卻還是產生了衝突,甚至還增加了藏在心中不想說的傷。

舉個例子來說。生病的父親長年來在商場上叱吒風雲,他以謹慎的態度打拚出生意、用商場上賺來的錢養育兒女,很自然地,兒女們自小起就從父親身上學習到金錢的使用方式。如今父親因為年紀大而出現退化狀況,他的孩子們也挺孝順的,都願意好好照顧他,只是隨著照顧天數增加,老爸爸想要吃什麼或買什麼,不知不覺中,變成都要靠孩子們買來後帶給他。

他的孩子向我抱怨:「我的爸爸好難搞,整天就只想著用各種方式從我這裡要錢。我們都怕他亂花錢啊。」

老爸爸不服氣:「我從年輕到老一直賺錢養你們、栽培你們,從來沒有為自己亂花一點錢。就算我現在亂花錢,又怎麼樣呢?」

孩子說:「爸爸啊,我會把你的錢管好,好好照顧你。請你現在起,都要聽我的。」

這樣的紛爭對我來說,是早已看習慣了。在他們之前,也有不少親子間爆發類似的口角。

我忍不住勸年輕一輩:「看來你爸爸年輕時對錢的掌控習慣,完全傳承給你們了呢。只是現在的你們,用他傳授的道理來控制他,讓他好痛苦啊。」

我希望他們能聽懂造成老人家不舒服的關鍵,源自於老父親長年來教導孩子們要緊緊把錢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生活方式。只是年輕時的他,應該怎麼也沒想過,有一天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自己受苦吧。

其實,在我們的社會中,以這樣的心態來照顧家中年長者的方式是很常見的。我相信子女們照顧父母多是基於關愛的,但一不小心很容易超出界線,而不自覺,變成了「愛」少一點,但「關」多一點。

子女們不自覺地把老病衰的父母看成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或是乾脆擺起來,當家中太上皇般地讓家中大小事都不入他的耳朵,殊不知「不讓老人家因知道而操煩」的善意,卻也可能變成「不想讓老人家煩惱,所以什麼都不告訴他」的控制。反倒造成家中長輩只能被動地接受子女們為他做的決定,沒辦法參與事前的討論過程,更無法透過討論來表達自己的愛惡和心意。

我常提醒子女們,這樣的方式並不是好的照顧方式。子女和父母間,即使因為年老病痛上身,造成老父母需要仰賴子女協助的地方多了點,但他們依然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仍然有表達自己想法的需求,因此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間、子女和父母間,需要彼此尊重、共同營造一個能好好討論彼此想法的空間。討論時,也要理解對方的難處,以開放的心態,讓討論不要落入非此即彼的僵局,也不要落入慣性思考,認為「你都不懂、聽我的就對了」。一旦失去對彼此的尊重與包容,就容易讓討論變成親子間的情緒衝突,反而無法看見真正的問題所在了。

對我們的上一代來說,他們養兒育女時,多著重在賺錢養家的思維。那個年代少有人談親子教養的理念,因此許多父母多半是以「我說,你聽」的方式養大孩子。現在換我們當父母了,生活上較有餘裕思考如何與孩子們互動,畢竟親子間的互動模式,將影響我們晚年時從孩子們那邊接收到的照顧模式。可是許多年輕父母對此還少有警覺。很多時候,會不自主地複製上一代的方式。

於是,許多家庭會落入世代間的相同循環,父母親控制著孩子自小起的一舉一動:何時起床、何時上補習班,甚至交友方式等,莫不鉅細靡遺。但這樣的方式會在不自覺中傳承給孩子們,讓他們有一天自動地將父母的生活作息表握在手上,從飲食方式到睡眠時間、從運動頻率到金錢用度,成為一種出於愛,但終究相互怨責的照顧模式。

因此,我總希望大家都能體認每個人對生活方式、金錢管理,甚至面對死亡等人生大小事,都有各自的想法。我們應該勇於表達自己的意念,但也該尊重別人的自主權,即使親如父母和子女間,都要記得,沒有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當大家都能盡力做到相互了解和彼此尊重時,父母與子女間就能減少衝突與傷害,但增加更多愛護與感謝。

如果有一句一定要提醒子女的話,那我想說:「讓我們開始將『尊重』兩個字放回親子關係之中吧!」若年輕父母在照顧年幼孩子時能做到,日後,當成年兒女照顧高齡父母時,就能記得當初自己歷經過的照顧過程,願意帶著相同的態度,進入長期照顧。

就如電影《愛無盡》中,讓我一直深為羨慕的情節:故事中的老夫妻進入老年,老太太確診失智,老先生決定自己蓋一間房子,讓妻子居住。他們的兒女們先是勸說,但知道老父親心意已決後,依然放手讓他去做。用默默協助與支持的方式,幫助老父親以自己的方式來陪伴失智的母親。

這部影片讓我看見孩子對父母的愛有許多表現方式,其中最難的一種,或許是能放手,讓他們在晚年以他們想要的方式生活。正如影片中所表現的,老先生或許會在建造房屋的過程中受傷,但這是他思考良久後決心要做的事。相比之下,每個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但在終點到來前,每個人都有夢想想要實現,不管是大到建造房屋或環遊世界,甚至小到每天吃點垃圾食物的小確幸,只要感覺自己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實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生命活力的來源了。

希望兒女們在照顧父母的同時,能提醒自己,別讓照顧成為愛的枷鎖,因為老父母的年齡,不該是限制他們自主與夢想的唯一理由。

本書的完成,我想謝謝每個願意跟我分享除了疾病之外的生活甘苦的病人及家屬們,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的醫師、護理師、居家護理師,還有高雄長庚失智共照中心的各位夥伴們。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我最親愛的媽媽,還有我的先生一路支持及可愛的兒子、女兒們。最後,謝謝很鼓勵人的純玲,提供簡短又有支持性的話語:「好喔!感謝啊!很棒喔!」然後,我就一直繼續努力寫著照顧的故事,直到出版。希望大家可以在書中,找到屬於自己跟父母最佳的互動模式。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作者:陳乃菁醫師/副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20
購買連結:博客來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甘願做戇人:良醫牧師謝緯的醫療交響曲

解鎖往事陰影,走出複雜性創傷:精神科醫師以EMDR和SE療法,陪你擺脫創傷,覺察正向自我

癌後康復:我要回歸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