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 編輯部

同理心病人的感受,讓症狀獲得改善!

兒子年紀滿六個月後就開始生病,屁股或大腿的內側就開始出現像青春痘的紅腫突出物,雖然有到藥局諮詢藥師的建議:購買軟膏塗抹傷口,避免細菌感染。但是幾天後,突出物的紅腫還是沒有改善,突出物的症狀有愈來愈硬的感覺….

Read more

Total care

剛來腎臟科時,學長問我要不要試著total care,意思是要我全權負責病患的醫療處置。一床70多歲、主訴發燒及半身無力的阿嬤,仔細但快速地瀏覽過她的病史和藥單。她的初步診斷為泌尿道感染,而床邊的理學檢查證實,阿嬤的右肢比左肢無力一些,連平舉雙手都做不到。感染會有這樣的情形嗎?

Read more

黃信彰

SHINN-JANG HWANG, M.D.

台灣肝病、家庭醫學專家。現為恩主公醫院院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全台第一位使用干擾素治療C型肝炎的醫師,後轉至家庭醫學科發展社區醫學,擔任陽明醫院院長期間打造出士林北投緊密的社區醫療網。退休後轉任恩主公醫院院長,讓三峽、鶯歌、八德、大溪的民眾在地就能獲得優質的醫療照護。

Read more

大可不必

前陣子有個病人要接受手術,我原本預估中午左右可以輪到他,可是手術日當天病人非常多,到了下午兩點左右還沒通知。結果病房打給我,說家屬在抱怨這件事。這種事其實常發生,會因為病人多寡、前一台手術時間長短、是否臨時有緊急手術,手術的順序或時程因此調整,大部份就是去跟家屬安撫一下就可以了。

Read more

從難民兒童成為無國界醫生職員—索羅的故事

Plumpy’ nut,我已經幾十年沒見過它了。我曾在無國界醫生組織任職,在其中一項專案裡,我們為病人提供 Plumpy’ nut,那是一種用於治療營養不良的加強版花生醬。我上一次見到它是我兒時營養不良的時候,當時無國界醫生給了我和我的家人這種花生醬,很大程度上拯救了我的生命。

Read more

資訊時代裡的優築生命之道:預防暴戾之氣

多年前,挪威奧斯陸一位社會青年,帶著社會怨氣,對夏令營學生冷血的槍擊事件,最近美國德州事件、幾年前科羅拉多州事件及最近接連發生的類似事件。重視校園安全防護的呼聲四起。在槍枝流通嚴控的台灣,我們不只要加強學校的安全防護,更需要重視現代社會生活形態對年輕人精神健康不良的重大影響。

Read more

生死一念

新竹轉來一位嚴重外傷的年輕人,在急診就已經呈現腹內出血性休克,我立即安排了手術。正常程序應該在麻醉科醫師監控與麻醉之下,盡快打開腹腔完成止血。然而當病患一推進手術室,準備程序剛要開始進行時,心跳停止了。想必是失血量過多,手術根本來不及進行。麻醉科第一時間跳上去CPR….

Read more

我只是過客,卻曾經看見戰場

一位肝癌患者固定來急診抽腹水,結果意外驗出陽性,被送到專責病房隔離。隔離期間,病房沒有超音波、也沒有人會抽水,只好透過電話遠距教學。結果病人挨了兩針,下針位置不對也沒引流成功,原就難忍的腹脹還得多捱十天,讓他與太太都滿腹苦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