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國寶交趾陶,推廣捐贈骨髓林昶仲,追尋台灣人文價值
林昶仲在醫學中心工作超過二十年,同時也是台灣國寶交趾陶的策展人。這位充滿台灣人文味的醫生,現職是高雄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科。身為核醫專科醫師,林昶仲在虛歲50歲生日的那一天,許願成為一位專業的工藝策展人,決心要透過展覽,讓台灣國寶交趾陶被更多人瞭解、被世界看見。
願那真善的人能夠流芳、美好的事得以複製……
林昶仲在醫學中心工作超過二十年,同時也是台灣國寶交趾陶的策展人。這位充滿台灣人文味的醫生,現職是高雄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科。身為核醫專科醫師,林昶仲在虛歲50歲生日的那一天,許願成為一位專業的工藝策展人,決心要透過展覽,讓台灣國寶交趾陶被更多人瞭解、被世界看見。
台灣外科醫學會侯明鋒理事長表示,今年的主題是「生命之光」(Light of Life),強調醫者應該尊重生命的本質、盡其所能去搶救每一條生命;此外,還將與菲律賓外科學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既擴大國際的交流與合作,更要讓台灣外科的成就被國際看見。
時隔三年,謝瀛華教授今年2月重返東莞,續任台心醫院執行院長,全力以醫療專業服務台商、用心照顧台商的健康,同時擴大整合兩岸醫療資源,全方位推動大健康產業,尤其將強化台灣醫界和台心醫院對接「癌症精準醫療」,與美國「希望之城」癌症中心學術交流,引進最新細胞免疫治療。
白疤印記影響心理層面甚鉅,曹賜斌醫師斌著「治白疤 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及「整形 整心」的雙理念,延續恩師已故羅慧夫院長「用愛彌補」的大愛精神讓愛傳𠄘,完成唇顎裂醫療最後一哩路,讓患者勇於面對未來。
「我只是個醫學生,根本就不是醫師。那個課程要我跟她聊兩個小時,聊到最後無話可聊,只好東扯西扯。我不會診斷病人、不會開刀、不會化療,我什麼都不會,但病人的卻認為我是最好的醫生。」什麼都不會人家就說你是最厲害的,如果我有某個技藝可以幫助到病人,那不就是perfect了嗎?
和安行的歷史與台灣藥業發展息息相關。尤其台灣自1982年開始推動GMP,醫藥界經歷了一段改革期。創辦人盛維恩站出來邀集同業,籌組「台北市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後來的「中華民國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提高行業水準、增進同業交流,更積極與政府溝通,維護業界權益並促進發展,為眾人發聲。
泡泡龍他們從出生到成長,每日數小時的換藥包紮,不但對病人是每日的酷刑,對於照顧病人的家人也是難以想像的痛苦重擔。楊福清表示,賢良愛心協會認知泡泡龍病友,是一群急需協助幫助的小天使,他期望大家共同伸出援手,為泡泡龍病友發聲,供應藥物、敷料,減輕其家庭負擔,讓病友們身心靈平衡,走出陽光。
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行的「112年度外科醫學會聯合學術演講會」,除了展現台灣醫療專業的好,同時善盡「醫者仁心」的情懷,特別設置9個公益攤位,讓參與這場學術會議的來賓也能夠到各個攤位參觀並選購商品,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台灣醫師會)秘書長張必正醫師以〈後疫情時代台灣醫師會的國際參與〉為題,闡述台灣醫療的好、新冠(COVID-19)疫情期間防疫做得好,不僅要設法被世界看到,更要努力確保台灣在全球各種衛生組織的名稱與地位,積極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
112年度外科聯合學術演講會,3月18、19日在高雄醫學大學盛大舉行,為了展現「醫者仁心」,大會特別設置了9個公益攤位。年會主委郭耀仁醫師說,希望與會來賓在開會的空檔,能夠撥時間前往攤位參觀並予以支持,他同時感謝公益團體和相關業者的共襄盛舉,讓這場學術會議能夠更周全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