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文通

願那真善的人能夠流芳、美好的事得以複製……

再進一步,照顧更多病人

王照元,點亮高屏生命之光

「在高醫期間,我有14年深入山地鄉鎮,為弱勢的居民診療,多次經歷缺水斷電的生活;而且14年中有13年的除夕都是在山地鄉過夜的」王照元49歲才開始學達文西,花了9年開了超過600例。「我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王照元認為,最大的圖報,是把醫術學好,把病人治好,讓他服務的醫院發光發熱。

Read more

用鏡頭記錄南北兩極

朱建銘,走一條較少人走的路

我們常說「地球只有一個」、「大家要重視生態保育」,其實最好的生態保育教育,是引導學生走出戶外、帶領民眾欣賞生態。為什麼喜歡極地旅行?「應該是大自然的魔力吧!那空靈、潔白、寂靜的世界,對他有莫大的吸引力,想想看,一個人躺在那裡,是多美的享受,當他去越多次,越看越深入,就越欲罷不能。」

Read more

代代傳承,助人最樂

杜英吉,牽領老憨入迦南

「我們到的時候,看到智能障礙的兒子全身沒穿衣服,髒兮兮的滿身屎尿,從豬圈走出來,原來他的爸爸死了,死在家裡,孩子不知道,也不會出來求助……。」這幅景象讓杜英吉久久難以釋懷,「那些無依無靠的憨兒,可以說是社會上最弱勢的一群人,他們連求救的能力都沒有,誰知道他們?誰又會去幫助他們呢?」

Read more

跌倒了,再爬起來就好

陳奇峯,搖出熱情「生命勵」

就小兒麻痺患者來說,身體過度使用會產生損傷,不使用會肌肉萎縮、肌少症,甚至人際疏離。「我一直在想,什麼才是適度使用?怎麼使用?」直到他與太太宋立蓉第一次搭上手搖車,只要一用力就能不斷前行。宋立蓉說,「風一直打在我臉上,讓我覺得自己在奔跑,感動到一直哭、一直哭。」

Read more

用愛填補人間殘缺

羅綸洲,染上國際義診的癮

「做唇腭裂手術,就像變魔術一樣,從手術前到手術後,會覺得自己不僅是外科醫師,更像藝術家,把病患的臉當作一個美的藝術品來做,做得好,不僅感動家屬,更感動了自己,那是種創作藝術品的成就感吧!」羅綸洲邊跟羅慧夫醫師學唇腭裂手術,邊體會「用愛填補人間殘缺」的深意。

Read more

得諸貴人,施諸眾人

曾明清,領航台灣牙醫數位轉型

2005年,小兒子4歲生日,他說他的生日願望是,爸爸不再是個「沒有星期天的爸爸」,這句話讓他驚覺虧欠家人太多。於是,第二年創立了OHI網路學堂,就是希望能幫助自己和其他牙醫同仁,能兼顧家庭生活及繼續進修,透過數位學習方式,快樂地分享國內外牙醫前輩、專家的成功經驗。

Read more

游於醫游於藝 游於詩詞和草書

陳持平的痴狂與烈愛

「我最感動的事就是,有位媽媽帶著健康活潑的孩子到診間看我,她告訴孩子:『要不是陳醫師,你就是個不存在的孩子。』人生經歷是他創作的素材,畫筆只是他靈魂表達的方式,大膽奔放的用色,是他內在蘊藏熱情的悸動,狂野不羈的筆觸,是他衝破疆界束縛的爆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