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7-1501.6K views 許先生給我一種很親近的感覺,為了化療,每隔10天就要住院兩天一夜,只要我不是太忙,都會盡可能去找他聊聊天,當許先生說出:「我後來發現生這個病,不全然是一件壞事,甚至好的事情很多。」我一開始還以為他只是在說好聽話,但是從他的口氣以及聊天過程中,我認為他再真心不過。 Read more
眼底的光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7-1301.3K views 只要提到與疾病有關的問題,她就會反覆申明「我要活下去」、「我要積極治療」的立場,我問她:「我可以問你為什麼會這麼想活下去嗎?」她抓著我的手,眼神依然直直地望進我的眼底,並說:「妹妹,我跟你說,因為我的生命裡有太多幸福的事,而我不能放棄。」 Read more
病人的「代言人」——家人在醫療決策中的角色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7-1101.3K views 「醫師,會使請恁檢查一下,阮翁的病是不是頷胿腺(甲狀腺)的問題?」提出的人是病人的太太。洪太太自述去年曾被診斷甲狀腺癌並且動過刀,覺得先生食慾差與無力的情形與過去的她相符而一直希望我們能讓先生延長住院時間,同時安排甲狀腺穿刺檢查。 Read more
沉思角落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7-0801.3K views 以前在一般外科當住院醫師時,這個窗戶就在一般外科手術區附近,我幾乎每天都在這個窗戶前發呆,那是我對自己人生不確定感最大的時候。前幾天與幾位年輕住院醫師面談,不約而同都談到對未來訓練過程的徬徨與將來是否有機會晉升主治醫師的不安…. Read more
讓我刻骨銘心的病人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7-0603.3K views 住進醫院泌尿科病房後,隔天我就幫他手術。手術是屬於內視鏡在尿道內視鏡近導引下,將表淺性的膀胱腫瘤刮除。一般病人在手術後一到兩天就可以出院。手術很順利,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病患接著經恢復室回到病房休息。不料,當天晚上十點左右,病患訴說突然胸悶痛,吸不到氣… Read more
人生如戲,戲夢醫生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7-0101.9K views 「EMT通報有重大外傷,機車騎士意識不清血壓量不到!預計五分鐘內抵達」是熟悉的專科護理師通知我速速到急救室準備!我快步走入已淨空備戰的外科急救室,急救區的生理監視器及超音波已開機,氣管插管工具已備妥,點滴架已掛上溫的生理食鹽水,住院醫師及護理同仁們都已就定位。 Read more
早安,熱血醫師!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6-2901.3K views 「醫師你有時間嗎?」某個早上,她突然這樣問道,即使不久之後主治醫師就要查房,我還是笑笑的說有。她深嘆了一口氣,然後徐徐地說起自己的故事,說著當發現生病時的恐慌,不敢看西醫而去找替代療法卻發現疾病只有不斷進展的絕望,說著身邊的人和同事的疏遠,和一個人在醫院面對這一切的孤單….. Read more
守規矩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6-2701.4K views 家:「沒辦法通融嗎?P:「這是醫院的規定,你可以去跟醫院反映,我只是照規定做事。」家:「可是這樣又要再戳一次鼻子,又要再等八小時,還要自費。」家屬繼續抗議。P:「沒辦法,這是規定。出了事你扛不起,如果我放行,那我扛不起。」 Read more
共體時艱,期待明天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6-2401.3K views 「誒!我中了!我中了……啊,醫師你剛剛說什麼?」「蛤,我家裡還有小孩,而且我昨天還跟他玩一整天,沒有戴口罩,這樣怎麼辦……」「醫師,我還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這樣確診是不是很危險?」隨著台灣第二波的疫情到來,單日確診數在十天之內突破一萬大關,人心浮動,社會也無所適從…… Read more
十五年的勉勵 有故事 編輯部2022-06-2201.2K views 對於病人或家屬,要求在診斷書上增加非專業醫療的文字,基本上只要不違法,我都已經習慣見怪不怪,不外乎是要有「手術」」、「休養」、「不宜xx活動」之類。縫傷口不能只寫「傷口縫合」,一定要有「傷口縫合手術」。(到底多兩個字「手術」,對給付有沒有幫助?又或者什麼樣的治療算是「手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