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於醫游於藝 游於詩詞和草書陳持平的痴狂與烈愛
「我最感動的事就是,有位媽媽帶著健康活潑的孩子到診間看我,她告訴孩子:『要不是陳醫師,你就是個不存在的孩子。』人生經歷是他創作的素材,畫筆只是他靈魂表達的方式,大膽奔放的用色,是他內在蘊藏熱情的悸動,狂野不羈的筆觸,是他衝破疆界束縛的爆發。
「我最感動的事就是,有位媽媽帶著健康活潑的孩子到診間看我,她告訴孩子:『要不是陳醫師,你就是個不存在的孩子。』人生經歷是他創作的素材,畫筆只是他靈魂表達的方式,大膽奔放的用色,是他內在蘊藏熱情的悸動,狂野不羈的筆觸,是他衝破疆界束縛的爆發。
骨髓移植第一人、法醫所創所所長、細胞療法先驅、末代國大代表、文壇鉅子、原住民學者…怎麼樣的一個人,可以擁有那麼多重的身份?在各種領域中,達到別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成就?
三十年前,癌症在台灣就是所謂的絕症;三十年後,抗癌卻成為了經常聽到的名詞。短短三十年,台灣的癌症治療能從「絕望」走到「世界的前段班」,都是因為一位重要的女性,打造出台灣現代癌症醫學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