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

感同身受

有個病人在浴室滑倒撞到頭,來掛急診縫頭皮的傷口,但因為年紀較大,於是住院醫師幫他排了腦部電腦斷層,腦出血是沒有,但看到一顆腦瘤,而且不像是良性…我向家屬說明了目前外傷部份沒有太大問題,但是腦瘤需要進一步檢查時,病人的太太呆了半晌說不出話。

Read more

日常生活

兩個醫學生走到我的座位報到:「我們是今天來急診外科實習的學生。」「急診現場的狀況是動態的,有時候你來一整週,都不見得遇到大事,會以為百分之七八十的輕傷就是全部,會有『其實沒什麼』的錯覺。」我這麼跟學生說。「只要遇到一個大的,就夠你忙好一陣子,也會令你畢生難忘。」

Read more

講道理

「我來開診斷書,幾個月前掛急診的診斷書。」病人的父親說明來意,「然後請幫我註明『宜休養一個月』。」我把電腦資料打開,左手指有個2公分的傷口,在急診擦藥之後,之後來過我的門診一次。「這麼小的傷口,要休養一個月?不太對吧。」

Read more

哄小孩

在急診外科最刺激的是幫小朋友縫傷口,倒不是技術上有多難,而是必須克服小鬼的大哭大鬧,以及家長衍生出來的焦慮與不耐煩。所以我通常都會先跟家長打預防針:「等一下會很慘烈,你一定要把小孩抓好,你抓得越好我縫得越快。」

Read more

同理尊重,從「心」溝通

程文俊,逆轉危機的永續管理學

「醫師們當初選擇這個職業,一定都有同樣的使命,就是拯救病人生命,」程文俊說,「在這樣的共識下,我上任第一天就跟大家談醫院的走向,不用過去的損益、績效為主要考量,我希望提升品質、專業,跟社會貢獻。」他將長庚形容成一頭巨象,轉身總是會比較慢,「但他終究會轉過來。」

Read more

程文俊

WEN-JIN CHERNG, M.D.

成立台灣第一個心臟衰竭中心,並在林口內科部出走潮、高雄長庚SARS院內感染等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在2017年林口長庚急診部集體辭職時,臨危受命接任林口長庚院長曁決策主委,成功留任7成醫師。「同理」與「尊重」,他的管理方式緊緊凝聚長庚每一個人,朝著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Read more

醫病的共同敵人是疾病,不是彼此

「人好好的進來,怎麼會越醫越差?」家屬邊說,邊偷偷的按下了手機的錄音鍵,他不知道的是,其實,醫師早已經察覺他的舉動,並且啟動了防衛醫療,從此醫病雙方進入諜對諜的模式。明明醫病雙方,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病人能好起來」,為何會演變成對立的狀態呢?

Read more

朋友角色

我有幾個老病人,跟著我十多年的病人。身為他們的主治醫師,陪著他們出生入死好幾次,好幾次覺得過不了關,又險象環生地救回,病危通知單或放棄急救同意書,不知道簽過幾遍。他們都跟我開玩笑說:「我的命是你的。」我也覺得大概除了我,其他人沒辦法或不會想碰這麼複雜的病人~

Read more

什麼都沒做

一個脾臟撕裂傷的年輕人,從其他醫院轉送來我們這。我看了一下病患資料,「目前狀況還算穩定,持續觀察就可以了,請問你們為什麼轉過來?」年輕人很自在地在床上滑手機,我問站在一旁的父親。「我們那天一受傷,醫院就說這很嚴重,要住加護病房,結果住進去什麼也沒做!」父親義憤填膺….

Read more

生命的指導

病人用生命在教我們東西。以前當學生的時候,老師常跟我們說這句話:「病人是醫生的老師,他用自己的身體當教材。」坦白說,年輕的時候聽到這句話,總覺得有點似是而非,甚至有些做作。病人就是病人,有病才來找醫生,並不是特別來教醫生的,醫生幫他治病,也是基於職責,何來的教與受之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