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古人解憂療鬱帖

情緒是由腦部所管控,憂鬱時,大腦中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作為一個精神科疾病,顯示出了大腦真的有些變化,不論是從腦部的影像學來看,還是從生理藥物治療的效果來看,都能證實這點。

Read more

乳癌奇蹟治癒:乳房再造權威鄭明輝乳癌完全康復指引

乳癌多年蟬連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新增約16000名以上乳癌患者。面臨可能失去乳房的不安,更有高達1/4以上的乳癌患者會罹患憂鬱症。赴美專攻顯微乳房重建技術的鄭明輝教授能在一次手術中完成「切除患側乳房、立即重建、調整對側乳房」,不但治癒了乳癌造成的生理創傷,也讓患者恢復自信。

Read more

和安行五十年──守護台灣民眾健康的隱形翅膀

和安行的歷史與台灣藥業發展息息相關。尤其台灣自1982年開始推動GMP,醫藥界經歷了一段改革期。創辦人盛維恩站出來邀集同業,籌組「台北市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後來的「中華民國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提高行業水準、增進同業交流,更積極與政府溝通,維護業界權益並促進發展,為眾人發聲。

Read more

空橋上的少年

張朋城,一名十七歲的高中生。他的病歷上被這樣寫著——懼學。蔡伯鑫,一名熱愛旅行的年輕醫師。總是符合眾人期待、看似順遂的他,在即將成為主治醫師前夕,決心離職。他們各自迷失在某處,各自嘗試尋找某個足以免於恐懼的出口。直到他與他相遇,世界開始翻轉……

Read more

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

「林醫師,總院急診說有個病人自殺風險高,但他不願意住院,等一下他們會打針鎮定後送過來分院,辦理強制住院。」問之下,初步知道病人只是憂鬱症,最近一個情感事件後的自殺企圖與行為,似乎不符合精神衛生法中嚴重病人的定義,而病人又拒絕住院,這樣打針讓他睡著送來強制住院實在不妥…

Read more

雖然沒有答案,但我會繼續努力

在精神科住院醫師的訓練過程中,反覆學習到的是診斷性會談的重要。儘管生物精神醫學已有長足的進展,精神科醫師要做出診斷,主要仰賴的仍是會談,透過與病人的互動來收集資訊、仔細推敲,並擬定後續的治療計畫。換言之,雖然有診斷準則的存在,但診斷的「工具」,正是精神科醫師本身。

Read more

大腦修復術:一本書教你如何應對憂鬱、焦慮、強迫症、

拖延、社交恐懼、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困擾,

幫助你平衡生活壓力、提升工作表現

出門忘帶鑰匙,可能是大腦的記憶力出了問題;看書總是跳行,聽人說話經常走神,可能是大腦的注意力出了問題;工作上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好點子,可能是大腦的創造力跟不上工作需求;年紀大了,說過的話轉眼就忘,可能是你的大腦衰老了;睡不著覺,或者剛睡著就遇到了所謂的鬼壓身,你可能正在經歷睡眠障礙……

Read more

李明濱

MING-BEEN LEE, M.D.

台灣精神醫學拓荒者,一生倡議並實踐心身醫學,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現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自殺防治醫學會理事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率領團隊打造「心情溫度計」,串連基層診所建立起憂鬱症防護網,扭轉國人對精神疾病認知,讓憂鬱症患者及早被發現,推動人人是守門人理念,2010年終於讓自殺跌出十大死因之外。

Read more

人文關懷,就是把病患當成一個「人」

李明濱,自殺防治的守門人

2001年,李明濱成立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目標是建立「憂鬱症防治照護網」。「當時台灣很多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80%的自殺死亡個案,在過世前一年雖然曾經到醫療診所就診過,但只有50%看過精神科。」李明濱感慨,「我推動自殺防治,不只是搶救生命,而是為了建立人文關懷的醫療環境。」

Read more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你怎麼不乾脆去死啦!」當我強迫症最嚴重的時刻,家人對我說了這句話。我從小容易焦慮不安,每一件小事都會思考很久,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上了高中後,強迫症開始明顯地困擾我,自覺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卻停不下來。我對自己的價值感落至谷底,對生命的盼望,也是。因此也同時伴隨嚴重的憂鬱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