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就是把病患當成一個「人」 李明濱,自殺防治的守門人

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患,已是耳熟能詳的文明病,到精神科就診再平常不過,而在1970年代的台灣,進精神科看病等同「起肖」,更是家族的奇恥大辱。但一個來自高雄茄萣海邊的漁港小孩,走進台大醫學院,敲開台灣精神醫學的大門,以醫者的仁心,矢志陪伴一顆顆迷途的心靈走出晦暗幽谷。

他是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李明濱,從當年踏上荒煙蔓草的精神醫學長路起始,他便堅持這是精神科醫師的社會承擔。

「醫學的真諦,一定要以人文關懷為基礎,並運用專業、透過治療,為病人找回心與身的健康。」
李明濱在台灣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識還是一片荒漠時,就義無反顧地投身精神醫學。46年來,他帶著社會撥開憂鬱症、失智症、思覺失調等重重迷霧,洗刷污名,自殺防治協會更接住了無數墜落的生命。(圖/林建榮攝)

茄萣漁村的赤腳小孩 考上台大醫學系

李明濱出生於高雄茄萣的小漁村,童年時期,爸爸是漁販,每天載著漁貨到台南販賣,養活一家大小。家裡的經濟並不寬裕,身為老么的李明濱讀小學時天天打赤腳,上了初中第一天才知道「原來上學要穿鞋、爬上二樓教室不用脫鞋」,但他聰明又用功,初高中都考上第一志願的台南市中與台南一中,1969年的大學聯考,更考上台大醫學系。

小村裡出現了第一個上台大的孩子,更何況是醫學系。放榜的那天,鄰居向爸爸道賀,爸爸嘴上只是淡淡地「喔」了一聲,連鞭炮都沒放,但他知道父親是驕傲的,更承諾自己要繼續用功,以後當醫生,榮耀父母。

剛進台大不久,西洋思潮正風起雲湧進入台灣,李明濱讀到一本佛洛依德的著作「夢的解析」,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心理學,彷彿進入一個神奇的新世界;同一時間學長帶他參加學校的佛學社團「晨曦社」,他很意外佛學有許多概念如存在、孤獨、生死和心理學相通,尤其「心經」短短的二百六十字,更深刻觸及人的認知與意念,讓他很是著迷。

李明濱(中)從小不但成績好,也樂於教導同學,台南一中畢業後順利考上台大醫科,成了小村裡的驕傲。(圖/李明濱提供)

父親驟逝 祖母的無助與無望

心靈上的探索才剛踏出步伐,但在現實生活中,李明濱卻遭遇艱難的人生大課題。大二才剛開學,遠在家鄉的父親突然腹痛送醫,因胃潰瘍緊急開刀,李明濱緊急返鄉,父親已昏迷;幾天後,父親因術後感染而過世,享年才59歲。

身為醫學生的李明濱,心中很多疑惑,但更多的是感傷,尤其面對高齡祖母,全家上下沒有人敢跟她說實話。之後的兩三年,每當她問起兒子在哪,家人總是不斷騙她:「伊去台北」、「伊去看病」,後來祖母似乎猜出真相,卻佯裝不也不再追問,只是日益沈默,鬱鬱寡歡,最後連飯也不吃,鎮日臥床,在父親走後4年,離開了人世。

「我後來才明白,祖母那時已是憂鬱症,人生無助、無望…」身為醫學生的李明濱更發現,面對生命的重大失落,很多人和祖母一樣無法甚至拒絕承受。

但在死亡來臨的當下,該如何告知家屬真相?告知之後又如何給予心理支持?身為醫者,除了治療生理的病痛,醫療與科學又能提供怎樣的心靈協助?雖然還未找到答案,但這些疑惑卻在年輕的李明濱心中,悄悄迴響。

翻譯60萬字「自我的掙扎」 奠定人生基石

與精神醫學的因緣,逐步牽引著李明濱。

大四時他主編「台大醫訊」,在一次訪問精神科住院醫師林克明學長時,接觸了新佛洛依德學派,更點燃他心中對精神醫學的探索熱情。林克明給他一本著名心理分析學者、新佛洛伊德派的領導人物卡倫.荷妮(Karen Horney)的英文原文書「精神官能症與人性的成長」(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譯為「自我的掙扎」)。

這本書是荷妮畢生論述的總匯,分析人性發展過程中遭遇的一切困難,在自我追尋時的掙扎,並提出樂觀積極的解決方法,如何認識自我與實現自我,建立健全人生,引導自我走上光明的坦途。

對精神醫學的一股熱情,李明濱為了看懂這本書,解開心中的迷惘,他費時2年,一字一句完成60萬字的中文翻譯。「暑假的時候我每天就抱著我的遠東英漢大辭典,翻譯的時候有一種Horney就在面前在跟我講話的感覺,幫我打下了很大的基礎。」

土法煉鋼花了整整2年,李明濱將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這本巨著翻譯成中文,不但打下了他精神醫學厚實的基礎,也幫他賺到了結婚成家的基金。(圖/李明濱提供)

當他將完成的稿件拿給老師看時,老師先是一副「你在跟我開什麼玩笑?」的表情,接著則是驚喜交加。「陳珠璋教授後來不但協助我校閱,幫我寫了新書出版的推薦序,實習醫師結束後也通過評審給我機會進入神經精神科。」翻譯這本巨作影響他極深,引領他從此真正大步走進心身醫學的殿堂,更決心將一輩子都奉獻給這門專科。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幫李明濱賺到6萬元的版稅(當時他每月住院醫師薪資是五千元),成為他結婚成家的基金,娶了小他三屆的台大學妹,為他奠定了人生的另一方基石。

恩師陳珠璋教授(左)是引李明濱進入神經精神科的領路人,更是他的證婚人。2007年,時任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的李明濱在醫師節晚宴上,親手頒贈了「服務滿60年」的獎狀給當時高齡86歲的陳教授,李明濱也向老師看齊,將一直在第一線照顧民眾健康。(圖/李明濱提供)

不得已的謊言:「我在腦科,專門醫頭痛睡不著」

1976年,李明濱台大醫學院畢業,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當住院醫師,當時患者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憂鬱、焦慮、失眠、眼睛乾澀等,因為自律神經失調的「精神官能症」;二則是語無倫次、出現幻聽等精神分裂症(現已改稱為思覺失調)。

當時台灣還沒有「精神疾病」的概念,甚至認為「精神病會傳染」。

這群人不只被視為「神經病」、「瘋子」,還會遭到歧視、驅趕,污名化非常嚴重。因此除了一路支持理解的妻子外,李明濱起初根本不敢讓其他親人知道自己選了這一科。

尤其是父親過世後,長兄如父,比李明濱大上20多歲的大哥一路栽培他、關心他,但當大哥每回問起他在哪一科時,他總是唬弄說自己在「腦科」、「幫病人醫治頭痛和睡不著」。

甚至連醫界同仁也會對神經精神科「另眼看待」。李明濱苦笑回憶,有幾次和其他科的住院醫師聚會,當他一說出自己在神經精神科時,氣氛瞬間凍結,「他們都以為我聽他們講幾句話就會被看透心理,或被當作瘋子,而怕得不敢多說話。」

嚴重的污名化與迷思,讓李明濱都不敢跟家中的人承認自己是精神科醫師。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台灣對精神疾病雖然還無法做到不歧視,但也能正視原因,逐漸了解與接受。(圖/林建榮攝)

然而,再多的歧視和冷眼,也澆不熄李明濱對心身醫學的熱情和決心,精神科雖是一條寂寞的路,但他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被理解認同的一天。

尋找守門人,做最堅強的後盾

除了誤解,李明濱發現另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年的台灣社會,一般人沒有憂鬱症、焦慮症的觀念。

「病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症狀來掛號,胸悶看胸腔科、頭痛看內科、胃痛看胃腸科…但很多憂鬱、焦慮、恐慌的病人在各科繞來繞去,都找不出病因,沒人知道可以去看精神科。」因此他決定主動出擊。

當時民間遇到類似的情形,第一個反應就是去廟宇找乩童,所以李明濱很有興趣與他們互動,邀請他們擔任第一線的「守門人」。

「哇,你救人救很多耶!但要是你遇到那種打人的、自言自語的、傻笑的啦,那個現在吃藥會好耶,你可以叫他來找我。」李明濱操著流利的台語在廟裡泡茶,用易懂的方式跟他們說明醫學的幫助。

他不斷地抽空走訪社區,拜訪廟宇,請他們跟民眾們科普。推廣也逐漸出現成果,某次門診快結束前,忽然一群六七個人出現說要看他,「原來他們是某廟宇的乩童指示他們要來北部看精神科,神明最後指名要看李明濱。」

他還分享,多年前明華園歌仔戲團當家小生孫翠鳳整天心悸、頭痛、胃痛,提不起勁,但她看遍各科,檢查報告都「正常」,直到有人建議她去看精神科的李明濱,才查出原來是恐慌症合併憂鬱症。「一開始我不認識她,初診時她只有說她的職業是藝術表演者,後來看到電視介紹才知道她很有名。」李明濱談起這段緣分的開端。

之後孫翠鳳遵照李明濱的醫囑按時用藥,調整生活作息和心情,加上家人支持和陪伴,終於找回健康。她不止四處演講分享自己的經歷,後來更擔任憂鬱症代言人,鼓勵有憂鬱傾向的人及早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她告訴李明濱:「得了憂鬱症,我才知道原來心理會影響生理,要就醫、要吃藥,而且我們會好起來…」
孫翠鳳是明華園歌仔戲的掌門人,也是台灣歌仔戲文化的重要人物。她在李明濱的幫助下,壓力造成的恐慌症與憂鬱症都獲得良好的控制。康復後她更主動擔任憂鬱症的代言人,鼓勵有同樣症狀的人一起面對原因,積極治療。(圖/聯合新聞圖庫)

深知「心」與「身」會相互作用,李明濱化被動為主動,走出診間積極與第一線的「守門人」合作,並扮演背後關懷與支持的角色,在病人最需要關心的時候看見他們發出的訊息,提供醫療協助,成為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推動精神科照會制度 投入心身醫學

就像孫翠鳳的例子,李明濱說,當年他剛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時,在臨床上看到的不只是精神分裂症(現稱思覺失調症),而是看到愈來愈多病人有精神官能症與心身症(心理相關之身體疾病),時稱腦神經衰弱。「身心本來就是一體的,心理的壓力會給生理帶來不適,而生理的病痛也會對精神造成傷害,所以要全面性的去檢視。」

他擔任總醫師時,台大醫院正開始積極推動「照會精神醫學」,也就是當病人治療疾病過程中合併有嚴重精神問題或衍生睡眠、情緒問題時,該科醫師要照會精神科,提供身心照護的醫療資源。例如癌症患者因擔憂病情而出現嚴重的壓力或憂鬱時,如果沒有精神科醫師協助處理,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狀況,甚至病情。

當時台大醫院大概有1000張病床,李明濱是精神科唯一一個照會醫師。他每天在不同科別到處穿梭,處理各式各樣的狀況。曾有心臟病患者才剛開完刀,病情明明逐漸好轉,卻突然哭泣不止,李明濱會診後才發現原來是血中鈉含量過低引發的情緒失控;還有腎臟病人突然胡言亂語,緊急照會才發現病人幾乎量不到血壓,以致引發意識障礙。

「總醫師時期雖然很累,但一年看了幾百個病人,讓我功力進步很大,我也更明白生理與心理之間的關聯。」

照會醫師更常處理的另一個難題是「病情告知」。李明濱說,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人和家屬,他常思索如何告知?如何協助他們面對難關、走出心靈重創?尤其他常想起阿嬤過世前幾年的模樣,因為心情憂鬱導致身體每況愈下,家人們著急難過卻無能為力。現在自己身為醫師,更要用同理心和專業資源,溫柔撫平病人和家屬的傷痛。

1980年,台大醫院讓神經精神科各自獨立,正式成立精神科。李明濱也在一年多後前往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研究心身醫學。他說,這趟進修讓他進一步確實了解心身醫學正是「全人醫療」,可以和其他科別合作,為病人提供身心合一的醫療照護。

成為主治醫師後,李明濱(中)更有系統地建構精神科照會制度,之後更推廣到全院。他與各科定期討論如何共同關懷照顧病人。如截肢、器官移植、癌症與愛滋病等病人都需要專業的諮詢,甚至不孕症也跟壓力息息相關,需要精神團隊的介入。(圖/李明濱提供)

改革醫學教育 人文關懷優先

返台後,李明濱決心以心身醫學為職志。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臨床照會經驗中,他發現到一件事——很多醫師的醫術和專業雖強,但往往只看器官的病變,卻不曾看清病人和家屬心中的「感受」。

有一次,一位心臟病患者裝了葉克膜仍不幸病逝,就在加護病房外,面對淚流滿面的家屬,主治醫師一開口卻是:「這次使用葉克膜,全部費用30萬元,健保不給付,你們得自費…」。

李明濱很感慨:「醫學教育不該只是傳授技術,更需要人文關懷」。1991年起,他升任台大醫學院教授,嗣後當時的醫學院院長謝博生邀他投入醫學教育的改革,希望在醫師養成的過程中,注入「以人為核心」的觀念,讓每位台大醫學院學生未來披上白袍時,都有一顆關懷的心。

然而,改革並不容易,尤其在台大這座不容挑戰的白色巨塔裡,少數教授級資深醫師,已習慣在病人面前展現高不可攀的權威架勢。但李明濱沒有辜負謝博生的請託,他耐心說明,全力規劃,不久後台大醫學院新設「社會醫學科」,還成立院級的「共同教育室」,李明濱都擔任第一屆主任,前者在教學內容中強調「醫病溝通」與「醫療倫理」等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後者則是協調全院,一起推動教育改革。

投身心身醫學、促進醫學教育改革,李明濱成立了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中心,親身示範何謂醫者的人文關懷。他也因此獲頒教育部的特優教師獎、衛生二/三等獎章、總統府三等景星勳章、醫療奉獻獎、健康促進貢獻獎等榮譽。(圖/李明濱提供)

一聲招呼 醫病關係的美好起點

李明濱更一遍遍在課堂和診間提醒學生,病人是「人」,醫病之間是平等的雙向溝通,而非上對下的單向指令。醫師即使有高度專業,但每個患者或家屬也有各自的尊嚴、利益和價值觀,「我們彎下腰,多付出一點關懷,病人的心情就會大轉彎。」其實他說,「以病人為師」是他最大的喜悅。

他常說一個故事,以前有個學生當住院醫師時,為一位住院年長癌末病患抽血,但因對方血管太細,學生悶不吭聲又是綁緊又是拍打,弄得滿頭大汗抽了十幾次卻還是以失敗告終,搞得患者抱怨連連,氣到向院方投訴,還說不要再看到那位醫師。

後來換了前面那位醫師的同班同學去抽血,進門後他先跟病人打招呼:「李太太,我是李醫師,今天過得怎麼樣啊?我來給你抽個血好不好?」一句問候換來病人開心的笑容,哇啦啦回答一大堆,醫病雙方心情都放鬆了下來。後來抽血還是不順利,當醫師越來越緊張,沒想到病患居然安慰他:「你慢慢抽,我不怕痛,我血管本來就比較細。」

「同個病人,同樣抽血不順利,結局卻完全不同。人文關懷其實再簡單不過,就是把病患當成一個『人』,讓病人感覺被尊重、被關心。」

學生廖士程醫師也曾這樣形容李明濱:「老師不只是拍拍病人肩膀說聲:『你好辛苦啊,加油!』而是能準確地以同理心面對個案,讓他們將積壓的情緒與不滿發洩出來,解開心中的死結。」

設計心情溫度計量表 帶領病人自覺

推動醫學人文教育改革的同時,李明濱也沒有落下自己在心身醫學專業上的研究。他觀察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病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生病了。

「感冒會咳嗽、流鼻涕,但心情不好是很主觀的事情,很難自我察覺,也沒有工具去了解自己的內心狀態跟憂鬱的程度。」

因此,他引用了Leonard R. Derogatis博士所編著的精神症狀量表(SCL-90-R),將滿滿90道題目配合本土與實務濃縮成只有5題的簡式健康量表(BSRS-5),更與團隊花了數年時間進行臨床研究來證明其可信效度,最後將其稱呼為「心情溫度計」。

五道題目,只需短短的一分鐘就能快速地檢測自我身心狀況,讓抽象的心情,具象成可評估的分數,並讓患者自己與醫療人員可以立刻發現問題,幫助了許多憂鬱無助的人即時接受了專業治療,成為「自殺防治守門員」最重要的一步。

短短五題的心情溫度計,包含睡眠、緊張、憤怒、憂鬱、攀比等幾個評估面向,不只簡單好用,更有堅實的臨床醫學數據證明,是幫助病人自覺最重要的工具。(圖/林建榮攝)

深入基層 建立憂鬱症防護網

從推廣心身醫學,到醫學人文教育改革,推出心情溫度計,李明濱的努力日漸有了成果,台灣社會逐步正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醫師和民間組織開始對患者付出溫暖與關懷。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造成2415人罹難、11305人受傷、5萬棟房屋全倒、5萬棟房屋半倒的重大傷害,不少民眾心理都產生了創傷。李明濱擔任心理衛生小組召集人,帶著精神科醫師團隊前進災區關懷民眾的心理健康狀況,「但奇怪的是,我們的攤位鮮有災民過來,而隔壁的收驚攤位卻大排長龍。」

李明濱馬上跟隔壁攤位打好關係,請他們擔任守門人為民眾做第一線的諮詢:「晚上會不會緊張到失眠?有的話要不要順便去隔壁看一下,填一下心情溫度計?」這個小插曲這也讓他再度體悟,即便已經把門診搬到民眾面前,直接敲門進來尋求幫助的人還是很少,需要他們所信賴的人幫忙推一把。

他想到,20年前他剛成為精神科醫師時,曾借助宗教團體的力量,深入社區與廟宇合作。是否還有一群人,了解患者家屬的心情與需求,也能說動家屬將病人帶到醫院的診間呢?

921大地震、SARS、八八風災…重大災難即使已經事過境遷,但留下的壓力與陰影還是會造成壓力症候群、憂鬱症等精神症狀。圖為921時李明濱深入災區照顧民眾,並在事後舉辦了「災後的心理復健」座談會。(圖/聯合知識庫)

2001年,他結合各方資源,成立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目標是推動建立「憂鬱症防治照護網」。

「當時台灣很多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80%的自殺死亡個案,在過世前一年雖然曾經到醫療診所就診過,但只有50%看過精神科。」李明濱感慨道。

相比20年前,醫療資源已經更為豐富,開業診所林立街頭,醫師們也普遍受到患者敬重。他希望教導基層醫師認識憂鬱症,讓他們都能擁有診斷與發現憂鬱症的能力,成為幫助病人們敲開精神科門診的那個人,共同建立起一張憂鬱症防治的大網,避免造成更多遺憾。

這份信念和做法引起當時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邱淑媞的高度肯定,2003年力邀他出任台北市立療養院院長,推動建立社區憂鬱症共同照護網,強化與一般醫療網之合作,搶救許多在情緒幽谷的患者。

2005年,李明濱又出任台北醫師公會理事長,2007至2013年更成為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他站上更大的戰場整合資源、落實理念,協助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前身)規劃設立「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讓自殺與憂鬱症不再是不能說的祕密,讓病人盡早接受治療。台灣每年的自殺死亡數也從2006年的最高峰4406人開始逐步下降,2010年起,自殺更跌出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外。

從科內到全院的照會醫學、醫學人文教育改革、心情溫度計、打造憂鬱症防護網、接任市立療養院院長、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全聯會會長…努力了數十年,李明濱扭轉了國人對精神疾病的認知,並創立全國性的「自殺防治中心」,讓陽光照亮憂鬱患者的人生。(圖/林建榮攝)

點一盞燈 讓醫病溝通有溫度

「我推動自殺防治,不只是搶救生命,而是為了建立人文關懷的醫療環境。」

回頭看這些成果,李明濱念茲在茲仍是人文關懷。他力推十多年的「自殺防治法」,終經總統於2019年6月19日公佈實施;該法開宗名義的第一條也正是以關懷為基礎。

他堅持,只要醫師心存人文關懷,醫病溝通便有了溫度,便能在病人心頭點亮一盞燈。

李明濱尊重各種宗教信仰,也時常應邀參加演講與講座。圖為法鼓山辦的「你可以不必自殺」座談會,邀請導演吳念真、聖嚴法師、作家黃春明用不同的角度一起討論。(圖/聯合知識庫)

就像他行醫數十載,即使行政工作忙碌無比,在門診面對病人卻始終是他最喜歡的事。他至今每週仍有門診,一個下午至少要面對50多位病人,嚴重的有人外遇、有人刷爆卡,輕度的也有人擔心兒子考不上大學、煩惱女兒成天玩手機。

曾有位80多歲的病人,原本病情控制得很好,卻誤信了鄰居的話擅自停藥而發病,半夜衝到陽台上正當要跳樓之際卻忽然想到:「我明天跟李醫師還有約,要跳也要跟他講完再跳!」

到了門診時老先生邊說邊哭,李明濱發現他自行停藥後,不但沒有絲毫不耐或責罵,反而向老先生道歉:「是我沒跟你說清楚隨便停藥的後遺症,真歹勢…不要怪鄰居,怪我沒有跟你說清楚啦!現在你知道不能停藥了,回去要好好吃藥,而且答應我一定要再回來門診看我喔…」

短短幾句話,李明濱放下身段輕聲呵護,讓患者沒有自責,不但答應「好好吃藥」,更做了「回來複診」的約定,建立起人際連結,阻止了悲劇發生。

「只要抱著正向的態度,不批判、不下指令,而是用鼓勵、關懷和同理心與病人溝通,讓他們看見希望,他們就會配合治療,人生可以重現曙光。」

但他也提醒,精神科醫師時常要接收到病患的情緒與故事,難免會受到影響。只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同理(empathy)非同情(sympathy);視病猶親(friendly)但非親(friend)。」態度超然,就能站在專業的角度,更好地去幫助他們。

最後一哩路:自殺防治學雜誌

從一個不敢向家人明說的神經精神科小醫師起步,李明濱努力了近半個世紀,為台灣的精神醫學、心身醫學、醫學人文教育,從荒涼沙漠走出了碧草如蔭。

71歲的他現在依然為憂鬱症防治努力,自殺防治學會今年4月推出全新刊物「Journal of Suicidology (自殺防治學雜誌),為更多專業精進的研究,建構一個永續經營的平台。

「這也是最後一里路,要把台灣本土的經驗,推出去讓全世界知道。」李明濱的臉上難掩自豪,而他眼底燃燒的熱情與使命感,一如46年前那個不畏人言的小醫師,始終閃亮,永不熄滅。

71歲的李明濱每日依然為了心身醫學而努力。他將以資訊交流為主的《自殺防治網通訊》轉型為學術型的《自殺防治學》雜誌,希望將其打造為精神醫學的重要醫學期刊。他也鼓勵後進們踴躍投稿,讓台灣的成功經驗能與全世界分享,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圖/林建榮攝)

李明濱

MING-BEEN LEE, M.D.


台灣精神醫學拓荒者,一生倡議並實踐心身醫學,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現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自殺防治醫學會理事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高雄茄萣漁港小村長大的李明濱,考上台大醫學系後深深對心理學感到著迷,大五時他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翻著字典將60萬字的心理學巨著《自我的掙扎》翻譯成中文,奠定精神醫學的基石。

成為精神科醫師後,他體會到心理、生理之間深切的關聯與影響,因此積極推動全人醫療的心身醫學,打造精神科照會制度,並推動醫學人文教育改革。

率領團隊打造「心情溫度計」,串連基層診所建立起憂鬱症防護網,並獲任命為台北市立療養院院長,此後又獲選為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他又接受衛生署委辦成立「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扭轉國人對精神疾病的認知,讓憂鬱症患者及早被發現,並協助建構自殺關懷訪視系統,推動人人是守門人理念,2010年終於讓自殺跌出十大死因之外。

著有《解憂診療室》、《精神醫學小百科》、《醫學人文饗宴》、《壓力人生:情緒管理與健康促進》、《實用精神醫學》、《精神醫學新知》等書。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入於圍棋,出於醫學

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來 

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 

從「換手」到「變臉」

郭耀仁,奇幻的「醫」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