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溝通

不婉轉

請原諒我的直接。醫病溝通一直是門學問,甚至是藝術。我在學醫的時候,常被教導要婉轉地讓病患與家屬瞭解病情,不宜用太直接尖銳的字句刺激家屬。所謂的「刺激」,當然不是挑釁或與家屬吵架,而是用很直接的方式來說明可能的不良結果…我常被教導必須讓病患「慢慢」理解與接受病情…

Read more

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

自從因公費下鄉服務後,從醫學中心離開到了區域教學醫院,病人族群由中壯年人而變成了以高齡長輩為主,而長輩們常有較多的共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等),也需要更用心地以晚輩對待長輩的心境來服務病人及追蹤病況….

Read more

從住院中到出院後的照護——認識個案管理師

近十年來,醫院裡面出現了一類同樣身穿護師服的個案管理師,他們所做的事是走進病室,坐在病人及家屬的身旁,給他們合適的衛教指導與建議、適時幫忙聯繫他們所需要的社會資源或照顧資源,病人出院後,讓病人及家屬能有可以諮詢疾病照護問題的管道,提供這些不同於一般臨床護理師的服務。

Read more

醫人醫心

「 即使治療不成功,家屬依然感謝你。」今天聽了一場前輩的演講,除了他的研究歷程、臨床工作歷程之外,他的投影片上有這麼一句話,這是前輩的終極追求。我深深地被這句話給感動,能夠做到這樣的境界,那真的是醫療這門藝術的極致。

Read more

講實在話

我在當學生的時候,曾經上過一堂課叫「醫病溝通」,裡面談了很多病情解釋的技巧,包括如何宣布壞消息,以及要有同理心等等…其中有一次讓我印象深刻,老師說:「盡量不要在病人面前提到『死』這個字,或是用『死』來威脅病人,這會讓病人覺得我們在詛咒他。」

Read more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二十多年癌症治療的經驗,讓郭于誠醫師深刻體會到患者和家屬是醫者最好的老師!好醫生除了醫「生」之外,還要能醫「死」!醫生不是神,無法預知病患的未來,但醫者可以成為診間室的一盞溫暖的光,陪伴病患與家屬面對未知的恐懼,甚至走完「善終」的道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