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皇Po-Huang Lee, M.D., Ph.D.

李伯皇,現任義聯集團醫學及生物科技發展委員會主委、前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是台灣肝臟手術的權威;肝臟移植是他的專長,不僅一手建立台大醫院的肝臟移植團隊,也啟動多項開創性手術,諸如完成台灣首例肝臟和腎臟同時移植的手術、台灣首例無心跳捐肝者手術等。

Read more

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 

李伯皇,現任義聯集團醫學及生物科技發展委員會主委、前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是台灣肝臟手術的權威;肝臟移植是他的專長,不僅一手建立台大醫院的肝臟移植團隊,也啟動多項開創性手術,諸如完成台灣首例肝臟和腎臟同時移植的手術、台灣首例無心跳捐肝者手術等。

Read more

甘願做戇人:良醫牧師謝緯的醫療交響曲

隱身在台灣歷史中到處行醫的謝緯醫生傳記《甘願做戇人》,謝醫生幼時重病許諾「願意獻給主用,至死後已。」而痊癒,遠渡重洋考取醫師證照,回到台灣以醫慕道,足跡遍及雲、嘉、彰、南,與「臺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生共同治療烏腳病,是當前收錄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作品,最適合透過本書讓大眾了解這位獨特的良醫牧師。

Read more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 高醫大登場

逾千名專家齊聚探索治療新發展與未來趨勢

由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及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共同主辦的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3月23至24日在高醫大登場,主題聚焦在融新匯舊和科技醫療創新的角度上,尤其AI科技在消化醫學的運用。這次活動聚集了逾千名國內外消化系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包括AI科技在消化醫學的運用、免疫細胞治療及微生態在癌症治療及再生醫學的新進展,以及胃道腫瘤、膽胰臟疾病、B肝、C肝治療等消化系醫學最新進展與觀點議題。

Read more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系列報導7

細數高醫

2024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3月23及24日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行,國內外醫界群賢畢至,並非偶然。創立於1954年的高醫,至今已經邁向70個年頭,多年來高醫不僅是大高雄及南台灣的醫學重鎮,卓越的學術研究成果及臨床上精湛醫術,一校五院的高醫體系,早已成為台灣醫界享譽國際的重要指標。

Read more

台灣十大癌症死因 消化系疾病囊括四項

逾千名學者3/23-3/24齊聚高醫探索保肝護腸健胃新趨勢

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中,消化系疾病占了四項,包括大腸癌、肝癌、胃癌及胰臟癌等,其中大腸癌更長年高居男性癌症死因榜首,發生率為亞洲之冠。如何保肝、護腸又健胃,成為民眾關心的問題。逾千名國內外消化系專家學者,今齊聚高雄醫學大學探討消化系醫學最新發展趨勢,期能幫助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

Read more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系列報導6

未來10年消化醫學的進展

台灣的消化系醫學,在肝臟、胃及腸道的研究及臨床成果,一直都有很好的傳承。未來10年消化醫學,勢必朝向精準醫療和智慧醫療發展。透過基因研究、微生物分析等技術,更容易理解消化系疾病的發病機制和個體差異,實現精準治療和預防。同時,AI在影像診斷、病理分析等領域的應用將提高診斷準確性和效率,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創新,像是微型胃視鏡等技術,將使治療更為輕便和無創。

Read more

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近年因為參與緩和安寧團隊的關係,會遇到病人因疾病快速惡化,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要面臨生命走到末期。這時候你會看到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幸福」,是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礎上。雖然理智上都知道人生無常,可是當事情發生到我們頭上的時候,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Read more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系列報導4

先進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治療的最新進展

幽門螺旋桿菌療法日新月異,高除菌率為治療的最主要目標,目前台灣醫師發明的最新「高劑量小餐包療法(BAP)」,只使用單一抗生素,除菌率達98%、且低副作用,期望未來可能成為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方法,達到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讓胃癌絕跡的目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