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於圍棋,出於醫學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來 

文/邱文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上了建國中學高中部以後,遇到圍棋四段的老師,自幼就喜歡玩思考性遊戲的他跟著老師學圍棋,愈學愈喜愛,愛到欲罷不能,於是就完全沈迷於圍棋的黑白子世界裡,幾乎是到了「荒廢課業」的地步。

「我一度很想成為職業棋士,進日本棋院,後來了解棋院只收14歲以下的院生,只好作罷。」周德陽笑談這段陳年往事,伴隨著一陣陣宏亮的哈哈笑聲。

隨著時間的流轉,很快地來到了高三,想到升學在即,他才「幡然醒悟」,開始努力唸書,考進了私立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現今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簡稱北醫)。

之所以大學聯考會選擇醫科,是因為父親早逝,辛勤努力工作的母親又罹患心臟病,從小就很會讀書的周德陽希望將來能夠當上醫師,好好照顧家人的健康。

周德陽幼時家住台北市大同區,初中及高中都念建中,大學新鮮人的整整一年都在北醫度過,第二年重考,進入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現今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從此展開了他40多年的醫學人生。

話題再回到影響周德陽至深的圍棋。圍棋的長與寬各有19條線棋秤,共有361個交叉點,變化多端,厲害的高手大概也只能算出之後的二、三十步,因此棋局永遠超過人能掌控的範圍(如今AI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了,顯現科技的長足進步)。

「當年我迷戀圍棋,真的是廢寢而忘食,每天勤於打譜,已經到了能夠覆盤一百多手的程度。」回憶起當年的棋力,周德陽還是些許的得意。

覆盤是指對局完畢後,複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討局中著法的優劣與得失的關鍵,棋手的覆盤力包含了記憶、推理、毅力、耐力和體力等多種能力。

 一封信 牽動周德陽的醫師職涯

「後來會去讀陽明醫學院,實在是個意外!」周德陽笑著說,回想當年,有幾位同學嚷嚷說要重考,還吆喝一起去報名,「他們都上補習班,我邊讀北醫邊準備。」後來分發上陽明醫學院,「這不是我重考的第一志願,但因為接到當時陽明醫學院院長韓偉的一封來信,於是我決定到陽明註冊」,也因而改寫他之後的人生。

1975年,研究內分泌醫學、原任中原大學校長的韓偉,受聘為陽明醫學院首任院長,首創以公費制度培育醫師的制度──畢業學生必須在偏遠地區服務兩年。就在那一年,陽明醫學院首度招生,韓偉院長在信中談到對年輕醫師的期許,提到台灣有許多「無醫村」需要熱血醫師的服務。周德陽讀著信,當下燃起了一股熊熊的熱情,懷抱著「有為者亦若是」的理想,「幾乎是衝動地進入了陽明醫學院」。

在九年院長任內,韓偉以“we are second to none”(我們是首屈一指)來勉勵全校師生,期許每位陽明的學生都具有「陽明精神」──視服務為天職,效法史懷哲的醫德,推動榮譽制度與不吸煙運動,在台灣醫學界獨樹一格。他更以基督徒的精神身體力行,與第一屆的畢業學生組成「陽明十字軍」,在1978年踏出的第一步,是一起到台灣偏遠地區服務,在恆春基督教醫院執行臨床工作半年。

45年來,「陽明十字軍」推廣理醫學人文不遺餘力,並曾分別針對癌症、高血壓與糖尿病、精神疾病做衛教工作或家訪篩檢,得到社會的普遍肯定與讚揚,還曾榮獲醫療奉獻獎、大專青年社會服務獎等榮譽。

周德陽同樣抱著「病人優先」理念投入偏鄉醫療,畢業後到嘉義榮民醫院服務,挑了神經外科最具挑戰性的領域,除了擅長腦瘤、脊椎手術、中風治療之外,近年則專注於腦癌的治療。他說,因為惡性腦癌治療最困難,癌細胞長得太快且易復發,「我希望能為這些病人多做些什麼。」

因緣巧合 成了內外兼修的醫師

周德陽記得,1984年到嘉榮報到時,院長邊看著他邊皺著眉頭說:「我要內科的,退輔會(榮民醫療體系的上層機關)怎麼會派一位外科的?」但都人已經來了,而且是上層派來的,總不能「駁回」。於是,醫院告訴他洗腎室缺人,要他去報到,就這樣陰錯陽差,他成了嘉榮有史以來第一位正式醫學系出身的外科醫師,而且在嘉榮兩年,還拿了一張腎臟科的專科醫師執照,成了「內外兼修」的醫師。

台灣洗腎人口眾多,號稱「世界第一」,擁有腎臟專科醫師的執照很「值錢」,但周德陽的思考很前瞻、樂於挑戰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工作起來是「拚命三郎」 。1986年,他給自己一個更大的挑戰──從外科跨入神經外科領域。「腦是個未知數,有無限的可能……」。

周德陽提起當年的決定,眼神透露著堅毅,「台灣的神經外科才剛起步,但我看到的是無數病人的需求,以及未來醫學發展的想像空間。」

他接著說道,腦神經科學和他年少喜歡下的圍棋,在邏輯思維上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下圍棋需要步步為營的縝密思考,舉棋落子間,受到「讀秒」的時間限制,心思細膩且眼明手快,是棋中高手的必勝關鍵,腦外科醫療也是如此。「尤其像是面對動脈瘤的時候,好像是在拆定時炸彈一樣,你只有三分鐘的時間……。」

圍棋造就周德陽的全局觀

雖說圍棋一度讓周德陽「荒廢」高中學業,卻「養成」了他快速判斷和精準決策的行事風格,更「造就」了他觀照全局的思辨能力與人生觀。

喜歡下圍棋的人都很熟悉「金角銀邊銅肚皮」這個棋諺,說明「角」、「邊」和「中央」在重要性上的排列順序,以拿棋子要圍住12目地為例,圍「角」占空所需要的棋子數最少,只需8 顆──成本最低且立即的效益最大,圍住「邊」需 12 顆,次之,圍住「中央」則需 18 顆,再次之。

用在周德陽的身上,如果當初他在嘉榮好好做一個腎臟專科醫師,就好比是占據了「金角」一樣,得到的實際利益最大,但他勇於「棄子取勢」,捨棄容易賺錢的腎臟專科,還從外科跨足神經外科,挑戰難度更高的腦部手術,甚至是個人化的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等。這就像《圍棋十訣》裡面所謂的「棄子爭先」──在下棋時,捨棄眼前既有的幾目棋子,先手下更大的棋或圍更大的地。

棄子,要求下棋的人要有長遠的目光和全局的觀念,不能只顧一點,要講究互相配合,不計一城一池的得失以換取總體的勝利。這看似簡單的作法卻飽含著豐厚的哲學觀,也體現了比如「先與後、捨與取、局部與全局」等重要的人生觀。

開腦手術 為病患拚一線生機

回到台灣神經外科的發展沿革,1959年施純仁醫師與鄒傳愷醫師協助台北榮民總醫院開設神經外科專科,各醫學院選派實習與住院醫師到三軍總醫院及榮民總醫院接受神經外科訓練,成為台灣神經外科領域培育的重鎮。1984年王有智接任神經外科主任,也積極培訓人才,1990年借調台中榮總,周德陽成了他的得意門生。周德陽從此開啟了神經外科的視窗,之後許多醫師不敢開的腦部手術,他總是全力以赴為病患拚出一線生機,因而曾被病人讚揚是「救世的菩薩」。

1991年,周德陽獲得到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進修的機會,UCSF的神經外科,當時是美國最熱門的科系之一,他在那裡不眠不休地用心學習,不僅在醫療專業上學到一身本領,更以美國教授的敬業態度和認真精神為師:比如早上六點開始查房,教授一定準時出現,門診超過中午,通常只是吃顆糖繼續工作。

誠如英特爾公司創辦人、素有「矽谷之父」之號的已故安迪‧葛洛夫(Andrew S. Grove)所說:「唯偏執狂得以倖存!」受到UCSF教授的薰染和啟發。

周德陽對於醫療工作的熱情,也已經到了近乎「偏執」的狀態。四十多年來,每天工作平均 15小時,好比在台中榮總的 12年期間,他開刀或門診之後,馬上鑽進實驗室,然後就忘記了時間,「出來後發現外面已空無一人,我常常是最後關燈的人。」

2005年4月在美國紐奧良「全美神經外科年會」會場,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數千位受邀醫師坐滿會場。周德陽是大會論文的發表人之一,在此之前,獲此殊榮的台灣前輩僅有三位。那一天,全場醫師分享了他「內視鏡腦血塊取出術」成就。此一創新手術讓腦部傷口從15公分改良到3 公分,比傳統手術足足縮小5倍,手術後遺症大幅減少,造福了數百位年齡從21歲到85歲的出血性腦中風患者。

出血性腦中風約佔中風患者的四分之一,但致死和致殘比例各高達三分之一,換句說說,手術後,平均每三個病患中就有一人死亡、一人有殘障的後遺症,僅有一人能夠恢復正常。傳統開腦取出血塊的手術,即使救人性命,但是傷口長達15公分,又必須全身麻醉,對那些上了年紀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較不適合。

傳統內視鏡手術需在手術部位打三個洞,但周德陽的「內視鏡腦血塊取出術」,為了讓內視鏡等器械進入腦部,特別研發出直徑僅0.6公分的管套,套管在靠近腦部表面時,可撕開,像釘爪般固定,讓內視鏡器材進入,再以吸取的方式取出血塊,僅需一個3公分的傷口,即可迅速將壓到腦神經的血塊清理乾淨,患者不必剃光頭,無法全身麻醉的患者也可以在接受局部麻醉後手術,傷口小,對腦部的破壞也少,手術後留下的後遺症比傳統手術更是大幅的減少。

接掌中國附醫 全方位施展抱負

2009年8月1日,周德陽就任中國附醫院長。為能迅速了解各科室的業務,他利用科部門例會檢討的機會,一一與各科部同仁見面晤談,配合各科別,有時運用7點的晨會,有時找中午的時間,有些則安排在黃昏,因科制宜,長達一個月的見面溝通會議,讓每一位同仁都能充分表達意見,同時也能感受到新院長的用心和理念,進而建立全院的共識,全方位推廣院務,全力塑造中國附醫的特色。

如果說周德陽是匹千里馬,那麼中國附醫董事長蔡長海就是伯樂。2001 年,蔡長海榮任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以來,秉持求好求真的態度,以果斷明快的決策風格,時而動之以情、時而喻之以理的領導技巧,在一張一弛之間,大開大闔推動中國附醫的變革與擴張,打造出兼具高效率和高品質的醫學中心。

「董事長以其卓越的領導力,吸引許許多多優秀的醫師到中國附醫服務,並激勵他們共同為理想打拚。」周德陽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如此推崇蔡長海董事長。

周德陽認為,經營醫院的核心在於人才和專業,提升服務品質是運營醫院最基本的要求,至於醫院最終表現優劣的決勝關鍵,則在於專業程度的高低。隨著醫療科技的一日千里、機械材料的日新月異,優秀的醫師一定要兼具創造性和理想性,前者在醫學專業上能夠時時精進,後者在醫治病人時能夠刻刻以人為本。

自從周德陽就任院長以來,就一直配合蔡長海董事長擘劃的宏圖大略與發展藍圖,一步一腳印地深耕精耘,版圖與日俱增、規模逐年擴大,目前在台灣僅次於長庚醫療體系,而且具體建樹頗多,舉其犖犖大者,包括:

◇2009年,引進全球第一台640切斷層掃描儀,在於速度超快及大範圍掃描,以彌補64切的不足。

◇2010年,通過美國JCI國際醫療評鑑認證、獲評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2010年,經營陽光精神科醫院。

◇2012年,通過高齡友善醫院認證。

◇2013年,榮獲醫院評鑑優等教學醫院評鑑合格;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正式營運。

◇2017年,榮獲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獎」;負責的南投信義鄉雙龍部落日托中心揭牌;癌症中心大樓與急重症中心大樓開幕啟用,住院容量增為 2,111 床。

◇2018年,榮獲外交之友貢獻獎;通過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評核(TTQS)金牌;通過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評鑑;,榮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智慧醫療標章」;藥劑部、護理部、教學部、內科部腎臟科、資訊室、醫療品質部等團隊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內科部、藥劑部等醫療團隊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銅獎」;新竹附設醫院開幕。

◇2019年,與微軟進行LOI交換。

◇2020年,通過「穆斯林友善環境認證」。

◇2022年,取得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BOT經營權,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

◇2023年,與台灣微軟聯手共創「智海系統──生成式語音智慧醫療」;榮獲 Newsweek 評比「2024 世界最佳智慧醫院」臺灣前二強;榮獲《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數位轉型領袖等三項大獎;與 Google Cloud 合作建構全方位「AI 輔助醫師(AI-assisted Physician)」;「眼耳鼻喉科醫學中心大樓」啟用。

◇2024年,榮獲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簡稱為HIMSS)全球智慧醫院前三強。

從「問應手」談棋道管理學

前面提到蔡長海董事長在管理上的一張一弛,讓周德陽聯想到圍棋的「問應手」──試探對方應對的著手,亦即當棋局陷入膠著階段時,有時候棋手會暫時離開眼前的戰場,到棋盤的另一處著上一手,看看對手會如何因應,是一種把局面搞得複雜化的戰術,同時也具有消耗對手思考時間、增加心理壓力的效果。

「問應手」應用在人際溝通、商業談判上,也是一種開放式、具有創意的技巧。事實上,一般人熟知的《圍棋十訣》: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和勢孤取和,應用在商業經營、行政管理,乃至於兵戎戰場之上,都有其相對應的重要意涵與對策。

在台灣,有不少卓越的企業家是圍棋的高手,像前矽品科技董事長林文伯、前聯華電子董事長曹興誠、中環董事長翁明顯,以及東和鋼鐵董事長侯貞雄等,而且棋如其人,比如:曹興誠棋風有霸氣、翁明顯愛打游擊戰、林文伯以全局為重。

周德陽的棋道則是「隨機應變、觀照全局」這八個字。因為隨機應變,應用在行政管理上,他不會固執己見,若有更好的意見,他可以即時接納並予以修正;因為觀照全局,他在下重大決策之前,會先審時度勢,沙盤推演出最好和最壞的情況及其因應的利弊得失,同時在想好目標和退場機制之後全力以赴。

此外,周德陽的圍棋全局觀也具體應用在醫學專業上,不僅「內外兼修」,還廣泛涉獵基礎醫學和生物科技,包括:參與主持國家級的臨床卓越研究中心,大力推動AI在醫療上的多元應用、腦癌疫苗的創新與研發,以及免疫細胞療法的鑽研與推陳出新,在在都著力甚深、貢獻卓越。

回首前塵,自從周德陽上大學之後,早已棄圍棋從醫學,但那黑白子的種子早已銘刻入心,至今如影隨行,仍然深深地影響他的醫學視野與人文情懷!


周德陽

DER-YANG CHO, M.D.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台灣神經外科專家,被譽為腦科治療的先鋒。他的醫學生涯始於國立陽明醫學院,並曾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深造,專攻神經外科,帶回創新的醫療技術與典範。醫學之路上,周德陽的人生充滿轉折。高中時期對圍棋的痴迷,這段經歷磨練了他的全局觀和決策能力。他的圍棋經歷不僅讓他在醫學領域中能快速做出精確判斷,更培養了他面對複雜手術時冷靜與精準的心理素質。

作為院長,周德陽不僅專注於醫療技術的革新,更推動醫院文化的建設。他重視醫德與榮譽制度,並致力於提高醫院整體服務品質。在他的領導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了多項國際認證,並積極推廣智慧醫療與人文關懷。透過全方位的專業深耕與創新應用,周德陽不僅是醫學界的佼佼者,更是一位深具影響力的醫療領袖,持續為台灣醫療事業貢獻己力,致力於提升偏鄉與全國的醫療水平。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用心傾聽,溫暖陪伴

陳乃菁,失智照護不孤單

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 

從「換手」到「變臉」

郭耀仁,奇幻的「醫」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