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到底想說什麼?了解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

我在醫院工作其中一項是處理病人意見反應,其中有讚美肯定也有抱怨建議。在讚美部份,都是肯定醫護人員在照顧盡心用心而且親切溫暖;抱怨部分,大約六成跟工作人員的語言表達或肢體動作讓病人感受不佳有關。我察覺到因為攸關「人命」,雙方的標準都比較高一些。

Read more

【徐克宇專欄】運用智慧醫療照護科技完善ESG企業社會責任:社會價值及交換

對於社會參與和公益服務方面的報告,一般企業多以投入的金額、物资和人力的數字做表述,然而更好的方式是能對投入資源所產生的服務數據,社會影響力和效益,給予更具體的呈現和評估。要達到這個目標,可能需要做長期的投入,才能顯現足夠的證據和效益,所以企業做公益服務也是需要有長期規劃、策略和方法的,而不是出錢處理就好了。

Read more

新光人壽攜手數位人道協會

遠距照顧鳳林長者健康

鳳林鎮路途遙遠,過去要幫老人家安排健康課程時,機構都要去學習不同技能教授給老人家,對長輩們的健康促進效率其實不高。所幸透過數位人道協會導入「WaCare遠距健康照護平台」和健促管理師的服務,有1700多位專業講師提供不同領域的線上課程,終於能輕鬆安排課表,將心力專注於長輩的照護上。

Read more

鄉村衛生所醫師人力規劃芻議:偏鄉教學醫院衛星計畫

衛生所招募不到醫師,主因應是:診療業績績效不佳。1980年時,我國執業西醫師僅11,743人,2020年已達51,237人,鄉村地區醫師人力普遍大幅改善。衛生所診療業績不佳,並非與開業診所的競爭激烈,以新竹縣北埔鄉為例,全鄉居民8,604人,僅有一間診所,一位資深醫師苦撐…..

Read more

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

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子,都將被口罩蓋上、被酒精浸潤。新冠疫情是一齣歹戲拖棚的病毒變異大競賽。原本預期疫苗上市、接種疫苗、疫情結束,一切回歸正常。但新的變異株一次又一次出現,我們只能不斷調整目標和行動。本書是一個台灣的流行病學專家,用台灣這片土地的語言所寫。

Read more

企業捐贈南投遠距照護設備 推動偏鄉智慧照顧 ESG 計畫

此次ESG醫療公益計畫「照亮健康之路」,由優盛醫學科技、健康聯網、如影優活公司及台灣遠距之愛公益聯盟,共計捐贈量測設備 20 套「醫生馬上看」軟體與視訊衛教課程給南投縣政府,政府與民間單位攜手合作,將遠距照護服務實際投入至南投縣各偏遠鄉鎮,提供民眾即時的健康關懷。

Read more

皮膚利什曼病:巴基斯坦奎塔市的病患故事

皮膚利什曼病是一種因沙蠅叮咬而感染、導致皮膚病變的疾病。像阿米娜的右臉頰上就長著大片的皮膚病變。「阿米娜大約是在7個月前受到感染發生皮膚病變的。」無國界醫表示「她臉上長著約5公分寬的痂和膿包,每天都得來門診接受清理和治療。」

Read more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楊友仕,醫學傳承的真義

「教學是最重要的事,我一定要先把學生教好,帶領他們投入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礎,這樣臨床服務自然能會有好的結果。」楊友仕強調,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傳承」,「一定要把最好的東西一代代傳下去,當師父的絕對不要留一手,學生比你好,比你厲害,有什麼關係?」

Read more

楊友仕

YU-SHIH YANG, M.D., Ph.D.

台灣生殖醫學先驅,現為輔大醫院婦女醫療副院長,發表論文逾300篇。成功完成台大第一例試管嬰兒、冷凍卵子試管嬰兒等重大成就。曾任亞太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生殖醫學會等理事長,推動台灣婦產醫學發展。40多年來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婦產科醫師,守護台灣婦女健康,助不孕家庭圓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