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楊友仕,醫學傳承的真義

日本作家山崎豐子的名著《白色巨塔》,展現醫局的權力鬥爭與傾軋,以及師生較勁的恩怨情仇;但在台灣,有醫者願窮一生之力培育人才,溫暖無私,視傳承為終生使命。

楊友仕是前台大醫院婦產部主任與台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目前是輔大醫院副院長,也是台灣婦產科醫學界的權威。而他的「權威」,一方面來自生殖醫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另一方面來自他40年來為台灣培育一代接一代的傑出婦產科醫師,桃李滿天下。

「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超過我,」他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是傳承的意義,醫學才會進步,人類才會更好。」

回顧數十年的教學研究生涯,楊友仕堆滿笑意,「在台大大半生,徒子徒孫真的不少。」2016年他從台大退休後,轉任到輔大成為醫學院的教授與輔大醫院婦女醫療副院長,理由很簡單,「因為這裡可以繼續教學。」他說。

岳父引領,走上生殖醫學路

1951年楊友仕出生於台北萬華,六位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五,從小聰穎會唸書,一路考到建中、上了台大醫學系。畢業後他在澎湖陸軍裝甲部隊擔任醫官,服完兵役進入台大婦產科,開始了住院醫師的訓練生涯。

1978年台灣與美國斷交,國內爆發移民潮,楊友仕那一期原本共有四位婦產科住院醫師,第二年一下子走了兩位,到R3(第三年的住院醫師)時更只剩下他一人待著,四個醫師的工作量全部靠他獨自撐住。之後升上總住院醫師時也是如此,以往每年都會有兩位總醫師,但輪到他時不但只剩他一人,在人力短缺的狀況下他扛下這個責任足足兩年!但楊友仕把吃苦當吃補:「往好處想,我做的多,學的自然也最多,訓練最紮實。」

1982年楊友仕升任主治醫師,隔年結婚。他的岳父是台大醫學院婦產科李鎡堯教授,也是台灣最早投入生殖醫學的醫界泰斗。當時生殖醫學的焦點在不孕症的治療與研究,楊友仕自然而然跟隨岳父的腳步,走進生殖醫學的世界。

土法煉鋼,台大第一例試管嬰兒

1970年代起,人工生殖在全球方興未艾,1985年全台第一例、亞洲第二例試管嬰兒在台北榮總誕生。台大醫院受限於經費少,無法進口先進的儀器,醫師也難以出國學習技術,因此遲遲未有突破。但先天條件不好卻阻擋不了團隊的決心,院方第一步先成立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在李鎡堯領軍下,終於在1987年2月成功誕生第一例試管嬰兒。

楊友仕回憶說,這起成功案例其實全靠土法煉鋼。產婦是李鎡堯的病人,患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不孕需要開刀。楊友仕試著在手術前先用排卵藥讓病人增加排卵,等到卵泡夠大時再安排手術,並在手術同時取出兩顆卵子。但因為台大沒有經費購置專門的胚胎培養箱,他只好改用一般孕婦做羊膜穿刺時使用的羊水培養箱和羊水培液來培養。

取出的兩個卵子受精後,胚胎很快分裂為四個細胞,要趕在兩天內植入子宮,否則無法繼續成長。但當時病人剛開完刀不能下床,醫護人員只能用推床把她一路推到羊水室,在推床上植入。

更難的是台大沒有專門的胚胎植入導管,楊友仕只好改用18號靜脈導管代替,吸附胚胎後經陰道放入病人子宮。「我想既然人的血管可以用,子宮應該也可以試試看。」即使事隔35年,楊友仕提起當時過程依然歷歷在目。

克服重重難關後,這位婦人成功著床懷孕,1987年順利剖腹產下台大第一例試管嬰兒,實現成為人母的心願。

學成返台培育人才,帶領台大起飛

成功創下歷史紀錄,楊友仕雖然開心但不自滿,深知台大要長遠發展人工生殖醫學,不能繼續土法煉鋼下去,而要用科學、系統的方式。不久後他遠赴美國加州大學Irvine分校附設醫院學習試管嬰兒技術,歷時一年半。用功的他在進修期間發表一篇關於人類精子體外受精功能的論文,刊登於重量級的美國生殖醫學會雜誌Fertility and Sterility,是台灣醫界極難得的成就。

1989年2月,38歲的楊友仕學成返國,並升任為副教授。他不只帶回很多新的技術,並開始為台大培育生殖醫學人才,台大生殖醫學中心也以驚人的速度突飛猛進。他和劉志鴻、連義隆、何弘能等幾位醫師並肩作戰、合作無間,1989年成功誕生台灣第一例冷凍胚胎試管嬰兒,1990年也幫台大婦產部正式分出「生殖分內泌科」次專科,楊友仕開始更有系統性的訓練Fellow(研修醫師)。

另一個讓楊友仕驕傲的成果,是成功完成台灣第一起輸卵管胚胎植入(TET)。他解釋,一般試管嬰兒是取出精子和卵子在體外受精,經過兩天受精卵發展成胚胎後再植回母親子宮,但在一般正常的受孕過程中,胚胎一開始其實是在輸卵管形成,五天後才自然進入子宮。因此台大團隊便試著把人工受精的胚胎放在輸卵管內,也就是給它原本應有的最適合環境。

而這項技術的成功,大大提高了受孕率,台大累積一、二十例的成功案例後,TET的技術也快速在台傳播、推廣,造福更多不孕夫婦。

推動研究多元化 學生各有專精

一次次的進展,燃起楊友仕和台大團隊無比的熱情,1995年他升任教授,進一步思考台大在人工生殖醫學領域的未來發展。

「台灣不能只是關心試管嬰兒的技術,不能只看到成不成功、一年有幾例。試管嬰兒只是一個治療的步驟,重要的是要去探討更多背後的原理。」他堅持唯有研究才能帶來更多的突破和進步,這才是醫學的意義。

為此,楊友仕規劃台大婦產科內的「研究多元化」,與每位fellow討論、規劃不同的主題與領域,要他們分工研究,而不是人人都集中做同樣的事情。他告訴fellow:「要把視野打開,即使看似微小的項目,都能為醫學創造極大的價值。」

接下來幾年,每位醫師紛紛在不同的研究主題產生出令人欣喜的結果,例如陳思原的顯微操作技術及冷凍卵子、陳信孚的胚胎幹細胞建立及臨床應用、趙光漢的胚胎著床之機轉、吳明義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陳欽德的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之機轉與臨床應用、楊政憲的子宮鏡手術及子宮內膜病變研究、陳美州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系列研究等等。人工生殖領域的探索不只越來越深入,面向也越來越廣。

而且他不但帶領學生們分工學習,還訂下「資源共享」的原則,領導團隊的創造最大利益。他解釋,例如吳明義要做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研究,需要觀察腹水細胞的免疫變化,但如果只靠吳明義自己的病人,一年可能只有五六例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沒有足夠的腹水細胞供他做研究。於是楊友仕要求團隊所有醫師,一旦收治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都要幫吳明義留腹水」,這樣一年便有五十、上百例,才能快速帶動研究的進展。

這在當時是極為創新的做法,但事後證實的確給台灣的生殖醫學帶來飛躍性發展。更讓楊友仕驕傲的是,每個學生因為學有專精,又互相協助,台大婦產部從此有如定錨的船艦,從此在學術汪洋中堅定前航。「就像陳美州做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系列研究,拿到博士學位,到現在還在投入這項研究。」說起學生,楊友仕非常欣慰。

別怕學生比你強

楊友仕坦言,在生殖醫學界,外界常聚焦在試管嬰兒的成功與否,但那只是臨床成果。他常跟學生說,台大醫院的三大任務是「教學、研究、服務」,這也代表了他心中的優先順序。

「教學是最重要的事,我一定要先把學生教好,帶領他們投入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礎,這樣臨床服務自然能會有好的結果。」

而且楊友仕傳承的,不只是醫者的專業技術,更是身教與風範,以及對醫學教育的使命。他強調,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傳承」。「一定要把最好的東西一代代傳下去,當師父的絕對不要留一手,學生比你好,比你厲害,有什麼關係?」所以他一定讓學生盡量去發揮、去精進,做為一個領航的老師或婦產部的領導者,「我一定要讓年輕人出頭!」他說。

師生合作 台灣第一例凍卵試管嬰兒

近年在生殖醫學界風行的凍卵技術,也是在楊友仕領航下,師生聯手的跨世紀成就。

楊友仕的學生、台大婦產部主任陳思原,20多年前便投入冷凍卵子的研究,楊友仕常帶著他參加國際性的生殖醫學會,吸收新的知識及發表相關研究。陳思原說,2000年楊友仕從歐洲生殖醫學會看見卵子冷凍技術朝著「玻璃化冷凍」的方向前進,覺得大有可為,於是叫他加快進行玻璃化冷凍的研究,結果大大提升了卵子的存活率及紡錘體的回復。

2002年,台大誕生台灣第一例凍卵解凍後再受精的試管嬰兒,正是楊友仕和陳思原合作成功的案例,產婦是楊友仕的不孕症病人,凍卵操作則由陳思原負責。楊友仕開心地說:「我和學生一起合作,這比我個人成果更驕傲。」

楊友仕也說,當年完全沒想到冷凍卵子技術後來會因時代變遷而變得如此熱門,猶記得當時還曾有人質疑他,有冷凍胚胎就夠了,幹嘛還需要冷凍卵子?他說,當年投入凍卵研究,首先是來自宗教的考量,因為冷凍胚胎被視為「生命」,信奉天主教的不孕症病人不能做冷凍胚胎,但可以做冷凍卵子。另一個出發點則是為了有生育意願的癌症病人,讓她們化療之前可先凍卵。

這項研究成果也讓陳思原獲義大利著名卵子冷凍專家PouCu教授特別邀請,在國際會議做專題演講,創新的觀點大受國際學者讚賞。之後他又受美國著名學者Tucker及Liebermann邀請,撰寫生殖醫學冷凍學專書的卵子冷凍章節,將台灣的臨床經驗及研究成果,傳播到全球醫界。

諄諄教誨,一生受用

在學生心中,楊友仕的傳道授業有如一生受用的寶藏。前新光醫院婦產部主任黃建榮是楊友仕帶領的第一位fellow,很難忘年輕時為了練習TET,楊友仕放手讓他連續嘗試了十幾例,才終於成功。

他說:「失敗的案例對我是極大的壓力,但楊教授並未斥責半句,只是和我檢討做不好的地方,鼓勵我繼續學習。他總說:『只要成功一個case,信心自然會產生』,這種寬宏的氣量,就算今日我已是別人的老師,也難以做到。」

楊友仕在臨床上細膩且超群的開刀技術,也毫無保留的教給學生。在台大擔任主治醫師時,住院醫師都很喜歡上他的刀,因為可以從中學到許多功夫。黃建榮就記得教授曾告訴住院醫師們,他每開一台刀,下班後都會在腦海中將手術過程複習一次,想想看當中有哪個步驟出了差鍇,哪個環節可以做得更好。

楊友仕也常常鼓勵學生:「珍惜每一次上刀的機會,多思考、多看老師如何處理各種併發症,這樣才能成為一個master,而不是一個醫匠。」黃建榮說,老師的諄諄教誨成為他一生的習慣,每天下班時必定回想當天所做的治療有没有不完善之處。

以酒會友 溫暖豪爽

白袍下的楊友仕,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還是學生心目中的「暖男」老師。許多學生說他從來沒有架子,當住院醫師每周檢討會議被總醫師、主治頭師「炮轟」時,他會出手解圍;當學生們陷入研究瓶頸苦悶傍徨時,他會加油打氣。他彷彿有一種天生的朝陽性格,為辛勤苦學的年輕醫師們,帶來和煦明亮的光。

早在多年前楊友仕剛自美國學成返台時,在台大醫院婦產科嚴格忙碌的臨床與研究歲月中,不論是主治醫師、住院醫師,甚至到台大代訓的他院醫師,只要與他共事過,都很難忘記他在工作之餘舉起酒杯的豪爽溫暖。當時白天大伙兒常一起為病人奮戰,下班後就到小麵攤,來上一瓶烏梅酒加西打,搭配著最庶民的水餃和滷味談天說地。

楊友仕會教大家划酒拳,一群青壯年的醫師們,拋開白天的壓力,大家邊喝邊划,high到不行,直到微醺再回產房值班室睡覺,隔天一早又繼續聚精會神投入工作。

他的體貼和風趣,總為緊張的實習醫師和住院醫師們抒壓解憂,也成為他們日後回憶年輕歲月時的美好篇章。黃建榮就記得,以前每屆實習醫師結業時,住院醫師都會請他們喝酒吃飯,慰勞他們的辛勞,有一次碰到一組「很厲害」的實習醫師,竟然把住院醫師全灌醉了!「楊教授知道後,隔週帶著陳祈安主任、連義隆醫師和全體住院醫師再次挑戰實習醫師,最終當然是將實習醫師灌倒了!」

之後十餘年,楊友仕陸續出任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亞太婦產科醫學聯盟理事長,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日本、韓國醫界建立極深厚的友誼。白天忙碌於嚴肅的學術會議,晚上就是各國醫師們把酒言歡的時光。「有一年到京都開會,一個晚上我們把旅館的啤酒全部喝完。」他連忙點名,「除了我以外,還有黃建榮、何弘能、陳思原、陳信孚。」

許多醫師更記得楊友仕的海量。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南郭綜合醫院總裁郭宗正與他相交30多年,兩人常一起出席國際學術會議,記憶裡從未見他醉過,還能「以酒會友」在國內外結交許多知心好友。最難忘有一次在國際會議之後的宴會:「一個人挑戰七位韓國醫師,把對方全部擺平後,楊教授仍然老神在在。」

這份發自真心的爽朗和溫暖,讓楊友仕的學生和夥伴們看見白色巨塔裡最特別的風景。而且他重視家庭,在台大擔任生殖內分泌科主任時,每年為生殖内分泌科同仁舉辦家庭旅遊和聚餐,讓平日辛苦忙碌的醫師們帶著家人出遊同歡,足跡遍布台北近郊到宜蘭、花東,打造大家庭般的感覺。多年後每位醫師翻看著老照片回憶起來,總會想起他帶隊時的身影,就像一位溫暖的大家長。

以研究理論為基礎 代代相傳

從傳道授業到生活點滴,從師徒傳承到團結一心,楊友仕不論是擔任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或是後來升任婦產部主任,帶領台大團隊跨越一次次關卡,為台灣的人工生殖醫學帶來許多全新的突破,這份努力也為台大生殖團隊換得國家級的肯定,2012年榮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攀上了巔峰。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堪稱台灣生技醫療領域的奧斯卡獎,台大是全台灣生殖醫學界第一個得獎的團隊,也就是代表著「台灣第一」。楊友仕回想當年台大生殖團隊資源不足和土法煉鋼的歲月,閃亮的獎座映著他臉上驕傲的光,「我們雖然比別人起步晚,但20多年的追趕和努力,終於有了最棒的成果。」

除了團隊有成,楊友仕大半生獻身研究,也寫下台灣醫學史上的耀眼篇章。多年來,他在SCI國際醫學雜誌發表論文逾三百篇,2007年獲台大醫院頒發當年傑出研究貢獻獎。

獻身醫學教育大半生,楊友仕在台大前後共訓練了30位fellow,如今遍布全台各地的醫療院所,不論是研究教學或臨床服務病人,都在生殖醫學的領域發光發亮,同時教出更多新一代的醫師,開枝散葉。

「我最自豪的不只是學生們很優秀,而是他們面對醫學的嚴謹慎重,堅持以實證與學術研究為基礎,任何治療技術或處置一定有事實根據,也就是有紮實的學術論文證明其效果。」

他也語重心長的說,可惜現在台灣醫學資訊浮濫,甚至有些醫學上的處置偏向經濟考量,以商業利益為導向,而非研究證實的理論導向,部分技術和處置對病人沒有實質上的效果,卻誇大不實。

例如曾有不孕的病人問他:「吃雞精是不是會增加排卵?」他立刻要病人別相信這些毫無根據的說法。這也讓他深思,當病人把希望託付給醫師時,身為醫者絕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要對病人諄諄善誘,面對一切檢查都正常的不孕病人,要教他們別迷信補品偏方,也不一定非做試管。

「只不過有些年輕醫師認為這是趨勢,對病人無害,就可以做。」楊友仕說,雖然時代不同了,但醫者該堅持的就要堅持,「當然,這也是老師的責任,身教最重要,我的學生都要把這份嚴謹的理念傳承下去。」

一字一句,白袍下的決心,從來不變。楊友仕終生為師,未來的日子裡,他還會繼續傳承這份信念,要讓更多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在醫學的路上踏出堅實的每一步。


楊友仕

YU-SHIH YANG, M.D., Ph.D.


台灣生殖醫學先驅。曾任台大婦產部主任,現為輔大醫院婦女醫療副院長。

於試管嬰兒萌芽時期即投身研究,發表論文逾300篇,成功完成台大第一例試管嬰兒、冷凍卵子試管嬰兒等重大成就。

曾任亞太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生殖醫學會等理事長,推動台灣婦產醫學發展,並分別獲頒韓國婦產科醫學會(KSOG)榮譽院士及日本婦產科醫學會(JSOG)榮譽會員,代表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發聲、發光、發熱。

40多年來除了臨床服務外,更以言教、身教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婦產科醫師,守護台灣婦女健康,助不孕家庭圓夢。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用心傾聽,溫暖陪伴

陳乃菁,失智照護不孤單

入於圍棋,出於醫學

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來 

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