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銘哲

MING-JER TANG, M.D., Ph.D.

醫學教育家、前成功大學教務長、前東海大學校長、詩人。湯銘哲無論談吐或為人處事皆充滿人文素養,在獨特的領導哲學下,成大傷口中心不只做醫學研究,還有對病友的愛與價值。他也呼籲更多企業一起加入傷口中心的行列,讓愛永續,也讓世界上「最困難的傷口」,能永遠被溫暖呵護。

Read more

AI時代的科學寫作

OpenAI公司的ChatGPT軟體橫空出世,引發一波浪潮。ChatGPT能與人類對話,還能根據上下文進行互動,幫忙查找資料、整理分析,甚至撰寫商業郵件、專業文章與電腦程式。全球各界熱衷嘗試應用,討論熱烈,咸信為可能取代Google搜尋的革命性產品。

Read more

「稻香樂齡音樂學堂」開幕 北榮首開日照機構音樂治療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表示,失智症會影響記憶、思考及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而認知功能逐漸退化為失智症的主要症狀。團體音樂治療則可提供長者們社交互動的機會,適當地抒發情緒,減緩焦慮、壓力,改善憂鬱,轉換為正向的心情;在長者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也可提升其自我掌控感與成就感。

Read more

安寧病房新幫手 輔助治療犬受歡迎

安寧病房專為末期病人提供身體、心理、社會、靈性的全方位照顧。為了提供更好的照顧,台北榮總「大德(安寧)病房」、大德安寧療護發展基金會與台灣導盲犬協會合作,讓「導盲犬」轉職的「輔助治療犬」Oba,陪伴照護病人,成效良好,如今正將此一照護模式向其他醫院、社區據點及長照機構等推廣中。

Read more

類小鎮的晚輩醫師——最純樸的醫病關係

自從因公費下鄉服務後,從醫學中心離開到了區域教學醫院,病人族群由中壯年人而變成了以高齡長輩為主,而長輩們常有較多的共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等),也需要更用心地以晚輩對待長輩的心境來服務病人及追蹤病況….

Read more

長庚醫療體系簽署「永續倡議書」

TAISE董事長簡又新說,長庚身為全國最大規模的醫療體系,背負照護全民健康重任,在甫獲2022「亞太頂尖永續長獎」程文俊主委的帶領下,願意公開承諾推展各項ESG作為,不但立下各醫院表率,也期盼號召更多醫療體系共同響應,齊心為2050淨零轉型努力。

Read more

賴比瑞亞|學習與癲癇共處

癲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腦部功能失調,會反覆發作。儘管癲癇無法治癒,但透過治療能使大多數人的癲癇發作受到控制。然而,並不是每個有癲癇的患者都能獲得照護,視乎居住地區,他們之間的治療差距可以很小,也可以非常巨大:平均而言,有些只有10%,或有些多達75%的癲癇患者未經治療。

Read more

賴春生

CHUNG-SHENG LAI, M.D., Ph.D.

世界知名整形外科大師、醫學教育家、登山家。出身苗栗農家,因鄉下醫療資源不足而起行醫救人之心。在燒傷治療、肢體重建、糖尿病足等各大領域皆有重大貢獻,並在眼瞼下垂/痙攣術式上屢做突破,被收錄至整形外科教科書。20多年前即以人本概念進行醫學教育改革,培育英才無數,春風化雨,生生不息。

Read more

醫師病人化,病人醫師化

賴春生,用雙手打開病人的視野

「醫師病人化,病人醫師化」一直是賴春生奉行的圭臬。他認為一個良醫一定要有同理心,「醫師治病不能只看疾病本身,還要深入瞭解疾病背後的問題,包括病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經濟狀況及求醫動機等等。醫師要多站在病人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幫助他們遠離病痛,這就是醫師的『病人化』。」

Read more

從殊途走向療癒:精神分析躺椅上的四個人生故事

本書是沃爾肯的精神分析專著,同樣體現出融合多元觀點的精神。在四個完整的案例故事中,不僅突顯出精神分析解決不同類型心理疾患時的魅力,更勾勒出一個經驗豐富的分析師,如何在多元的精神分析世界中自在漫遊,將紛繁的臨床資料轉換成富有深意、引人入勝的故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