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濱MING-BEEN LEE, M.D.
台灣精神醫學拓荒者,一生倡議並實踐心身醫學,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現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自殺防治醫學會理事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率領團隊打造「心情溫度計」,串連基層診所建立起憂鬱症防護網,扭轉國人對精神疾病認知,讓憂鬱症患者及早被發現,推動人人是守門人理念,2010年終於讓自殺跌出十大死因之外。
台灣精神醫學拓荒者,一生倡議並實踐心身醫學,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現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自殺防治醫學會理事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率領團隊打造「心情溫度計」,串連基層診所建立起憂鬱症防護網,扭轉國人對精神疾病認知,讓憂鬱症患者及早被發現,推動人人是守門人理念,2010年終於讓自殺跌出十大死因之外。
2001年,李明濱成立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目標是建立「憂鬱症防治照護網」。「當時台灣很多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80%的自殺死亡個案,在過世前一年雖然曾經到醫療診所就診過,但只有50%看過精神科。」李明濱感慨,「我推動自殺防治,不只是搶救生命,而是為了建立人文關懷的醫療環境。」
2019年我簽下短期合約,加入無國界醫生(MSF)。當時正值拉薩熱高峰期,團隊需要照顧病患的支援人力。2018年,奈及利亞這個區域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拉薩熱疫情。許多醫護人員因為無法獲得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冒著生命危險照顧患者,有些人甚至在服務期間死亡。
民以食為天,但是食以安為先。進食所需的吞嚥動作,牽涉口腔、咽喉及食道的功能,需要很複雜的肌肉共同運作,如此嚥下的食物才能走該走的路。隨著年紀增加,神經肌肉退化或疾病影響,吞嚥困難,如鯁在喉,讓進食不再理所當然的順暢,吞嚥可能成為壓力來源,甚至變成無形的殺手,造成吸入性肺炎,後患無窮。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住院病人無法開放親友探病,而照顧者需要採檢確定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才能陪病照護。有些病患因此缺乏親友的探視,甚至沒有家人陪伴住院照顧的病患也較以往常見,有的時候減少了與病人的親屬溝通的機會,所以家屬可能容易產生誤解,或是對病情急轉直下的錯愕及遺憾。
2019年全美竟多達530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更不幸的是,同年8月開始一連串的「電子煙相關肺傷害」通報事件,直至2020年2月止,美國官方共通報2807位住院確診病例,半數以上住進加護病房,其中逾八成為35歲以下年輕人,最終68人死亡。
「差不多第五次開始,我就決定把內視鏡倒過來,坐著開刀。」林承家這個「倒著開刀」的決定,就好像在說「我今天想用倒車的方式去醫院上班」一樣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他卻非常篤定:「內視鏡倒過來後影像不會左右顛倒,操作更直覺;坐著開刀不會因為疲倦而影響精密度,病人的安全也更有保障。」
凡事喜歡做好事前準備,在投入的領域中灌注熱情、不斷創新、追求極致。2013年習得「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後,改造操作方法省下50%手術時間,並將器材壽命從2例提升到200例,大幅降低手術成本,震撼全球泌尿醫學界,吸引全國、世界各地醫師前來觀摩學習。
臺大醫院從1964年派出利比亞醫療隊開始,參與國際醫療交流已逾半世紀,見證了台灣的醫療外交,如果沒有留下紀錄,可能只是一些人的回憶,但是寫下來,它就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參與國際醫療交流,不只是協助政府達成外交任務、增進台灣能見度,也是善盡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