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補助好孕到 茂盛醫院攜媽媽寶寶歡慶爸爸節

文/茂盛醫院

政府推行試管補助方案已屆滿2年,催生超過1萬多個新生兒。期間茂盛醫院幫助不孕夫婦送出4156件試管補助申請案、懷孕數1585,整體懷孕率超過6成。適逢88節,院長李茂盛邀請獲補助當上爸爸的試管家庭回娘家同慶佳節,看見這群超人爸爸們育兒付出的心力,特別贈予超人裝、肌肉舒緩噴劑貼布、嬰兒便便小輪車等育嬰神器,希望助他們一臂之力。

5位爸爸帶著太太、寶寶開心切蛋糕同歡,爸爸們也輪流發表為人父的感受,對太太、醫師表達感謝心情,他們也謝謝政府的德政,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希望未來再領試管補助拚二寶。

現年42歲廖小姐結婚7年,曾吃中藥半年調理仍沒懷孕,因先生大她16歲,兩人去年求助試管教父李茂盛院長。由於夫妻倆年齡偏高,精、卵品質都並非處於最佳狀況,在開藥調理後,幫廖小姐取得14顆卵子、培育出8顆胚胎。經「胚胎影像即時監控系統(T/L)」、「電腦AI人工智慧系統」演算後挑出2顆特優等胚胎,有1顆著床發育。懷孕初期廖小姐和先生同時確診,但她不敢吃藥怕影響胎兒,幸好病情輕微、寶寶安然無恙,在今年6月產下重達3400公克的健康男寶。老來得子的廖先生說,對生小孩抱持隨緣態度,但太太很希望有孩子,在試管療程中很多打針、吃了很多苦,非常心疼,他對太太道出感謝之意,並在育兒的路上充份參與以分擔她的辛勞。對於衛福部實施試管補助方案,第1次申請就拿到10萬元補助的廖先生還建議政府要繼續實施以造福更多夫妻。

結婚1年的呂小姐現年35歲,曾自然受孕的她,胎兒卻在6週失去了心跳,去年求助茂盛醫院陳忠義副院長。陳忠義說,在開藥調理後取出10顆卵,從中培育9顆胚胎,並用「第4代試管療程」篩選出1顆特優等,植入後即順利著床。邱先生說,太太在孕期吐得很厲害,吃不下食物,瘦了7公斤,生產時也痛到爆青筋,幫不上忙的他全部看在眼裡,但也只能在一旁加油打氣,直到重達3480公克的兒子娩出才鬆一口氣。他說當了爸爸覺得一切都很夢幻,激動地對太太說:「辛苦你了!」因試管補助方案,呂小姐拿到政府給予35歲以下第1次申請者10萬元的滿額金,夫妻倆都非常開心,也想再拿補助生二寶。

41歲的楊小姐和大她12歲的先生結婚2年,因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尋求李俊逸醫師診治。李醫師採用「第4代試管療程」第1次就幫楊小姐取得11顆卵,從中培育出5顆胚胎後,經PGS檢測卻發現全部染色體異常。後續再取得14顆卵,培育出5顆胚胎,其中2顆正常,有1顆順利發育,直至今年5月初產下重達3080公克的健康女娃。圓了求子夢的夫妻倆很感謝李醫師的卓越醫術。父親張廖先生說,他在學習如何幫忙太太打針時其實很害怕,後來就練得很順手。目前全心全意當奶爸,夫妻倆抱女兒抱到都得媽媽手,他們申請3次試管補助共得到10多萬元的補助,謝謝政府幫助他們減輕經濟壓力。

37歲的林小姐曾在別的地方接受試管治療失敗,2年前到茂盛醫院找林秉瑤醫師做積極治療。2次取卵手術只培育出4顆胚胎,經採用「第4代試管療程」後在第2次植入胚胎即順利著床發育。前年6月產下重達2540公克的健康男寶。林先生說,夫妻倆很感謝醫師的精湛醫術,10年的等待一切都值得了。過往試管療程失敗時他曾安慰太太不一定要生孩子,但反而惹太太更生氣,所以他改口說:「就算把錢花光,也要繼續療程,太太才破涕為笑!」現在他變成兒子的大玩偶,真正感受到愛的力量,很感謝太太帶來的世上最珍貴的禮物!林小姐第1次申請補助也順利拿到10萬元滿額金,她期待未來生二寶時再有好孕氣。

黃小姐已有一個4歲女兒,想生二寶的她曾再度受孕,但產檢時發現染色體異常而引產,之後就一直未能受孕。去年經游姿寧醫師解說試管療程後,決定再次展開求子之路。游姿寧幫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黃小姐取得43顆卵,但只能培育出7顆胚胎,經採行「第4代試管療程」將其中最好的2顆胚胎植入就順利著床,並在今年6月產下分別重達2900、2720公克的龍鳳胎。鍾先生說,想幫大寶添伴的心願終於在太太的辛苦打針與懷胎之下順利如願。還說,包尿布、洗澡、餵奶都難不倒他,目前夫妻倆都請了育嬰假要照顧雙胞胎跟大寶,也獲得政府的10萬元試管補助。

李茂盛強調,台灣少子化及晚婚晚生情況嚴重,鼓勵結婚超過半年尚未自然受孕的夫婦要儘快求醫,國內人工生殖技術全球頂尖,還能申請衛福部國健署的試管補助,呼籲國人善加利用。

李茂盛最後表示,很榮幸擁有婦幼跨科醫療團隊的茂盛醫院能協助這5對夫婦完成為人父母的心願,所謂「先生緣,助人福」,病人可在各科找到有特色且適合自己的醫師,陪同在求子之路上邁向成功、在育兒路上得到強力後盾,讓自己的家庭更有愛的力量,茂盛醫院也會持續陪伴所有的不孕家庭。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東莞台心醫院攜手臺中榮總救治重症台商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 高醫大登場

逾千名專家齊聚探索治療新發展與未來趨勢

113年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系列報導7

細數高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