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醫師的認知或認識,總是停留在身上穿著白袍或掛著聽診器,或者使用醫療器材耐心幫病人治療;又或者從日韓電視劇「白色巨塔」及「浪漫醫生金師傅」的劇情去理解醫生,這大概是一般人對醫師的刻板印象。如果你的周遭沒有醫師好友,也許會好奇醫師們走出了醫療院所,他們的實際生活可以有多精彩呢?本文採訪曾任職於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耳鼻喉科的醫師—吳敏如,與大家分享她的生活美學。
小時候就喜歡跳舞的吳敏如醫師,從一般的舞蹈開始學習,例如:民族舞蹈,都是為了表演或是比賽所準備,學習過程比較沒有系統。一直到上了大學,她發現芭蕾是許多舞蹈的基礎,就決定開始學習芭蕾舞,持續至今。
芭蕾舞講求肌肉的協調運用,通常是從六歲左右開始學。大學才決定挑戰芭蕾的吳醫師,面對的困難是,成人芭蕾舞教室的教學方式是:「不管你的程度在哪裡,進到教室裡,老師今天教什麼,你就跟著做。」同一堂的學員可能是具有舞蹈科班背景,或是已經學了很多年的人,老師也不會因為她只是第一天來,就特別關照或講解,只能自己專注觀察,邊跟邊學。即使這樣,吳醫師還是堅持著學芭蕾舞。
在北一女畢業之前都住台北市的吳敏如醫師,大學就讀台中的中山醫學院(目前改制中山醫學大學)。當時台中的成人芭蕾舞蹈教室選擇性極少,而吳敏如醫師還面對了另一個壓力:「我當時是跟國中、高中的舞蹈班學生一起上課。」除了肢體上的難度升級,精神層面的適應力也是另一個課題。可見吳醫師對於芭蕾舞的一往情深。
做到底,才對得起自己
說到大學就讀醫學系,吳醫師表示:「其實我最有興趣的是動物,是去非洲觀察動物的那種動物學家。」「但媽媽總是會希望我未來從事的工作是相對穩定的職業,而既然成績可以上醫學系,為什麼不!」當初決定念醫學系後,一路走來的堅定,秉持同樣的精神放在學芭蕾這件事上。
雖然不是從小學習芭蕾,但吳醫師的個性使然,既然決定了,就一路做到底,或許再加上一點點不服輸的個性底氣。難怪在當時那樣的教學方式,雖然難以有系統認識芭蕾舞的精髓,只因更想把它搞清楚,仍然讓她堅持下去。
找到方法,疊加成就感與滿足感
即使克服了與同班年輕學員間的程度落差,這種靠自己邊看邊學的學習過程也是會遭遇到瓶頸。因此吳醫師後來也轉換跑道,學了國標舞、爵士舞、現代舞、中國民族舞,試圖轉換挫折與失落的心情,甚至乾脆有一段時間不再跳舞了。直到前幾年遇見現在這間芭蕾舞教室的老師,採用的是「瓦嘉諾娃芭蕾訓練法」教學,吳醫師才有了頓悟。
瓦嘉諾娃芭蕾訓練法(Vaganova Ballet Training System)為俄國女舞蹈家阿格麗皮娜.瓦嘉諾娃(Agrippina Yakolevna Vaganova, 1874-1951)所創。吳醫師表示,這系統是有邏輯跟科學的 — 強調全身是一體的,腳的動作一定要搭配手的動作、姿態,甚至擺頭的方向、眼神,都是一起訓練,而且是有規範的。瓦嘉諾娃芭蕾訓練法是漸進式的,先把元素拆解開來,先給你基礎,基礎扎實了,再往上疊加動作或是技巧,層層疊上去最後才會呈現你所追求的精準完美狀態。
吳敏如醫師在對我們解釋的時候,眼中閃爍著光采:「當藝術有了邏輯,對於因為在醫學上已習慣用科學去理解、學習的我來說,就更容易上手,進步幅度也加大了。」
吳醫師指出這套訓練法特別強調避免受傷,因為一旦受傷就需要休養,中斷了就會有挫折感,一旦放棄就前功盡棄;因此她在學芭蕾舞的過程中,沒什麼受傷,就這樣一直跳下去。雖然工作忙碌,但芭蕾已成為吳醫師在工作之餘的重心,因為是需要花時間去練習,從以前一週安排兩小時上課,到現在變成六個小時;所以即使唯一的兒子出國念書不在身邊,吳醫師依然覺得日子過得很充實。
多元接觸,保持好奇心
吳醫師小時候就參加幼女童軍,直到大學還加入了羅浮群;童軍的學習面向是很多元的,唱歌、跳舞、演戲,還要會烹飪、打繩結、野外求生,動靜都要涉略;再加上童軍是群體活動,吳醫師說:「我挺享受在團體裡大家互動的感覺。」即使到了後來,吳醫師也參與父親的扶輪社活動,幫忙企劃一些社員夫人的活動;如果剛好有她想試試看的東西,就會拉大家一起做,如捏陶做盤子、插花、生態缸等等的主題活動。
芭蕾舞劇多是王子與公主這類舞碼,然而吳醫師最鍾情的是不同路線的「胡桃鉗」。胡桃鉗是個童話故事,大部分是在聖誕節期間上演,傳遞著幸福與溫情。吳醫師說:「它裡面有比較多的性格舞,與古典芭蕾有著不同的多樣風格,如中國舞、俄羅斯舞,甚至西班牙舞。」喜歡非典型的舞碼,這跟後來吳醫師提到她的閒暇生活,或許有些關係;雖然身為專業醫師,但她過得不像傳統醫師的路線,始終保持著好奇心,這或許跟羅浮童軍的養成經驗有關?
快慢深淺,打造樂活人生
除了優雅的芭蕾,吳醫師有時也跑馬拉松、打桌球、滑雪、爬山,甚至保持每週游泳的習慣長達二十幾年。她說:「要樂活,我建議靜態跟動態的活動都可以去嘗試。」動態的活動對身材、健康有幫助,不管是登山、游泳還是跳舞,或是瑜伽、皮拉提斯都好。她建議動態和靜態的活動可以雙管齊下各選一個,對生活的平衡會有幫助的。對了!吳醫師還曾熱愛彈鋼琴,從小一學到國一國二,但後來為了升學就沒有再繼續練習。吳醫師回憶,當她在醫院工作期間,院長為了舉辦醫院大廳新鋼琴的啟用典禮,指定要吳醫師與另一位男醫師來一段四手聯彈。她為趕鴨子上架而緊鑼密鼓苦練了一陣子,幾乎把十幾年的技術空缺給一下子補回來。記憶猶新,又誰能想到興趣多元廣泛的吳醫師,竟在幾年後,因為學習品鑑紅酒,為讓自己品酒功力精進,需要騰出足夠空間放置紅酒櫃,竟大方地將家中的鋼琴送給好朋友的小孩。她說:「琴聲或音樂是伴隨小孩讀書聲的良伴,希望小時候的大玩具能繼續履行任務。」
此外,吳醫師還提到,樂活還要兼具深度跟廣度。對她而言,芭蕾舞是深度的發展,其它的興趣愛好就是廣度的經營。她抱著什麼都可以去嘗試看看的心態,或許會在嘗試的過程中,找到另一個想鑽研深入的新領域。
在她的認知裡,美學生活並不限於看書畫展、欣賞表演或聽音樂會,其實只要從日常生活中去發掘,譬如今天要買個杯子,你看上陶瓷的或是玻璃的材質,不同設計款式或質感帶給你什麼感受?或許就從這一些美麗的小小觸發開始探索。
大學「找到田」
不是東京的早稻田喔!優雅的吳敏如醫師也是有逗趣的一面。她回憶起大一下學期,剛從爸爸那兒得到一台二手車,在期末考最後一天自己開車到學校的路上,一個閃失將車子開進稻田裡了。因為地上盡是爛泥巴,車子無法脫困,心一急只好先丟下車子,趕去學校應考。後來等考完試,動員同班同學發揮同學愛,一起到田地裡把車子推出來。「妙的是,好幾年後,學校的老師、甚至其他學校畢業的醫師同袍,也都聽說過此事,主動跟我聊起這件往事,真是有點窘啊!」吳醫師莞爾地說道。
當醫生到底在幹嘛?
「實習醫生的階段,有一件事讓我深自反省:『醫師—其實不是我過去以為的那麼厲害。』」吳醫師在聊到從醫過程點滴時這麼說。當時,她在內科病房實習時,有一個她照顧的病人在住院一個禮拜後,診斷出是血癌患者,還是挺年輕的病人,因為身邊沒有家人陪伴,所以當下很驚慌失措,問吳醫師該怎麼辦。當時還是實習醫師的她,一時反應不及,心裡浮現:「說真的!我也不知該怎麼反應回答。突然懷疑,我這個當醫師的到底在幹嘛?」她回憶著說。
這件事,讓還是實習醫師的她領悟到:「當病人遇到一個重大的醫療事件,醫師要解決的不只是在醫療上的問題,還有病患的情緒,或是他接下來要面對的生活以及種種疑惑。」
但當時她還在實習階段,能盡到的責任頂多就是盡量安慰他,建議他好好面對治療。這個事件和衍生的想法影響她日後的行醫生涯,從不敢自信自滿。
另一個得罪議員的案例,也是讓吳醫師印象深刻。她提到還是菜鳥住院醫師時,有一次值班遇到一位病人半夜兩三點來掛急診,主訴是說他咳嗽三個月了,今晚咳到睡不著。年輕氣盛的她突然火氣上來:「你咳嗽拖了三個月不看病,卻選擇半夜三點來看病!」破口指責他一頓。這下好了,過沒幾天,院長和科主任被叫到市議會挨罵,原來當晚那個病人是市議員。但是被罵的主任回來並沒有責備她,只是安慰她說他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會這樣,並提醒她以後面對任何病人,都要小心應對,幫她這醫界新鮮人上了寶貴的一課,讓她感動至今。「職場的貴人、好主管,在工作中遇到都是需要特別珍惜。」吳醫師說。她又說道:「那位主任的這小舉動影響我日後做人做事挺深的;從那一刻起,我自許要做個好典範,去應對同事及下屬。」
訪談中,我們發現「主動站在病患的角度思考」也是吳醫師的行醫之道。「我會去幫病人找到他生病的原因,而不是只有治療病人的症狀。」
她舉一個病例,有一個病人的舌尖經常反覆破洞發炎,看了很多醫生都沒治好,前來找她咨詢與治療。治療幾次後,舌尖傷口仍然依舊復發。後來吳醫師發現病患的牙齒排列很不整齊,詢問下知道他習慣用舌尖去剔牙,導致刮傷一直不會好。當吳醫師發現這原因,便告訴他不要再用舌尖去剔牙,要隨身攜帶牙線去改變這不良習慣。這個案例正好印證吳醫師所說:「如果你不去看他背後為什麼會生病的原因,則解決不了問題。」
醫師就會活得健康嗎?未必!
因為想多接觸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吳敏如醫師報考台灣師範大學樂活EMBA第一屆,以第一名入學及第一名畢業的她觀察與她同輩及更年長的醫師,提到:「有些醫師的生活只有醫院/診所和家庭,比較少有機會跟病患、家人以外的人接觸,使得生活經驗和見識不夠豐富多元,非常可惜。」但她也觀察到當醫生,若想要瞭解一件事情或領域的時候,因為習慣專注而且夠聰明,只要深入的鑽研,往往會變得很厲害。例如有些醫生很會理財,也有人很擅長運動,或多才多藝屬於達人等級。甚至,身旁有醫生朋友同時也考上會計師、律師,也還有醫生會寫電腦程式。
吳醫師也提到現在住院醫師已納入勞基法,因有工作時數限制的保障,時下年輕醫師們在下班後會有更多元的休閒嘗試與生活體驗,這跟以前傳統醫生的日常生活型態大不相同。在「醫學有故事」上班的同仁也分享,某醫學中心的院長曾說:「很想要幫醫生們開一堂課 —『教醫師過正常生活』。」可見醫師這個族群在心理及生活平衡上,是需要調整的。同時,我們似乎也可期待新一輩的醫師們,在行醫之餘,更能夠抱持樂活的生活形態,各自在醫學專業外,從而發展及鑽研各種興趣,過更精彩的生活。
樂活很重要!關於熱愛芭蕾舞,吳醫師也跟我們分享了另一位醫師的故事:「我的其中一位芭蕾舞老師,其實是位醫生。她在醫學系唸到一半時,發現自己很愛跳舞,熱愛到休學去跳舞,還拿到舞蹈教育碩士,跑去當舞蹈老師。」後來,眼看著復學的期限快到了,錯過就不可能當醫生了,吳醫師便鼓勵她,先回去把學業完成且考上醫師執照,到時再決定要不要當醫生,讓選擇權在自己手上。而她現在是復健科的住院醫師,除了希望愛舞人都舞得健康,也喚起更多人享受動身體的快樂。
沒買過小香包,心靈一樣滿足
訪談中聊到時尚,吳醫師說: 「我自己其實也喜歡時尚,也欣賞各種名牌,但自己從來沒有一個『小香包』。我覺得品味是要適合自己、自己懂就好,不一定要和別人一樣,或全秀出來。」
把自己活得精采的吳醫師,也透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活出不一樣的光彩。台北市醫師公會於民國106年頒發第25屆杏林獎給吳敏如醫師。她表示曾資助一些罕見疾病的團體,如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這疾病的患者對食物有不可抗拒的強迫行為,始終處在吃不飽的狀態,導致肥胖及多病;她捐了一些跑步機給他們減肥鍛鍊。而後來她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樂活EMBA時,延續了對小胖威利病友的關懷情誼,畢業論文是與小胖威利病友身體活動量相關的研究,希望能讓小胖威利們更健康。最後,吳醫師說:「醫師是我的志業,生活才是我的依歸;把人生過得有趣,是我生活的目標。患者總習慣把醫師當作傾訴對象,而醫師自己也應該找到能與自己對話的出口。」
吳敏如
Mingru Wu, M.D.
一位具有豐富人文情懷的耳鼻喉科醫師,專業與藝術並進,她從台中的中山醫學院畢業,持續在醫學與舞蹈兩個領域中追求卓越。不僅是一位醫學專業人士,吳醫師也是芭蕾舞的熱情追隨者,她對芭蕾舞的熱愛始於大學時期,並持續深造,學習瓦嘉諾娃芭蕾訓練法,讓她在舞蹈上也達到專業水準。除此之外,她還熱衷於跑馬拉松、游泳等多元的活動,使她的生活豐富多彩。
她相信透過藝術的修煉可以增進人的「身心靈健康」健康。此外,她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如支援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並將這種服務精神融入她的醫療實踐中,她不僅治療病患的疾病,更關心他們的心靈與生活品質。
透過這些多樣的生活經歷與專業承諾,吳敏如醫師不僅在醫療領域中為病患提供治療,也為社會帶來正能量,展現出一位現代醫師的多面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