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診,一名護理師一個班內約要照護 8至12名疾病嚴重度不同的病人。「護理師,到底我什麼時候才會有病房」、「護理師,醫師什麼時候會來看我」、「護理師,為什麼檢查還沒輪到我」,諸如此類細碎的主訴,葉問一個人一打十,台灣的護理師要一打超過十…..
由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整形外科醫學會協辦,及聯合報系有故事公司合辦的第一屆「成人之美」活動,23日上午在美容外科醫學會年會上公布優選名單。學會理事長張松源醫師指出,「成人之美」頒獎典禮中,揭曉「逆轉人生」、「破繭重生」及「自信新生」等組優勝得主,並且分享得獎醫師及求治者的喜悅及心路歷程,充分體現醫者仁心仁術的情懷,還有患者勇敢逐夢的精神,讓年會更加意義非凡。
-
在智慧醫療照護領域包括:「AI解決臨床途徑」、「巨量資料專業處裡」、「醫療品質醫學倫理」等,可針對醫療需求,以人工智慧為工具,提升醫療品質和精準診斷,貫徹醫療決策,體現精實醫學、大數據健康管理與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可說是完整呈現。
by 有故事 編輯部 -
「企業永續轉型暨社企新創媒合論壇」是藉由已有經驗和基礎的社企創新,分享他們的故事,並且著重台灣台復新創學會的影響力,媒合一般企業加入社創行列。台灣台復新創學會理事長楊大德認為,用好心做好事更是企業進行公益活動的要點之一,讓共益的事情能和企業對接,便是這次論壇的重點。
by 有故事 編輯部 -
一個高度整合性的資訊通訊平台,結合醫療機構、照護機構、相關的人、物聯網量測裝置,以及AI輔助工具,才能有效縮小或彌平遠距醫療的不足之處;道理很簡單,但要具體成功地實踐才是挑戰。
by 有故事 編輯部
-
台灣有368個鄉鎮市區,約有4000多處照護據點。數位人道協會目前承接政府計畫、接受民間企業捐贈,已將WaCare的智慧遠距健康服務導入600多個據點,但他們還是憑著一股傻勁,時常開上一整天的車,跑遍全台拜訪開發。「多一個地方也好,我們希望全台都能透過我們的app,變得更健康。」
by 葉 威圻 -
成功大學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中心15日於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健康平等愛永續,全人一生不止息——《讓泡泡龍的夢想起飛》新書發表暨整合關顧MOU簽署儀式」,攜手吉樂健康資訊、點點善、心保等三家企業,宣布對泡泡龍的永續照護邁入下一個階段。
by 葉 威圻 -
鳳林鎮路途遙遠,過去要幫老人家安排健康課程時,機構都要去學習不同技能教授給老人家,對長輩們的健康促進效率其實不高。所幸透過數位人道協會導入「WaCare遠距健康照護平台」和健促管理師的服務,有1700多位專業講師提供不同領域的線上課程,終於能輕鬆安排課表,將心力專注於長輩的照護上。
by 葉 威圻
「醫師們當初選擇這個職業,一定都有同樣的使命,就是拯救病人生命,」程文俊說,「在這樣的共識下,我上任第一天就跟大家談醫院的走向,不用過去的損益、績效為主要考量,我希望提升品質、專業,跟社會貢獻。」他將長庚形容成一頭巨象,轉身總是會比較慢,「但他終究會轉過來。」
-
陳持平醫師自創之調色般藝術屬於野默中的野默,乃利用殘留在調色船紙上的顏料,瞬間創作,其爆發出的圖書,極為震撼感官,且有趣無比。許德耀醫師藉由畫筆畫下對故鄉強烈的愛戀,記錄下出生的故鄉,留下一段時間橫軸。將對土地、對人的思念與感情,以畫筆深情揮灑在畫布上。
by 有故事 編輯部 -
成立30餘年的「醫聲室內樂團」將於6月25日來到高雄衛武營,舉辦年度大型慈善音樂會。票款收入將會捐贈家扶孩子購入升學參考書,提升家扶兒升學競爭力,同時也將提供免費票券給家扶兒,讓他們有機會進衛武營音樂廳聆賞音樂演出。鼓勵孩子「擁抱知識、擁抱希望」,經由音樂體驗「愛與生命」的美好。
by 有故事 編輯部 -
斜槓醇弦四重奏由四位醫聲室內樂團首席,同時在醫學相關領域學有專精的好友組成。在首場鋼琴五重奏演出後,接連演出系列二弦樂四重奏,系列三豎笛五重奏,系列四弦樂四重奏。本次系列五將邀請年輕的中提琴醫師音樂家陳思涵醫師共同演出布拉姆斯與德弗札克著名的兩首弦樂五重奏。
by 有故事 編輯部
平常話不多,看診風格平實不花俏的陳培榕,很受到病人歡迎。他斯文穩重的氣質,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加上親民的個性,不像一般人心中的醫生總是高高在上讓人望之生畏,他很快就縮短了醫病之間的距離;長輩看他像兒子,較年輕的族群覺得他像父執輩或大哥….
成立台灣第一個心臟衰竭中心,並在林口內科部出走潮、高雄長庚SARS院內感染等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在2017年林口長庚急診部集體辭職時,臨危受命接任林口長庚院長曁決策主委,成功留任7成醫師。「同理」與「尊重」,他的管理方式緊緊凝聚長庚每一個人,朝著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