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牌便當

慢城裡的時光

文/林育靖(嘉義基督教醫院安寧居家醫師)

十一年前第一本散文集《天使的微光》出版後,我冒昧寄給許多位醫界前輩,收到他們溫暖的回應,一直感念在心,尤其是時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的陳永興醫師,不但回贈他的著作,還寫了親筆信勉勵我。第二本書《天使在值班》完成後不久,女兒來報到,忙碌於照顧三個孩子的生活,我感到心滿意足。

寫作還是捨不下的興趣。我仍試著提筆,在臥室餵奶換尿布的空檔,在廚房使刀揮鏟間,在床上陪讀繪本、書桌前簽家庭聯絡簿時,或換上白袍前往訪視病患之際,捕捉乍現靈光,派文遣字封存足印。慢慢地走。直到二○一九年底,忽然接到一則來自賴其萬教授的簡訊,他說多年前收到我寄給他的《天使的微光》,原希望好好讀過再回信,卻因事務繁忙放著忘了,近日才再看到。賴教授的大作《當醫生遇見Siki》是我行醫之初的重要啟蒙書籍之一,我更欽佩他對臺灣醫學教育及改善醫病關係長期付出的心力,因而當我竟接到他的鼓勵時,內心十分激動。也是在這股推力之下,終於完成了《母親牌便當》的書稿。

這本書是我為自己搭築的時光甬道,一篇文章一所驛站,來回穿梭,隨意停駐──我看見那個成日囿於嚴重害喜症狀卻又滿懷期待的女子,嬌嗔向丈夫抱怨受到此起彼落的媽媽寶寶廣告騷擾,心裡其實甜滋滋喜洋洋。孩子一天天茁壯,從摟在懷裡餵奶,到橫衝直撞令人時刻掛心,接著展開餐桌上或車程間天南地北閒聊話題……。如今兒子抽高身子、長了鬍子、變了聲調,朝氣蓬勃地揮灑青春,心思裡都是他們的同伴與支持的球隊,而女兒膩在身旁繪畫剪貼,在卡片寫下「我ㄔㄠ愛您」,貼在我書桌前白板上。

親情的繩牽這端是成長,那端是衰退。我送走了外祖父,也見到父母日漸蒼老的身影。恐慌是不時飄來的烏雲,我只好用筆驅散,奮力撈取記憶海裡的片段,留下整櫥祖父簽名的藏書,成疊母愛洋溢的飯盒,作為我的傳家珍寶。

這本書也是我嘗試與外在世界的連結,當一年有三百多天、一天有二十多個小時待在家裡,我但願透過文字,和認識與不認識的讀者交流,談一談主婦買菜煮菜的心得,聊一聊這塊土地上的語言波折,問一問沉浸在尿布與奶味中多年的媽媽們,要告別這段辛勞的歲月時,也感到離情依依嗎?或者轉換場景,述說回到職場披上白袍,雖也行診療、也開藥方,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一縷縷氣息消散時,那無奈無助的心情。我輕輕捧起行醫道上的感悟,小心翼翼放在紙上,唯求無愧於病家的苦楚。

這一年多來,世界有了極大轉變,住在台灣的我們幸運能以最小的不便、最少的恐懼繼續過日子。但總有令人感傷的事,二○二○年夏天,蔡文甫先生離開了,詩人岩上老師也走了,我與兩位前輩僅各有一面之緣,但蔡先生對我說「因為年紀大了,常常得上醫院,所以對妳的文章很有感覺」的親切畫面,以及同為嘉義人的岩上老師跟我聊起我們母校時的笑容,都深深烙在回憶裡,恆常懷想。

也不曾忘記廖玉蕙教授和鍾怡雯教授在我出版第一本書前後對我的提攜關照,一路上另有許多前輩作家與編輯,難以一一言謝,但銘記在心。當然,對於阿盛老師,我永遠要獻上最深的謝意,縱使我從來跟不上他的期許,他卻不曾不耐煩,只是溫和敦促。

蔡澤玉女士接下九歌出版社的棒子,與陳素芳總編一起讓九歌招牌持續發光發熱,我對九歌的景仰,始終如中學時期那樣深切,能繼續在九歌出版散文集,我的心願美麗實現。謝謝執編欣純和封面設計Jupee,讓這本書更貼近我喜愛的模樣。

十多年來我就居住在〈慢城市集〉所書的這座小鎮上,沒有智慧型手機,或許生活看來很單調,或許錯過了熱鬧,錯過了新潮,錯過了某些趣味的瞬間,或是錯過難得的優惠,但此刻回望過去這些年,我並不曾錯過任何重要時刻,不曾錯過真摯的感情。謝謝身旁好友不嫌棄我的落伍,還拿出手機替我擔任與外界溝通的橋樑;謝謝孩子的老師、教練,我們一起看著孩子成長,也從孩子身上學習;謝謝當年為我在醫院裡爭取到居家訪視職務的蔡悅琪主任,使我能以家庭為重而又不脫離專業範疇,也謝謝所有工作夥伴。

最後要感謝親愛的家人,我生命中唯一不願錯過的,只有你們。

二○二一年二月

《母親牌便當記》
作者:林育靖醫師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3/30
購買連結:博客來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甘願做戇人:良醫牧師謝緯的醫療交響曲

解鎖往事陰影,走出複雜性創傷:精神科醫師以EMDR和SE療法,陪你擺脫創傷,覺察正向自我

癌後康復:我要回歸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