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牙醫師的Tina

2018年3月23日,阿玉(右)、Tina(左)與陳昱瑞醫師合影。

文/陳昱瑞醫師

「兔唇是什麼?」阿玉看着懷裡的孩子,腦袋像是瞬間冰封。 她完全無法理解護士口中那奇怪的名詞,初為人母的喜悅被擋在巨大的惶惑之後,她沒有嚎哭,直到與女兒相連的血液裡那母性的堅強,慢慢泛湧上心頭。

不要再生小孩的理由

這件事得從38年前說起。

1983年底,向來天氣很好的台中,微微有了秋意。

那天一大早,26 歲的阿玉開始陣痛,但她並不緊張,因為三年前她已經生過小孩,大女兒現在由奶媽穩妥照顧著,她很放心鎮定地收拾好東西。先生也很貼心,趕緊開車送她到市區一家婦產科診所待產。

只花了不到兩小時,阿玉就順利生下第二胎,雖然有些疲憊,但個性開朗的她,精神恢復得很快,當先生進來跟她說,這次也是生女兒時,她高興地說:「這次比生老大時,好生多了。」

先生接著告訴她:「護士在給小孩餵牛奶,明天再抱來給妳看。」

說完就走出去,直到晚上很晚才回來到病房。阿玉不免委屈地問:「你去哪裡了?」

先生神情落寞,「就是找了一些朋友⋯⋯來⋯⋯來陪我吃飯、喝酒。」他靠近老婆的臉,小聲說:「我們以後不要生小孩了好不好?」

剛經歷生產之痛的阿玉笑著回答:「好啊,說好嘍,不要再生了喔!」

第二天,新生兒被送到她懷裡,阿玉那興高采烈的心情瞬間凍結,她終於明白昨晚老公那句話的意思。


我的孩子,我不能放棄

護士說,孩子是「兔唇」,也就是「唇裂」的患者。

「兔唇是什麼意思?」阿玉沒有出聲,更沒有嚎哭。就在那瞬間,她眼中露出身為人母的堅毅:「我告訴自己,這是我的孩子,我要面對現實,要趕快處理,想出最好的辦法來幫助孩子。」

阿玉為孩子取名Tina,回家後,她把Tina 藏在家裡,有人拜訪時就說:「囝仔在奶媽那裡。」或是說:「啊!剛好被誰誰抱出去了。」她編出種種理由,就是怕被人看見她生了個不健全的孩子。

一個星期後,他們夫婦開了兩個半小時的車,出現在台北長庚醫院陳昱瑞醫師的診間。

如今回想這段往事,阿玉說:「朋友跟我們介紹長庚陳醫師是名醫,開刀技術很好,我們抱著一線希望,趕快把小孩帶去。但陳醫師說,孩子太小,需要等三個月大之後才能開刀。」阿玉回憶,那三個月真是有如煉獄,Tina的嘴天生畸形,無法吸吮,每到餵奶時間,她和母親,還有Tina的阿祖(曾祖母)得一起上陣,兩個人按住手腳,第三個人負責用小湯匙一口一口餵牛奶。


那個線縫得真細啊!他一定是好醫生

阿玉的母親念書不多,卻很能幹,她上有公婆,下有一大群孩子,還要幫助丈夫經營事業,每天更得煮飯給四、五十個員工吃。「現在回想起來,真不知道媽媽是怎麼做到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妥妥當當,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等我生了Tina,還要幫我一起帶這麼難帶的孩子。」

然而,唇裂寶寶吸奶瓶時,會因為鼻腔與口腔相通,使得吸吮奶水時很費力,吸奶量卻不足,Tina 常常因為吃不飽而大哭。

「每天晚上,她都哭個不停,一定要人抱著才肯睡,我跟媽媽,還有Tina的阿祖,三個人輪班才能度過一夜。」阿玉說,每天吃完晚餐就有很大的壓力,不知道這日子該怎麼過下去。 三個月後,Tina 終於體重足夠,可以開刀了,阿玉帶著孩子住進林口長庚,卻發現開刀房前滿滿貼著的病患名牌上,寫的開刀醫師的名字都是羅慧夫,好像沒有很多人認識陳昱瑞。她忍不住擔心:「是不是沒有為小孩找到最好的醫師?」「可是等小孩開完刀推出來,我馬上就放心了,那些線縫得真細啊!說有多漂亮,就有多漂亮!我們真是找對好醫生了,他是藝術家!」


本文經陳昱瑞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摘自《還我本色:陳昱瑞顱顏外科40年與12位顱顏天使的故事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不婉轉

偏鄉醫院的研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