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與師——一位醫學生的完訓心得,三年見實習感想總結

文/陳和謙醫師

今年二十五歲,人生恰好走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經歷了那最容易被許多人懷念起的兒時與年少。今日,距醫學系畢業也將近四個月了。

今年七月底國考完,確定拿到醫師執照(現在是電子化考試,考完成績立刻出來)的隔天,便匆忙地搬離宿舍,搬離多年的室友。這些年宿舍遷徙的多次經歷,早已讓人失去年少時的純粹,省去了向熟悉生活告別的誠懇,匆匆趕赴接下來的兵役里程。

時間與空間永恆,七年前與七年後的天空一樣湛藍,然而,藍天下朝著未來遠眺的青年,早已不是原本的自己。

(圖/陳和謙提供)

似乎從來沒有想像過從醫學系畢業的場景,打從高中畢業進到醫學系的那時起,七年過後的日子一直是太過遙遠的假設。然而年復一年,我們走過了許多過去所以為的未來風景。

最後的記憶

學校生活以及見實習的經歷裡,遇過太多的前輩,一直以來,也與同儕們有著太多的相處時刻,這些的日子裡,在意見上、經驗上以及價值觀上有著無數交流與衝突,彼此交會後分別,而某些人的身影卻依然歷歷在眼前,昔時笑鬧、知性對話或者震撼的現場,仍彷如發生在昨天。

只是,我大概也沒有想過吧,幾年過去,最後烙印在自己心中的不是那些紛雜的醫學知識,而是少數幾幕曾使自己深刻悸動的畫面,這些來自於某些醫病場合及師生場合下,所冶煉出的高溫 ──

那種溫度,往往關乎一個完整的人

就「醫師」而言,直到見實習歲月結束後,回首我才發現,令我由衷尊敬、欽佩的前輩,往往並不是(不只是)將醫學專業知識掌握得多麼精熟,而是在他們的言談及與病患的互動之中,自然流露出在乎「病患整體」的態度與價值觀(包含身體的整體、心靈的整體與生活的整體),並能感受得到他們對於臨床事務的熱情(對自己生命的關懷),以及對病患的誠懇(對別人生命的關懷)。

許多臨床情境裡,醫生也同時身為一位「老師」。我一直覺得,一位令人感動的老師,是眼中看得見學生,而不僅僅是在乎知識;就像是醫師眼中看得見病人,而不僅僅只有疾病。於是,這樣的一位老師,才會對學生有同理心,才會在乎他們的學習感受,於是自然而然會去考慮到學生程度,並檢討自己講的是否架構清楚……等。而假以時日,其必然會成為一位好老師。

單純的幸運

而說到老師,便不得不萌生出太多的感慨。想到作家余秋雨的這段話:

「朋友使我們耳軟(易輕信他人的話),朋友使我們盲從,朋友使我們變得比自己更好或更壞,因此,選擇朋友就是選擇人生,重組朋友就是重組人生。」

雖然余秋雨試圖以這段話來闡述「朋友」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它其實也適合對應到「老師」身上:

「老師使我們不耳軟,老師使我們不盲從,老師使我們變得比自己更好或更壞,但是,在大多時候,我們卻沒有辦法選擇或重組自己遇到的老師,於是便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人生。」

換言之,每當遇到一位好的老師,就是自己的人生被提升了一截,而且這無關乎學生個人的努力,而純粹只能憑藉幸運。

那麼,自己究竟幸運了多少回呢?

是的,愈加以思索,愈發覺那真的只是「單純的幸運」。其實一個人沒有必要對另一個人多麼好。

我一直無法忘記,姜寶輝 (Gloria Kang)學姐跟我說過的話:

「在臨床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前輩和同事,他們對你的好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的對你好其實是有目的的對你好,也就是說,對你好其實是為了對他自己好,譬如 teaching 你只是希望你可以照顧好他的病人,對你保持友善只是讓你對他也保持友善,他跟你的關係是基於大環境下所被賦予的身份,他只是在完成他所扮演的角色。

而另一種,是完全沒有任何目的的對你好,就只是不計較地、單純地去關心你、在乎你、希望你好,以及為你付出,這樣的人對你好,是在實踐他自己的人生價值。」

雖然,前者在數量上仍是絕對的多數,但很幸運,仍有機會遇到不少後面那類型的前輩。

有時候,我不禁疑惑著,其實自己可能不是一個這麼善良、這麼好、這麼值得被如此對待的人,但是遇到這樣的前輩,我都會想著 ──

「如果今天是我的話,我會願意對他人這樣嗎?我會成為一位那麼好的人嗎?」

每每,我都沒能非常肯定自己的答案,而這總令我難過。

然而,即使如此,這一切的相遇及相處,其實提供了自己一種社交與人生境界的高度,彷彿沐在聖輝之中,使自己的靈魂得以淨化。期待所有曾經接受過的好,都能成為一種滋潤。在未來,使得我能夠有充沛的能量,無比堅定地去對其他學弟妹以及晚生們無悔地付出,作為一種精神上的傳承。

收藏與再現

見實習的日子裡,遇到太多不錯的前輩和學長姐,雖還不致於濫情到感激每一位,但心中升起感謝的確實已不勝數。然而,如果不是走同一科,未來在同一個環境裡工作的話,恐怕便不容易再有交集,這點的確令人難過。

見實習的日子真的太像是在過各科游牧的生活,對於知識是過水,對於一些前輩醫師、學長姐以及護理人員的緣份則是牽了又斷,斷後則又牽新的。遇到自己喜歡的、願意關心自己的人們,相處的時間總是短暫,每每不能夠把對方帶走到下一個科別,或真正嵌入自己的人際網絡之中。

只能默默收藏這一切,作為珍惜的回憶,並試圖邁步向前,期待未來能夠為更多的別人,重現曾令自己動容的這份感動。

本文寫於 2016 畢業那年

本文經陳和謙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醫與師 ── 一位醫學生的完訓心得,三年見實習感想總結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不婉轉

偏鄉醫院的研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