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 編輯部

眼底的光

只要提到與疾病有關的問題,她就會反覆申明「我要活下去」、「我要積極治療」的立場,我問她:「我可以問你為什麼會這麼想活下去嗎?」她抓著我的手,眼神依然直直地望進我的眼底,並說:「妹妹,我跟你說,因為我的生命裡有太多幸福的事,而我不能放棄。」

Read more

醫者無懼:從中東戰區到非洲煙硝之地,

行遍二十一世紀砲火最猛烈的戰場,

外科醫生從事人道救援25年的生死故事

「敷料!敷料!」我大叫著,儘管不抱太大希望,仍期盼在場有人可以幫忙。過了好幾分鐘,房內瀰漫著詭異的平靜。手指緊捏著那位男孩的下腔靜脈,但他的脈搏愈來愈弱,我呼叫著麻醉師,但無人回應,又呼叫護理師、呼叫助手,黑暗中卻只聽到自己的回音,我只感覺得到男孩的生命正慢慢流逝。

Read more

病人的「代言人」——家人在醫療決策中的角色

「醫師,會使請恁檢查一下,阮翁的病是不是頷胿腺(甲狀腺)的問題?」提出的人是病人的太太。洪太太自述去年曾被診斷甲狀腺癌並且動過刀,覺得先生食慾差與無力的情形與過去的她相符而一直希望我們能讓先生延長住院時間,同時安排甲狀腺穿刺檢查。

Read more

沉思角落

以前在一般外科當住院醫師時,這個窗戶就在一般外科手術區附近,我幾乎每天都在這個窗戶前發呆,那是我對自己人生不確定感最大的時候。前幾天與幾位年輕住院醫師面談,不約而同都談到對未來訓練過程的徬徨與將來是否有機會晉升主治醫師的不安….

Read more

讓我刻骨銘心的病人

住進醫院泌尿科病房後,隔天我就幫他手術。手術是屬於內視鏡在尿道內視鏡近導引下,將表淺性的膀胱腫瘤刮除。一般病人在手術後一到兩天就可以出院。手術很順利,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病患接著經恢復室回到病房休息。不料,當天晚上十點左右,病患訴說突然胸悶痛,吸不到氣…

Read more

器而不捨,以愛延續生命:東臺灣器官移植推動者

——李明哲醫師的行醫路

花蓮慈濟醫院一九九五年成立了「器官移植小組」,二○○二年即開始在李明哲醫師的推動下舉辦「感恩音樂會」。學生時代就投入偏鄉醫療服務隊的李醫師,從住院醫師時期便自願前來花蓮慈濟醫院受訓服務、投入偏鄉醫療,他始終努力不懈地投入器官移植醫學,對臺灣東部的醫療品質帶來極大貢獻。

Read more

人生如戲,戲夢醫生

「EMT通報有重大外傷,機車騎士意識不清血壓量不到!預計五分鐘內抵達」是熟悉的專科護理師通知我速速到急救室準備!我快步走入已淨空備戰的外科急救室,急救區的生理監視器及超音波已開機,氣管插管工具已備妥,點滴架已掛上溫的生理食鹽水,住院醫師及護理同仁們都已就定位。

Read more

劉宗瑀

TSUNG-YU LISA LIU, M.D.

網路上人稱「小劉醫師」,在一手拿手術刀、止血鉗與繃帶剪的外科手術日常裡,另一手則抓緊空檔,書寫發生在她周遭職場的諸多不公不義,以及身為母職在家庭育兒之間的各種酸甜苦辣,並長期關注醫護勞動人權、兒童安全福祉等社會議題。著有《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跟著小劉醫師,來玩性教育翻翻書》等書。

Read more

早安,熱血醫師!

「醫師你有時間嗎?」某個早上,她突然這樣問道,即使不久之後主治醫師就要查房,我還是笑笑的說有。她深嘆了一口氣,然後徐徐地說起自己的故事,說著當發現生病時的恐慌,不敢看西醫而去找替代療法卻發現疾病只有不斷進展的絕望,說著身邊的人和同事的疏遠,和一個人在醫院面對這一切的孤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