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關於路障日記

我們穿上白袍、掛上聽診器、口袋裡放著幾本手冊,便裝模作樣地在醫院裡穿梭;病患分不清我們與有牌醫師的差別,一視同仁地喚我們大夫,我們也稱職地扮演一個冒牌大夫。然而我們在忙碌的醫療現場便是活生生的路障,無異一個會呼吸的三角錐。這是每一個醫生養成的必經過程,也是段彌足珍貴的時光。

Read more

我也覺得很幸運能認識您

有很少數、很少數的人,曾經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們之間沒有特別發生什麼事情,每次見面就是從一個平凡卻愉悅的幾秒鐘開始,不會特別要解決甚麼天大的問題,他很可能、我猜想,真的只是散步去車站、坐一小時的車來看我而已,然後順便抽抽血、拿一些藥控制病情,約好三個月後再來。

Read more

自動離院

P:「抽血的數字沒有很漂亮,我建議再待幾天,抗生素治療要繼續,過兩天再抽血看狀況。」巡房時我告訴病人還不適合出院。病:「可是我行李都整理好了,明天有事情要去辦耶!」P:「沒辦法,以目前的狀況出院有點冒險,我怕回家沒多久,你就會又再來掛急診。」病:「真的不能出院嗎?出院會怎麼樣嗎?」

Read more

這次,我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當她抵達我工作的健康中心時,她已經懷孕38或39週,非常接近分娩。中心位於委內瑞拉蘇克瑞州(Sucre State)的偏遠地區。身為無國界醫生的一員,我在當地支援地方當局和醫護人員那名女子腹痛難耐,作為醫生的我立即意識到她處於分娩的早期階段。但不僅如此還有其他問題…

Read more

醫病關係應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A先生是我在台東每個月固定支援看診的一位退休老師,長期患有糖尿病,過去也因為冠心病而放置支架。A老師在診間表現應答自如,談笑風生,更提及退休後參加釣魚社團活動,她的女兒卻在背後猛搖頭,表示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因此進行認知功能的評估,也徹底安排腦部掃描,初步診斷是極早期阿茲海默症。

Read more

詐保

兩歲的小弟弟,幾天前在夏令營滑倒,急診同事幫他做了縫合手術後,今天來我的門診拆線。我一邊檢查癒合狀況,一邊準備拆線,這時候我固定的說詞都是:「需要診斷書嗎?」「要,請幫我開三份。」「沒問題。」拆線順利完成,媽媽很有禮貌地問我:「醫生,有個不情之請想麻煩您…」

Read more

醫療服務是沒有終點的旅程

剛升上主治醫師的第一年被指派到內科加護病房擔任專責主治醫師,那時候年輕充滿不服輸的傻勁,每一位我照顧過的病人都是用生命教導我的老師。七月暑假剛開始時,急診住進來一位31歲年輕人100多公斤的小胖,因為肺炎合併急性呼吸衰,插管住進內科加護病房,很快就進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Read more

奈及利亞的產科照護:理解、不確定性和力量

奈及利亞的卡諾州是該國的北部大州,無國界醫生在卡諾市支援一間母嬰醫院,為母親們提供適當的支持。因為當地因與懷孕或分娩相關的原因而死亡的女性人數高於全國平均值,五歲前夭折的兒童數目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然而,當地由受訓練人員如助產士接生的嬰兒數量,也遠低於全國平均。

Read more

宣布

有一位移工下腹痛,電腦斷層看起來闌尾腫脹,應該是闌尾炎,於是我建議開刀。病人聽得懂中文可以溝通,但是有些和手術細節相關的語句,很明顯她聽不懂。正在我煩惱怎麼樣讓她理解,她拿出了手機:「醫生,你直接對著電話說話。」拜科技進步所賜,Google可以聽懂我在講什麼。

Read more

如何接住墜落的你

在我一路以來的生命中,時會聽說曾認識的人自殺,可能未遂也可能死亡。我閱讀過相關書籍,也曾經一度想要走身心醫學科,但直到我看到報導說明,自殺成功的病人當中,過去幾個星期都曾經於診所、急診或是醫院就醫,雖然不一定是以精神情緒不穩定為主訴,但最少他們曾經離醫護人員這麼近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