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洪建德,敬40歲與侘寂相遇
「能有機會服務衆人,是世間多大的福分。第一不是考試第一,賺錢第一,而是能為這社會貢獻什麼,量多少,質又如何。」看洪建德如何跨越時空,順應自然,以侘寂美學融合「美食醫禪一味」,用最和諧的醫學與人文,照顧病人的身心。
「能有機會服務衆人,是世間多大的福分。第一不是考試第一,賺錢第一,而是能為這社會貢獻什麼,量多少,質又如何。」看洪建德如何跨越時空,順應自然,以侘寂美學融合「美食醫禪一味」,用最和諧的醫學與人文,照顧病人的身心。
「拉這樣,你也敢出來比賽?」剛獲得比賽冠軍的張智欽,被恩師澆了一頭冷水,自此虔誠認真地面對音樂。
集結台灣醫師音樂家創立「醫聲室內樂團」,擔任「世界醫師交響樂團」首席步入國際,舉辦個人獨奏會「音樂無界」突破極限。看張智欽如何帶著一把小提琴踏遍世界,用數十場慈善義演,將台灣與世界的心串聯。
醫院主要是治病,較少提供個別的健康資訊。李兆麟則是從生理功能角度著手,透過個人化的檢測評估與諮詢,給予量身訂製的非精準治療調理療程。
而沒有緣分來診所的人,他便希望透過「創作動聽的旋律及正能量的歌詞加上柔和的歌聲。」幫助他們情緒得到舒緩,讓心靈得到療癒。
「我最感動的事就是,有位媽媽帶著健康活潑的孩子到診間看我,她告訴孩子:『要不是陳醫師,你就是個不存在的孩子。』人生經歷是他創作的素材,畫筆只是他靈魂表達的方式,大膽奔放的用色,是他內在蘊藏熱情的悸動,狂野不羈的筆觸,是他衝破疆界束縛的爆發。
骨髓移植第一人、法醫所創所所長、細胞療法先驅、末代國大代表、文壇鉅子、原住民學者…怎麼樣的一個人,可以擁有那麼多重的身份?在各種領域中,達到別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成就?
披上白色的醫師袍,他是台北榮總眼角膜科的主任。但白色之下,掩藏不住的是一個色彩繽紛、浪漫多元的藝術家。
來自花蓮的陳克華,如何傍水而居,兼顧醫術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