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益聖YI-SHENG CHAN, M.D.
成長於台東池上,受祖父期待而北上求學從醫。因外科手術立竿見影的感動而加入骨科,赴美深造學習微創內視鏡手術,回國後長期投入國內運動醫學治療防護的推廣,棒球國手王建民、世界球后曾雅妮、羽球好手李佳馨,以及上萬位民眾都曾受惠於他的治療,重返運動場,取回行動自由與健康。
成長於台東池上,受祖父期待而北上求學從醫。因外科手術立竿見影的感動而加入骨科,赴美深造學習微創內視鏡手術,回國後長期投入國內運動醫學治療防護的推廣,棒球國手王建民、世界球后曾雅妮、羽球好手李佳馨,以及上萬位民眾都曾受惠於他的治療,重返運動場,取回行動自由與健康。
台灣機車事故頻繁,他看過一位三十幾歲的男性,「脛骨骨折分一到六級,他是最嚴重的六級,關節面整個炸開,四分五裂,韌帶斷掉,看了好幾家醫院都說骨頭碎到無法處理。」但詹益聖用他發明的技術將骨頭復位、修補韌帶和半月板,病患後來恢復良好,不但重返工作,還重拾熱愛的運動,更和詹益聖成為好友。
1983年成大醫學院及附設醫院的創設是醫學界與學術界的盛事,更被納入國家14項重大建設。無論是看顧南部急重難罕、平衡南北醫療落差或推動醫學教育,均具改善健康不平等與作育英才的時代意義。一路走來,成大醫學院在醫學及人文教育的建樹已蔚然成風,本書帶您回顧這40年來醫學院不平凡的旅程……
沈延盛在成大醫學院中經歷人生各個階段:學士後醫學生、醫療服務隊、暑期研究、住院醫師、總醫師、博士班、醫師科學家、主治醫師、醫學院教授及醫學院院長。走過40年,醫學院從全院僅有一個教學單位(醫學系),到如今眾多系所比肩同行。如沈延盛這樣從學生轉為師長的人日益增多。
成大醫學院於今年迎來 40 歲生日,特別出版《蔚然成風:成大醫學院 40 週年誌》,詳細記載了 40 年來如何走過不平凡的旅程,由一個尚未完全成形的學府,結合眾人的善、愛與無私奉獻,成為國家醫學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孕育出不凡的典範人物與傑出校友。
長庚醫院表示,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長庚為您爭口氣」,希望藉此呼籲國人重視肺部功能與健康。連先生3年多接受肺移植手術後,在林口長庚肺臟移植團隊的協助下很快出院回到工作崗位,術後半年就能參加路跑活動,1年後還能潛水。他鼓勵所有罹患肺臟相關疾病的病友,要有信心,不要放棄。
母親是我們與世界接觸的第一座橋樑,母親的影響力無與倫比。如果我們的母親在情感上缺席,我們通常無法確切指出自己的生命裡到底缺少了什麼,才導致我們在人際上的困境、不正確地理解世界和自我價值低落;相較之下,被母親情感虐待的孩子雖然知道自己遭受虐待,卻會刻意忽略或否認虐待的長期有害影響。
每天有住院病人需要時時關切,醫學中心的門診往往超時,加上急診與照會病人耗時甚久,值班時還要應付各病房突發狀況與不熟悉的病人,帶領實習醫師進行教學,又是片刻不能鬆懈,更不用說自己處於學習與考取專科執照的階段,臨床技能尚待成熟需要加倍的努力….
精準醫療是此次會議的重點,從神經科學、乳房醫學、AI於眼科與外傷運用等皆有亮眼的成績展現。而醫學教育的重點則在於跨文化的議題,現今全球醫學教育均強調跨文化的重要性,長庚醫療體系亦與新加坡、澳洲及美國共同進行國際合作跨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