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皚麗AIJ-LIE KWAN, M.D., Ph.D.
出生於印尼,幼年遭逢排華運動顛沛流離,來台就讀高雄醫學大學,憑藉過人毅力完成訓練,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神經外科醫師。多年來投身國際人道援助,足跡踏片全球,並透過醫療結交朋友,代表台灣加入WHA會議,幫助台灣於國際上發聲、正名,實踐Taiwan can Help的精神。
出生於印尼,幼年遭逢排華運動顛沛流離,來台就讀高雄醫學大學,憑藉過人毅力完成訓練,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神經外科醫師。多年來投身國際人道援助,足跡踏片全球,並透過醫療結交朋友,代表台灣加入WHA會議,幫助台灣於國際上發聲、正名,實踐Taiwan can Help的精神。
台灣的會籍曾一度被國際外科學會(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Surgeons, ICS)暫停,但在關皚麗的努力奔走下,不止順利恢復,她更排除重重政治障礙在2022年元月成為該學會成立88年來首位女性掌舵者。她充滿豪情壯志地說:「我要成為最頂尖的理事長!」
國際外科學會(WICS)、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TW ICS)、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及高雄市關心人道援助學會,將於2023年4月15日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6樓第二講堂,共同舉辦「國際人道救援十周年學術研討會」,預估有500名左右國內外各界人士參與。
二○二一年五月中旬本土疫情大爆發,臺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硬仗。臺北慈濟醫院傾全院之力挺在疫浪最前線,穿透隔離給予病人愛和關懷,膚慰無法與至親告別的哀慟,也在大疫下迎接新生命,用愛守護每一個病人。
在我過去工作過的地區只有極少數的病人會尋求人工流產護理,因為人工流產是一種禁忌。但我又深知許多女性正在默默受苦,許多病人都是因為不安全人工流產帶來的併發症而登門求助,像是敗血症或是會引發貧血的嚴重出血。我就很清楚記得某個病人因為不安全人工流產而死亡,留下了5個年幼的孩子。
侯明志副院長表示,家長們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地花一點時間陪孩子讀書,不僅能夠刺激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啟發想像力及培養創造力,還能增進親子互動,一舉數得,越早開始共讀效果越好,希望爸爸媽媽一起陪伴孩子讀書,孩子在語言和認知發展方面將會更好。
張德明醫師行醫四十年,除了頂尖的醫學專業,張德明醫師還練就一顆貼近患者的心,因此他不只治病,還療心,兼具專業與愛心。他將生活中的領悟,診間裡的見聞轉化為溫暖的文字,並配以多幅畫作,抒發醫者的關懷與省思。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醫護同仁走出醫院,進入社區進行健康觀念宣導,是希望傳遞更多的健康維持以及疾病預防知識給民眾,預防重於治療,及早發現身體警訊,才能及早就醫治療,市民的健康,中榮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