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皚麗

AIJ-LIE KWAN, M.D., Ph.D.

出生於印尼,幼年遭逢排華運動顛沛流離,來台就讀高雄醫學大學,憑藉過人毅力完成訓練,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神經外科醫師。多年來投身國際人道援助,足跡踏片全球,並透過醫療結交朋友,代表台灣加入WHA會議,幫助台灣於國際上發聲、正名,實踐Taiwan can Help的精神。

Read more

突破困境,站上國際

關皚麗,人道醫療實踐者

台灣的會籍曾一度被國際外科學會(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Surgeons, ICS)暫停,但在關皚麗的努力奔走下,不止順利恢復,她更排除重重政治障礙在2022年元月成為該學會成立88年來首位女性掌舵者。她充滿豪情壯志地說:「我要成為最頂尖的理事長!」

Read more

「國際人道救援十周年回顧」學術研討會

國際外科學會(WICS)、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TW ICS)、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及高雄市關心人道援助學會,將於2023年4月15日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6樓第二講堂,共同舉辦「國際人道救援十周年學術研討會」,預估有500名左右國內外各界人士參與。

Read more

生命驛站

「推廣安寧療護」也是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施政重點項目。1949年大陸風雨飄搖之際,六十萬大軍跟隨國民政府來台。國軍退伍後,由輔導會負責就學、就業、就醫、就養及服務照顧。對於榮民晚年時光,輔導會也竭盡心思,讓老有所終,尊嚴善終。

Read more

老少咸宜的兒科醫師

醫學分科沒有一致的邏輯,有依表裡(內科、外科),也有依部位(眼科、耳鼻喉科)、系統(神經科、泌尿科)、功能(復健科、麻醉科)、性別(婦產科)或年齡(兒科)。男女好分,兒科病人的年齡上限是多少,各國不同,因時而異,不單是醫學與藥學問題,還牽涉法律與政治,大有學問。

Read more

人工流產醫療照護:「用最安全的方式幫助這些女性」

在我過去工作過的地區只有極少數的病人會尋求人工流產護理,因為人工流產是一種禁忌。但我又深知許多女性正在默默受苦,許多病人都是因為不安全人工流產帶來的併發症而登門求助,像是敗血症或是會引發貧血的嚴重出血。我就很清楚記得某個病人因為不安全人工流產而死亡,留下了5個年幼的孩子。

Read more

親子共讀樂融融 台北榮總提前歡慶兒童節

侯明志副院長表示,家長們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地花一點時間陪孩子讀書,不僅能夠刺激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啟發想像力及培養創造力,還能增進親子互動,一舉數得,越早開始共讀效果越好,希望爸爸媽媽一起陪伴孩子讀書,孩子在語言和認知發展方面將會更好。

Read more

人醫之間:張德明醫師的理性與感性

張德明醫師行醫四十年,除了頂尖的醫學專業,張德明醫師還練就一顆貼近患者的心,因此他不只治病,還療心,兼具專業與愛心。他將生活中的領悟,診間裡的見聞轉化為溫暖的文字,並配以多幅畫作,抒發醫者的關懷與省思。

Read more

2023健康嘉年華 中榮守護市民健康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醫護同仁走出醫院,進入社區進行健康觀念宣導,是希望傳遞更多的健康維持以及疾病預防知識給民眾,預防重於治療,及早發現身體警訊,才能及早就醫治療,市民的健康,中榮來守護。

Read more